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車市銷量回漲,那麼中國幾時復甦?
對 2018 年的美國汽車市場來說,下半場終於有了轉機。
在剛剛過去的 10 月份,美國輕型車新車銷量同比微增 0.4% 至 136.1 萬輛,成為下半年來首個上漲的月份。和另一個汽車年銷量千萬輛級的大國——乘用車銷量三連跌的中國相比,似乎美國汽車行業可以鬆一口氣。
不過掩藏在居高的年化銷量預期背後的,卻是美國經濟更深層次的不利因素。在中國車市很快迎來同比跌落兩成的 10 月之後,從利率到汽車市場銷量結構的異化,美國車市也將遭遇迎頭之風。
9 月對全球車市來說,已屬暗黑嚴冬,而 10 月和之後的月份,依然下行壓力巨大,並非美國小幅微增可以暖卻。
難得增長,缺含金量
根據相關機構釋出的資料,2018 年 10 月份,美國新車銷量同比增長 0.4% 至 1,361,355 輛。 這是 2018 年下半年裡,迄今唯一一次月度銷量實現同比上升,儘管增幅還不到 1%。
回顧今年美國車市的成績,下半場堪稱慘淡:7 月跌 3.2%,8 月跌 0.1%,9 月跌 5.5%。因此儘管有 6 月份同比提高 7%,但 7 到 9 月拉低了增速,最終 1 至 10 月份累計銷量 14,303,045 輛,同比僅提高了 0.5%。
當然,10 月份,美國車市可以為這個月度的成績暫時欣喜一下。“巨集觀經濟有諸多跡象表明,汽車需求應該走弱,諸如利率和進口關稅上漲、房市低迷、股市波動、油價上行等,然而汽車購置表現(在 10 月份)依然較好。” 考克斯汽車公司高階經濟師查理 · 切斯布魯表示。確實,和之前三連跌相比,0.4% 被襯托得格外令人振奮。
於是,機構釋出的 10 月份美國輕型車季節性調整年化銷量(SAAR)為 1,759 萬輛,是今年的最高水平,也是今年第 8 個月站上 1,700 萬輛;遠高於資料釋出前預期的 1,730 萬輛,但低於 2017 年 10 月的 1,790 萬輛——當時美國從颶風 Harvey 和 Irma 的肆虐中復甦過來,車市表現強勁。
汽車行業都喜歡拿中國車市和美國車市進行整體比較。原本中國汽車銷量同比增速長期以來都高於美國,但第三季度的走軟,顯然抑制了業界對中國車市增速的預期。9 月份,中國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大幅下滑 13%,但這顯然不是今年最壞的月份;10 月 1 至 26 日,乘聯會會員車企零售銷量同比下跌 25.6%,而批發銷量跌幅為 26.0%,預計中國車市整個 10 月零售和批發銷量均將重跌 25% 左右。
是不是美國車市可以笑話中國車市一聲呢——終於輪到你表現走低了。 如果深入到數字的背後,顯然美國汽車行業亦無法樂觀。
2018 年的 10 月,對美國車市來說有 26 個銷售工作日,比 2017 年 10 月多 1 天。如果用 “每日銷售速率 DSR”(Daily Selling Rate)來衡量,實際上反而同比下跌了 3.47%。
今年 9 月,美聯儲年內第三次宣佈加息,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範圍提高至 2% 至 2.25%,這影響了消費者信心。因此,儘管 10 月 SAAR 創下 2018 年的新高,但分析師仍然預計下半年美國車市銷量繼續放緩。
9 月份,消費力被房市股市牽制的中國、利率刺傷消費者信心的美國、WLTP 新規導致銷量跳水的歐洲,全球三大汽車市場全部同比下滑,銷量較高的日本、加拿大、巴西等國也盡皆跌落,導致全球輕型車新車銷量同比跌幅達到 8.5%。而通常全球汽車銷量同比變化在 1% 至 4% 之間,由於總體較為穩定,因此無論漲幅或者跌幅都不會太大,8.5% 已經是罕見水平。
由中美兩個市場看,全球車市銷量在 10 月顯然將延續 9 月的頹勢。
美系車拉動增長,特斯拉和 FCA 牽頭
按照各國系別汽車品牌銷量表現衡量,美系、韓系和英系實現增長,而日系、德系均告下跌。
底特律三巨頭和特斯拉構成了美系車銷量,其中通用和福特 10 月銷量都有所下降,而 FCA 與特斯拉則大幅上漲,同比增幅分別為 15.4% 和 416.7%。特斯拉雖然目前月銷量基數只有 2 萬輛,和三巨頭的 15 萬輛以上差距較大,但帶來的淨增量卻和 FCA 相差無幾。以特斯拉均價較高、電動車相對小眾的前提看,實現月銷 2 萬輛已經非常難得。1 至 10 月份累計銷量,FCA 和特斯拉分別實現 7% 和 225% 的增幅,因而拉高美系車整體銷量上行 1.9%。
德系表現則沒有美系強勢,大眾汽車集團、戴姆勒和寶馬集團三大車企中,10 月大眾寶馬下跌,賓士增長,而累計銷量則恰好相反,賓士下降而大眾寶馬躍升。德系車整體在 10 月和累計銷量上分別跌 2.0% 和增長 0.7%。
日系在中國市場擴大份額的同時,在美國卻走過了強週期。豐田、斯巴魯和三菱還能勉力上行,而本田、日產則連續滑坡。10 月和累計銷量,日系車總體分別跌落 3% 和 1%。
基數較小的韓系和英系,都在 10 月實現增長,尤其英系(捷豹路虎)同比大幅增長 25.4%。
從細分市場來判斷,輕型卡車 10 月銷量同比增長 5.9%,而轎車同比下降 10.5%;1 至 10 月份則是輕卡增長 8.3%,轎車下滑 11.3%。這與中國市場也不盡相同,1 至 9 月份,SUV 累計零售銷量同比增速已經略落後於轎車。
美國油價在上漲,但消費者卻更多地購買高油耗 SUV 和皮卡。美國市場的這種異常情況,和廠家引導消費不無關係。由於 SUV(在美國皮卡亦然)原先溢價和單車利潤較高,在市場下行時商家更傾向於給 SUV 開出較高折扣以提升其銷量佔比,從而改善盈利。
只是這種促銷模式和美國消費者過多購置輕型卡車,都是難以持久的打法。美聯儲今年年底再度加息的概率居高不下,或將進一步衝擊消費者信心。貿易戰從製造端和消費端雙向拖累美國,不僅難以繼續從中國採購低價零部件,而且相應的汽車價格也會被累及,就更不用說諸如別克昂科威、沃爾沃 S60 Inscription 等進口自中國的整車產品。
美國車市在 10 月憑藉多出的銷售工作日得到賬面上的喘息,但深層次的下行勢頭卻還沒有本質上的減緩。全球車市如果要扭轉跌勢,恐怕還是應當等待中國車市的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