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證:從iOS系統TAR包中提取使用者位置資訊等
雖然TAR只是UNIX作業系統中的未壓縮文件,但這對於移動取證專家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
自從iPhone5S(蘋果第一款64位iPhone)問世來,物理取證就變得異常困難。
配備了Apple 64位處理器的所有iPhone和iPad裝置,由於它們採取了 全磁碟加密技術 ,物理取證只能通過檔案系統提取進行。
即使經過越獄的裝置,也必須在裝置上執行Tarball命令才能繞過加密。由於檔案系統映像是由iOS捕獲和打包的,因此無論使用何種工具執行物理取證,無論你使用的是iOS Forensic Toolkit工具,還是GrayKey(一款破解iPhone的工具),你都會得到 與裝置檔案系統映像完全相同的TAR文件 。
經常我會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 “我們可以用獲取的TAR檔案,得到一些什麼資訊?”
到目前為止,大多數可用於分析這些TAR映像檔案資訊的工具,都只是功能齊全的取證工具包中的一個小工具。你的選擇僅限於是選擇耗時耗力的人工分析,或者是使用高度複雜的自動化取證工具套件,除此之外,你別無選擇。
不過 Elcomsoft Phone Viewer 3.70 的出現,提供了一個完美的替代手動分析和複雜工具套件的方案。使用它,資料取證人員可以訪問 通話記錄 , 聯絡人 , 訊息資料庫 , 通知 , 瀏覽記錄 ,當然還包括 使用者的位置資料 。
為什麼TAR檔案對取證很重要?
與邏輯取證相比,物理取證則提供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好處。至少,除了你在備份文件中看到的內容之外,你還可以獲得以下所有的內容。
- 通知內容:在iOS 11之前,那些未被刪除的通知也會出現在備份檔案中,但在iOS 11之後,備份檔案中是不會保留它們的。所以今天,你只能從TAR檔案中提取通知。通知可能包含一些重要的證據,而這些證據在其他情況下是無法獲得的,比如來自電子郵件賬戶、社交網路、銀行和旅行應用、計程車應用等。
- 應用資訊:在iOS中,開發人員可以控制要備份的資訊。即使他們選擇允許備份,開發人員也可能選擇只對同一臺裝置提供資料,這意味著應用將使用硬體金鑰進行加密,即使進行越獄也不可能破解。TAR檔案可以通過允許不受限制地訪問應用程式的沙盒資料,來解決此問題。Elcomsoft Phone Viewer會顯示已安裝的軟體包列表,並顯示每個應用程式資料的確切位置。
- 位置資訊:與備份資訊相比,你可以在TAR檔案中看到更多的位置資料。
說到位置,Elcomsoft Phone Viewer可以從大量的資訊源中提取位置資料。目前位置資訊來源包括:
通過訪問這些從各種來源收集的位置資料,你不再僅限於從位置日誌收集的證據。不過有些資訊來源僅適用於物理提取(比如TAR檔案),並且某些資料在分析備份時可能會受到限制。
如何使Elcomsoft Phone Viewer分析TAR檔案?
有了足夠的理論後,讓我們看看如何在Elcomsoft Phone Viewer中開啟的TAR檔案。
啟動Elcomsoft Phone Viewer 3.70,與以前的舊版本相比,你會看到一個新的圖示,顯示“iOS裝置映像”,點選它,開啟一個TAR檔案。

選擇TAR檔案,開啟該檔案時,你就會看到一個提示資訊,詢問你是否要掃描Camera Roll以外的位置,以查詢可能包含位置資料的媒體檔案。根據獲取檔案的數量,開啟TAR檔案所需的時間可能會有所不同。

此時,獲取檔案就會被開啟,開啟一張11GB的映像檔案大約需要2分鐘時間。
該檔案被開啟後,Elcomsoft Phone Viewer 3.70就會開始從中發現和索引證據。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分鐘的時間。
最後,你將能夠獲取你所需要的證據!一旦開啟相應的類別,EPV將解析條目的數量。
首先會顯示已安裝應用的列表:

如果你的計算機能夠聯網,工具就會提示你,它會將軟體包名稱與iTunes資料庫相匹配,這樣做是為了檢視應用程式的真實名稱,而非包的名稱。
如果你想要訪問特定應用程式的資料集,請滾動到最右邊的那一列,其中包含有關TAR文件中應用程式資料集的完整路徑資訊。
位置資訊如下:
如你所想,該工具彙總了來自多個來源的位置資料,包括:日誌,媒體檔案中的地理標記甚至是來自日曆活動的:
如果你點選座標資訊,地圖將會開啟。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分析使用者的Safari瀏覽器書籤,歷史瀏覽記錄,系統通知,通話記錄和訊息等內容,如下圖所示:
本文節選翻譯自:
https://blog.elcomsoft.com/2018/06/the-ios-file-system-tar-and-aggregated-locations-analysis/
相關軟體下載地址:
https://www.elcomsoft.com/epv.html
宣告:本文來自LBS,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安全內參立場,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如需轉載,請聯絡原作者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