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感測關鍵元件廠整合!傳蘋果將讓 iPhone 後置鏡頭也能玩 3D
蘋果的 Face ID 問世讓 3D 感測(3D Sensing)成為一股大趨勢,大量業者跟進採用也導致關鍵元件垂直共振腔面射型雷射陣列(VCSEL Array)呈現缺貨,再加上未來擴增實境(AR)、自動駕駛的 LiDAR 需求同樣看好,讓 VCSEL 陣列元件一直備受關注,現在供應商開始出現整並,生產光通訊元件的 II-VI Incorporated 宣佈以 32 億美元收購競爭對手 Finisar,合併之後可望吃下蘋果 VCSEL 陣列元件 2 成訂單。

圖|II-VI Incorporated 宣佈以 32 億美元收購 Finisar(圖片來源:II-VI Incorporated 官網)
先把時間拉回 2017 年 iPhone X 剛問世時,蘋果 Face ID 關鍵元件 VCSEL 陣列只有一個供應商 Lumentem,但此技術生產難度很高,Lumentum 供應有限,產能也很吃緊,再加上蘋果希望後續讓 Face ID 走入所有 iPhone 系列,因此蘋果積極扶植其他供應商,在 2017 年底大力金援 Finisar 3.9 億美元,供 Finisar 購買裝置,並在德州的謝爾曼(Sherman)擴建工廠,以生產 VCSEL,在當時此舉等同於是打破由 Lumentum 獨家供應的局面,在供應鏈生態圈引起不小震撼。
而在 2018 年蘋果釋出的新機中,不只讓平價版的 iPhone XR 也開始具備 Face ID,更把此功能放到平板電腦 iPad+Pro/">iPad Pro 中,讓 VCSEL 需求進一步大幅提升,其中一部分訂單就是由 Finisar 供應。
據瞭解,VCSEL 陣列在 iPhone 的物料清單(BOM,Bill Of Materials)約佔 5 美元,而 iPhone 整機成本約 475 美元。
合併大啖蘋果、AR、LiDAR 訂單
市場預估,II-VI Incorporated 和 Finisar 合併之後,可望拿下蘋果 VCSEL 約 15~20%訂單,最大供應商 Lumentum 則為 80~85%。
過去 II-VI Incorporated 和 Finisar 兩家公司都以生產光通訊元件為主,主要應用在電信裝置和資料中心,因此大部分營收都來自光通訊產品,VCSEL 產品所貢獻的營收,對兩家公司來說都還佔不到 10%。不過市場預期,隨著蘋果訂單、以及 AR、LiDAR 等市場看好,加上兩家合併,預期未來 VCSEL 的營收貢獻可達到 30~45%。
II-VI Incorporated 在美國時間 11 月 9 號宣佈以每股 26 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 Finisar,溢價 37.7%。II-VI Incorporated 總裁兼執行長 Vincent D. Mattera 指出,由鐳射和其他工程材料的創新使用,為兩家公司帶來巨大的增長機會,包括通訊、材料加工、消費電子和汽車領域,他預計與 Finisar 的結合將能更有效利用 InP、GaAs、SiC、GaN、SiP、金剛石的綜合技術和智慧財產權,一是可縮短產品上市時間,降低成本並且擴大規模,二來是建立更好的戰略位置,在 5G、3D 感測、雲端計算、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等新興領域建立起領導地位。
蘋果 2020 年又要幹大事?
隨著刷臉解鎖、刷臉支付的趨勢已經確立,更多手機業者都希望在產品上加入 3D 感測模組,尤其是 Android 陣營,3D 感測功能將會從高階機種逐步走向中階機種,成為 2019 年很大的市場動能。
對於創造出 Face ID 的蘋果來說,很可能在 2020 年會幹件大事,市場盛傳蘋果要在 iPhone 的後置鏡頭增加 3D 感測模組,也就是說,每臺 iPhone 裝置將使用 2 個 3D 感測模組,分別位於前置鏡頭、後置鏡頭,該機款預計在 2020 年秋季發表會上亮相。
蘋果為什麼要在後置鏡頭也加入 3D 感測模組,簡單一句話就是為了實現 AR 大計,在後置鏡頭的應用場景會更多,包括遊戲、設計、影視娛樂等,而且蘋果在今年 8 月又收購了一家美國 AR 初創公司 Akonia Holographics,可以看出蘋果對於 AR 依舊興致高昂,而且蘋果積極朝“Apple As A Service”方向前進,因此推測通過 iPhone 的 3D 感測模組可讓使用者創造更多的 AR 內容,有助於提高蘋果服務部門的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