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暴利遊戲外掛後面的黑色產業鏈,外掛開發者是優秀程式設計師還是菜鳥碼農?
可能在大家眼裡,賣外掛頂多算是灰色產業,鑽鑽法律漏洞、與遊戲公司鬥智鬥勇,不過是想混口飯吃。然而直到這條新聞被爆出,大家才意識到,原來外掛不僅僅只是打法律擦邊球這麼簡單,這是切切實實的 違法犯罪行為!

由公安部掛牌督辦,一起特大“吃雞”外掛案件被破獲。警方一舉搗毀6個國內的遊戲點卡以及充值產品的線上交易平臺,抓獲犯罪嫌疑人15名,涉案金額高達 3000多萬元, 真是大快人心!
0
外掛,究竟是何種瘋狂的存在?
之前
,鬥魚絕地求生主播XDD在直播過程中使用外掛,導致遊戲賬號被封。天才遊戲少年淪為外掛使用先鋒,XDD人設崩塌,涼涼之聲不絕於耳。

XDD:不用你送,涼涼我自己會唱
而XDD也並非是第一個因為使用外掛而被封號的遊戲主播,在他之前,原“鬥魚一哥”盧本偉也曾被人實錘爆料使用外掛,前者目前已涼透。

盧本偉開掛實錘
根據《絕地求生》反作弊系統BattlEye的官方資料報告顯示: 今年1月份封禁使用外掛賬號104萬,涉案金額高達數千萬美元,而2017年全年封禁賬號總數則達到150萬。

BattlEye曾發表的官方推文
如此規模巨大的遊戲外掛,絕不是那種個別開發者開發的作弊小程式,而是一條 由成熟、龐大團隊運作,規模達到數千億美金的龐大黑色產業鏈!
1
外掛為何如此讓人深惡痛絕?
對於廣大遊戲玩家來說,在遊戲中最厭惡的行為,非外掛莫屬。所以才有了那句名言——
掛逼死全家!
“肯定不能忍啊!被用外掛的人乾死你樂意啊?換你你什麼感受?”,《絕地求生》玩家陸某藉此表達了對遊戲中外掛玩家的不滿。
“被發現使用外掛,是很嚴重的事情,終身禁賽都有可能。最主要的是,我覺得用外掛是件挺讓人看不起的事吧,尤其對我們職業選手來講,外掛就像興奮劑,毀了自己也毀了別人。”某競技類遊戲選手王某接受採訪時如是說到。
如果說玩家對外掛只是不滿的話,那麼遊戲廠商對外掛只能說是切齒痛恨了!
外掛對於遊戲廠商的損害顯而易見。
一方面,外掛的使用如果不被控制,會使得遊戲不平衡、傷害正常玩家的遊戲體驗,久而久之玩家減少,也使得遊戲壽命週期縮短。
另一方面,正常玩家被外掛虐過之後,也可能想要使用,進而使得外掛在遊戲中擴散,形成惡性迴圈。
經過輾轉介紹,筆者採訪到了一位 曾經營外掛代理超過10年的外掛商L 。
“外掛不像遊戲開發,還要考慮怎麼讓遊戲壽命更長久,外掛都是哪個遊戲熱門就衝進去,價格戰。”面對採訪,L如是說。
對於賣了數千萬套的《絕地求生》以及背後估值近14億美元的Bluehole來說,外掛非但是偷走了其 億元級的收入 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對遊戲平衡性造成了巨大的破壞,促使遊戲生命週期急速降低。
“還記得多年前創收數十億的《傳奇》嗎?就是被私服和能自動麻痺、刀刀烈火的外掛毀掉的。”
因此,多數遊戲廠商對外掛都採取零容忍的策略
一般來講,面對玩家作弊,多數遊戲廠商往往會簡單粗暴的封號,但是這種方式往往會誤封賬號,引起玩家的不滿。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各種反作弊系統成為遊戲廠商用來保護遊戲最為直接有效的手段。
國內反外掛首屈一指的當屬騰訊的TP反外掛系統
“不只是《絶地求生》,國外的遊戲外掛都多。因為無論是從意識層面還是技術手段,國外廠商的反外掛能力都普遍不如中國廠商。”一位資深遊戲從業者表示。
