Apple Watch新品發力 智慧手錶和傳統手錶的Battle誰會贏?
0
北京時間13日凌晨,蘋果公司釋出全新一代Apple Watch Series 4。關於包括石英錶和機械錶在內的“傳統“手錶,面臨著智慧手錶的競爭危機的話題,又一次引起了人們的熱烈討論。
自2015年4月第一代代Apple Watch 釋出以來,一場智慧手錶與傳統手錶之間的、無聲無息卻充滿火藥味的戰爭就開始了。Apple Watch的每一次新品釋出都會引起鐘錶界和科技界的廣泛關注,因為蘋果公司是那樣的成功,以至於每一款產品都會為市場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以瑞士表商為代表的傳統表商們,從來沒想到,繼石英危機之後,他們再次遇到了危機。2015年AppleWatch全球釋出會的第二天,斯沃琪集團的股價應聲下跌了2.5%。2017年,AppleWatch全球出貨量更是高達到1770萬。似乎一切都預示著,智慧手錶在這場戰爭中佔據著主導地位。
面對來勢洶洶的智慧手錶,傳統手錶公司會遇到生存危機嗎?
1
有一些人認為智慧手錶的出現對傳統手錶來說,確實是致命危機。最直觀的角度就是,一個人的手腕上只能戴一隻表,這是一場“非此即彼”的戰爭。大受歡迎的智慧手錶必然會吞噬傳統手錶的市場份額。Apple Watch 2017年第四上季度的銷量超越了整個瑞士鐘錶業的總和,蘋果公司也因此毫無疑問地成為全球最大的手錶製造商之一。
頂著銷量光環的Apple Watch讓瑞士表業膽寒,但計算市場佔有率的有兩種方式,銷售量和銷售額。從銷售量來看,智慧手錶似乎贏了。
一個人的手腕上確實只能戴一隻表,但如果買智慧手錶的那個人一開始沒有戴手錶的習慣呢?智慧手錶廠商吃掉了別人的蛋糕還是把蛋糕做大了?
有一種觀點認為,智慧手錶勾起的更多的是那些只用手機看時間,本來就不愛戴錶的人群。必須承認,有一部分年輕人沒有佩戴手錶的習慣,但智慧手錶給了他們嘗試的理由。
智慧手錶是可穿戴式互動裝置的優秀代表,從一出生開始就自帶“高科技”的光環。你看,第一個吃螃蟹去買智慧手錶的總是那些科技發燒友、技術狂人。所以就很容易理解智慧手錶迅速發展的背後所暗藏的消費意識了,“對突飛猛進的現代科技和迅速迭代更新的產品的新鮮感”。
但以智慧手錶目前的發展情況,還很難做到在所有使用場景、美學價值上替代傳統手錶的地位。在約會、商務會議、欣賞音樂會或其他正式活動時,人們還是會選擇更符合個人氣質和社會地位的傳統名錶;在運動或休閒時才會選擇智慧手錶。
傳統手錶的營銷重點始終在努力強調其美學屬性和社會地位。他們將機械錶的貴族屬性演繹為當代商業社會成功人士(尤其是男性)的身份標識,通過渲染瑞士腕錶的奢侈品定位、時間賦予的歷史格調、手工傳統的延續等,將“身份”、“經典”這些難以衡量的附加值灌注其中。比如百達翡麗的經典系列廣告“傳家風範”。

“沒人能擁有百達翡麗,只不過為下一代保管而已”,這句被奉為經典的廣告語完美表現了瑞士名錶的驕傲。機械錶滿足了每個人的精神需求,體現獨特的人格和品味,釋放出符合佩戴者身份地位的社會訊號。經過數十年的高階營銷,這一觀念已經深入到每一個手錶愛好者的心中。
所以,還存在的一種可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喜歡智慧手錶的人會慢慢投入傳統手錶懷抱,以適應他們日益增加的社交需求。
這個結論令人驚喜,智慧手錶把蛋糕做大了。
2
但如果從銷售額的角度來看呢?
智慧手錶的定價從500到10000人民幣不等,便宜的如華為手錶,昂貴的如Apple Watch Edition系列。雖然內部市場看起來也細分為高檔、低檔,但如果把智慧手錶作為一個整體和傳統手錶對比,很容易發現其中暗含的差別。
智慧手錶的價位對標的其實是中低檔的石英錶,也就是以Swatch手錶和大部分石英錶為首的中低端產品。在這個細分市場上,價格區間的重疊導致了智慧手錶和石英錶的短兵相接,這樣的比較才更有意義。
而對於動輒數萬或數十萬的傳統高檔機械錶來說,它仍然可以靜靜地倚在高位上欣賞這場戰爭,畢竟兩者面臨的是毫無交集的市場定位。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機械錶銷售額佔到了整個瑞士鐘錶業總值的75%。所以,對於傳統表商來說,只要牢牢掌握住高階機械錶市場,這場戰爭就立於不敗之地。
3
單就智慧手錶自身來看,一些暫時難於逾越的技術屏障阻礙了他的進一步發展。比如上一篇文章(連結)提到過的續航問題、操作問題、蜂窩行動網路連線問題。這些技術問題決定了智慧手錶的產品週期很短暫,隨著技術發展進步,平均每半年或每1年就需要推出新產品。甚至有時候,由於擔心競爭對手模仿或超越,也不得不推出新品來抓住消費者。
快速更新的產品系列使智慧手錶更像是消耗品,這使其難以快速開啟市場並取得主導地位,而傳統表商的迅速反應也讓這場戰爭多了幾分變數。
“瑞士鐘錶業教父”克勞德比弗說“Apple Watch 再棒也只是科技和大工業流水線產物,在我看來,註定是要被淘汰的。”雖然傳統表商表面上不屑一顧,但是“石英危機“的洗禮讓瑞士錶廠不敢再掉以輕心,他們嘗試著正面迎戰。
天梭在2015年推出了首款太陽能智慧手錶,同時斯沃琪集團宣佈自主研發智慧手錶系統,預計會在 2018 年出現在旗下品牌天梭的智慧手錶之上。高階瑞士品牌泰格豪雅也在2015年底就釋出了第一款智慧手錶,並在隨後幾年陸續推出新的智慧手錶。

從市場表現來看,他們很難繼續在這個全新的領域中佔據優勢,但對於保守的傳統表商來說這是一種勇敢的嘗試。
正如被稱為“瑞士鐘錶業教父”讓-克勞德·比弗所說:“售價1000瑞士法郎以上的瑞士機械錶不必有危機感,但是對低於這個價位的款式,智慧手錶將是瑞士手錶真正的競爭對手。” 對於定位和價格相當的中低檔手錶來說,智慧手錶會對其產生威脅;而高階機械錶依然可以安然地坐在王座上。
鐘錶行業面臨著大變數,競爭可能愈演愈烈,而機會與挑戰共生。誰能抓住這個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