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社群裡的標籤
《即時引爆》的作者徐志斌提過一個概念,社群中促進活躍度增加社交屬性的基礎為“三近一反”,即地域近、興趣近、年齡近,反則是性別反。具體解釋下來:
①地域近:使用者對1000米以內的資訊最敏感。地域的資訊越近越好,越具體越好;例如陌陌,只允許使用者在學校、寫字樓、小區三個地方建群的案例;校內網崛起時起作用的是假期租車送同一車次的同學去火車站這種活動。
②興趣:使用者只關注和自己相關的問題。這裡的興趣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泛興趣,娛樂、電影、讀書,這種泛化的興趣不能引起使用者的互動。興趣的選擇要越相關越好,越接近越好。比如讀同一本書,看同一部電影,喜歡同一個娛樂明星。
③年齡近:快手在5000萬日活時,90後用戶佔比達到87%,當然目前的資料展示無法查到。對於產品初期需要培養氛圍上來說,年齡上的聚焦更為重要
④性別反:性別反在陌生人社交上較為重要;而其他產品也可以借鑑反的概念,例如社群裡角色的相反(甲方乙方,正面觀點方和反面觀點方等等)。角色的對立或是觀點的對立會激起雙方的討論、加深互動。
從打造社群裡三近一反的目的看,最有利的利器便是標籤。

小紅書裡的標籤
舉例說,小紅書的標籤體系頗為典型。小紅書在產品流程的設計上,拍攝圖片後第一步便是引導使用者新增標籤,這個流程從產品之處到現在未變過,可見產品端對標籤引導之強。除了使用者自主新增標籤外,同一品牌的商品筆記聚集時,也會機器自動識別相關標籤。
標籤除了內容聚集的利器,還有使用者聚集的利器,即地理位置標籤。很多產品都會根據地理位置聚集使用者,顯示該使用者距離XX千米,但是小紅書除距離位置外,還會有具體地點的標籤,例如哪個飯店、哪個景點,越細粒度的標籤越利於用
參考內容:
《社群是不是夠牛要看這四個字:三近一反》
http://www.woshipm.com/operate/870846.html
《快手CEO宿華:5000萬日活使用者中87%是90後》
http://tech.qq.com/a/20170320/031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