“不過自從騰訊宣佈代理《絕地求生》國服以後,外掛已經明顯減少了很多,但是已經流失的玩家卻很難再挽回了。”
TP之所以反作弊這麼厲害,是因為它在系統內部動了些手腳: 掃描硬碟、隱藏遊戲記憶體、保護遊戲程序不給第三方訪問 等等。
但TP的驅動程式寫得太爛了,因為採取了核心驅動接管系統級別的許可權,這種方式帶來了一系列的穩定問題:藍屏、卡死、崩潰、報錯……反而又造成了另一批玩家的流失。
這就是外掛的無解之處,也是外掛的可恨之處。 它同時侵犯了玩家和遊戲運營商兩者的利益。
2
外掛為何屢禁不止?
為何遊戲外掛屢禁不止?調查發現:製作成本低,獲得利益之大,是外掛日漸猖獗的主要原因。
“太他媽暴利了!要不是看在你是我鐵哥們介紹來的,我是不想跟人聊這個的。”L對筆者說,語氣裡帶著糾結。
外掛產業規模龐大、收益極高,其中所存在的風險自然也極大。
有這樣一句名言—— “為了50%的利潤,有人敢於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有人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為了300%的利潤,有人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絞首的危險。”
而 遊戲外掛的暴利,不亞於販賣毒品 。
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巨大的利益,正是遊戲外掛之所以如此瘋狂,如此屢禁不止的原因!
上文新聞中的黃某為免惹人耳目選擇隱居深山已經令眾位看官萬分驚訝,大呼:還有這種操作!
據L透露,還有 一些等級更高的外掛商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長期活躍在邊境線,受境外武裝勢力保護。
我們所見到的不過只是外掛產業的冰山一角,這條黑色產業鏈規模之大遠超我們的想象。即便如此,它仍然在以驚人的速度不斷地生長著。
層出不窮,屢禁不止,外掛產業如何運作?
“從遊戲外掛的開發、分銷,目前已經形成非常成熟的並且有一定規模黑產業鏈。” 騰訊遊戲安全團隊相關負責人表示。
對於外掛使用者來說,使用外掛可以在遊戲中(特別是競技類遊戲)中獲取極大的遊戲收益。
對於外掛製售者來說,只要有使用外掛的使用者,則即有利益可圖,特別 對於熱門遊戲,在有著龐大的使用者基礎上,意味著巨大的利益蛋糕。
L告訴筆者,新聞中黃某這樣的代理商屬於級別較高的代理人,只負責外掛分發不負責與玩家接觸。真正與玩家進行接觸的是他手下的代理人,也就是買掛者們口中的“老闆”。
一般來說, “老闆”們會用賣掛的QQ群號為ID,在遊戲裡通過使用外掛使自己的賬號達到較高的排名,以此來實現在玩家中的曝光。
此外,也有通過直播平臺直播“使用外掛玩遊戲”來拉新的,這種方式“更具視覺衝擊力!”
然後, 玩家通過新增這些QQ群成為外圍客戶,外圍客戶要消費超過100元以上才能進入VIP群。
不同種類的外掛穩定性和被封號的機率也不同,它們的 售賣價格一般為天卡100-120元,月卡1000-1500元 ——在普通玩家看來,這已經算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畢竟在Steam上《絕地求生》的遊戲購買也只要花上98元人民幣。
但L說,這些只能算是給“貧民”的產品,不但賬號容易被封,伺服器還經常出問題。 “機器狗是賣給窮逼的,天卡差不多120-170元一個月,成本價才幾十。”

“這些都是玩剩下的,他們這幫遊走在外部的代理應該也就能喝喝湯了。如果你有錢,我們可以幫你去找人定製, 8000塊一個月,保證不被封號 。糯米(知名遊戲主播)出事兒很大可能就是錢沒給夠。”

鬥魚主播魔音糯米定製版外掛,6000一月
“外掛的價格不能自己定,一般有一個市場價,如果有代理定價過低,被舉報到總代那邊,那這個產品你就別做了。”
他表示,在早前的《H1Z1》時期,就是因為有部分代理商打價格戰,使得整個外掛行業的利潤很低,“並不好做”。
但事實上,不同遊戲的外掛有不同的銷售體系。
3
神祕外掛背後的,究竟什麼人?
以《絕地求生》和《DNF》為例:
DNF外掛產業鏈中包含角色:流量商,外掛製作人+木馬製作人,箱子商,盜號工作室,商人;絕地求生產業鏈中包含角色:渠道商,外掛製作人。
DNF的產業鏈規模龐大、角色眾多,這是由於DNF類遊戲涉及到了虛擬賬號財產盜取,所以其外掛產業鏈較為複雜:
DNF外掛各種角色的分工
流量商: 為普通使用者提供獲取外掛的流量入口。什麼意思呢?就是玩家在搜尋引擎中搜索“某某遊戲外掛”,會有對應的網站彈出讓你獲取 外掛製作人+木馬製作人: 負責外掛與木馬的製作(還需要做防毒軟體免殺等),他們是外掛與木馬的源頭,以盜取使用外掛的賬號資訊為目的(為什麼盜取資訊,接下來會講) 箱子商: 負責接收外掛+木馬盜取的使用者賬號資訊,並封裝成資料接收端提供給下級盜號工作室,以便盜號工作室盜取使用者賬號內的虛擬財產 盜號工作室: 盜取使用者虛擬財產,並提供給下級商人流通至遊戲中,獲取利益 商人: 進入到遊戲中,將工作室提供的虛擬財產(遊戲中的藥品、道具、裝備等)出售給玩家
在早期外掛免費的時代,外掛只能通過與廣告主合作獲得微薄的流量收益。
這些廣告主以頁遊這類需要快速更替伺服器吸收新玩家的產品居多,甚至很多外掛是玩家自己寫的簡單程式碼,放在論壇上免費使用。
一般都是外掛製作人寫好外掛,然後交付給箱子商;箱子商再聯合木馬製作人完成外掛與木馬的繫結;最後由箱子商出面向流量商購買流量入口。
有了入口,玩家才能下載使用外掛,才有機會被植入木馬。
箱子商會將木馬盜取到的使用者賬號資訊封裝成資料接收端提供給盜號工作室;
工作室利用這些資訊盜取使用者虛擬財產低價出售給商人們,雖然價格低,但是數量極大;
商人們拿到這些虛擬財產後,再以正常價格拿到遊戲中去賣,賺取差價。
“龐大的產業鏈環環相扣,每個角色都有其盈利的點,但最掙錢的是流量商和箱子商:一個負責別人下載外掛的入口,一個分發盜取的使用者資訊給盜號工作室洗號的出口。” L表示。
相比DNF,《絕地求生》的外掛產業鏈較為簡單
絕地求生外掛各種角色的分工
渠道商: 代理商,使用淘寶、自建平臺、QQ群、微信群等渠道銷售外掛 外掛製作人: 提供外掛的功能製作與防毒軟體免殺
由於在《絕地求生》中不存在任何的虛擬財產盜取,沒有任何盜號價值和貨幣價值(這也是你們的賬號還屬於你們的原因!),所以木馬製作人、箱子商、盜號工作室、商人這些角色也沒有了存在的意義,只能依靠外掛本身的功能價格去盈利。
《絕地求生》的外掛產業採用的是分級代理的模式:外掛製作人將外掛出售給總代理商,總代再將貨分發給下級代理人,然後銷售給購買者,賺取差價。“有點類似零售,只不過我們賣的是虛擬程式碼。”

外掛流通概覽圖
上圖是一個外掛從產生到流通到使用者手中的全過程,《絕地求生》的外掛採用的就是這種流通模式。
4
外掛開發者,優秀程式設計師還是菜鳥碼農?
一款當紅的外掛,月銷售超過200萬元。 龐大的需求,刺激了技術蓬勃發展。在外掛這條產業鏈中,外掛製作人如雨後春筍般瘋狂生長了起來,他們又被稱為“掛商”。 “掛商”不僅單指某個人,也指整個的外掛開發團隊。
據L所說,現在的外掛開發團隊都是非常有組織有紀律的, 跟正規公司一樣有產品經理和研發 (但是真正的 核心開發者 往往是神龍見頭不見尾的,也是為了自身安全考慮)。
作為食物鏈頂端,寫核心原始碼,很多 核心開發者(以下簡稱作者)永遠不會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只是通過QQ與團隊交流。
可能某天作者的QQ就再也不曾亮起,也可能你下一個找到的作者和上一個作者是同一個人而你毫不知情。
“他們是什麼人?這個問題我沒法回答你。
寫外掛的什麼人都有,好多甚至是學生。其實做這行門檻真的不高, 現在好多的代理商都會培養自己的外掛開發團隊,所有東西都是有流程的,用不著你多做什麼。
像這種的外掛製作人就跟你們程式設計師正常上班拿工資一樣,月薪四五萬吧。 至於核心開發者,說實話,我也沒見過。”
在這個產業中有很多作者, 製作一款外掛作者其實拿不到很多錢,大部分錢被渠道商收割。
之前沸沸揚揚的糯米事件,使用的就是順豐主播版,售價6000每月,渠道商提卡2000每月,流到作者手中的不過800左右。
但這僅僅只是一款外掛單人單月的收入,據說主播定製版每月銷量約為200多份。
遇到遊戲的更新、外掛遭到封殺等情況,外掛還要做出相應的更新,上線新版本的外掛又是一批人蜂擁而至來購買。
“外掛真的是一個極其暴利的行業, 普通代理月入賺二三十萬萬是很輕鬆的。總代那邊,一個月幾百萬也是小意思。 ”採訪過程中,L不止一次地對筆者說。
“不過外掛畢竟算是黑產,這個產業有很強的週期性,有熱門遊戲的時候就賺得多,沒有的時候就賺得少。”L解釋說,在這種週期性之外,還要面臨與遊戲廠商的博弈,如何賣給更多的人卻不被查封等現實問題。
最後
在具有中國特色的遊戲發展史上,外掛與遊戲的博弈從未停止過
為了規避打擊,外掛商每次都是挑週末上線新版本,而且專挑下班的時間上線。
外掛銷售已從永久使用,到分期付費,使得遊戲剛一升級,新的外掛便重出江湖。同時, 開發、分銷相互獨立,也給案件偵破帶來了難度。
業內人士表示:一方代表著遊戲運營方的利益,一方代表著外掛製售的暴力,這場“貓鼠遊戲”可能還將持續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