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進後遺症,團貸網該如何劈波斬浪,迎來事業的第二春?

古往今來,屌絲逆襲的故事數不勝數。比如,出身於貧農家庭的明太祖朱元璋,華麗變身成一代帝王、白手起家的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搖身一變已是身價上百億的富豪、曾為銷量發愁的小米,縱身一躍成為市值400多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團貸網從鮮為人知的小平臺,如今已經晉升為中國鮮有的千億P2P平臺之一……
關於“屌絲”逆襲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著。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屌絲”都能實現逆襲,每一位能成功逆襲的“屌絲”必有其過人之處。其中,身處於P2P頻頻爆雷的高危地區之中,卻依然堅挺於行業第一階隊的團貸網更是備受市場的關注。那麼,團貸網是如何在這個水深火熱的網際網路金融市場上,步步為營,併成功奪得一杯羹的?
草根蛻變成千億獨角獸,團貸網的逆襲之路
2012年是團貸網的成立之年,也是我國P2P行業的發展之年。在這一年裡,P2P平臺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地湧現出來,整個P2P行業儼然變成一片紅海。截止2012年統計數量顯示,我國平臺數量已達到300家,增長幅度為39.3%,投資人數超過5萬人。初期時就有300家平臺與團貸網搶奪互金行業這塊“肥肉”,其競爭壓力並不小。加上,“草根”出生、背後沒有可借力的靠山,團貸網想要成功地吸引市場的目光,難度係數可不小。
為了吸引更多投資人,團貸網不惜鋌而走險,掀起了“價格戰”。其制定的投資機制,一下子將團貸網的投資收益率提升到30%左右,最高時甚至達到40%。相關資料顯示,團貸網的收益率至少比行業的平均收益率高出9%。團貸網經過這一次放手一搏,不僅提高了企業名聲,還成功吸引了不少奔著高息而來的投資者,其也因此在行業中站穩腳跟。
為了推動企業更進一步發展,團貸網還開始了新的攻略。同年12月,團貸網創始人唐軍不惜花下五分之一的身家,拍下與史玉柱共進午餐的機會。通過這次交際,團貸網不僅擴張了人脈圈,還得到了資金的支援。2013年,其獲得由巨人網路所投的一億元人民幣,完成A輪融資。之後,團貸網在2015年獲得的2億B輪融資和2017年獲得的18億D輪融資也都與這頓“午餐”有關。通過這幾輪融資,團貸網的資產端也得到了很好的優化。
源源不斷的資金血液,不僅治癒了團貸網之前“野蠻”營銷所留下的舊疾,還強化了平臺的內部建設。2015年9月底,團貸網以較低的成本收購剛“爆雷”不久的融金所,順利將這個素有“小貸黃埔軍校”之稱的團隊收入囊中。另外,團貸網於2016年成功挖走了有利網旗下資產端利信金融的1000人。不難發現,團貸網通過收購融金所,狙擊有利網,企業的團隊戰鬥力不僅得到了提升,企業的規模也得到了進一步擴張。2016年相關資料顯示,團貸網的交易規模由年初的30多億提升到年底的100多億。
此外,團貸網為了抓住企業風控體系的命脈,藉助外來力量,打破了個人信用資料缺失與封閉的壁壘。其通過天貓、京東、亞馬遜、百度金服等平臺提供的大資料,在貸前多場景、多維度判斷使用者的徵信情況以及還款能力。不僅如此,團貸網還利用相關風控模型評估使用者的信用情況,根據評估結果再決定是否放款。且還制定了相關風險管理,當借款專案出現逾期時,若借款人沒能在指定期限內按時還款,第三方擔保公司會先行給普通會員墊付本金,超級會員墊付本息。經過多重風控稽核,團貸網得以有效控制個人信用借款的風險。
最後,業務涉及抵押物,壞賬得到有效保障。團貸網旗下微團貸的底層資產主要是車抵貸和房抵貸。而以這些相關的抵押物作為貸款的標的,平臺能夠對其風險進行把控,有很大把握在貸前將風險扼殺在搖籃裡,減少專案的逾期壞賬率。截至今年9月,團貸網累計撮合融資超過1250億,代償金額為107656.56萬元人民幣,總的壞賬率不足1%。而這些標的既降低了風險,也保障了團貸網的有效運營。
總的看來,團貸網雖然先天性不足,但經過後天迅猛發力,成功地在市場上存活了下來。並在短短几年內,團貸網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平臺晉升成為行業的獨角獸之一,且穩居於行業前十。不過,團貸網經過這幾年的激進後,卻逐漸表現出力不從心之態,導致其陷入了難以再創佳績的困境。
雖備受市場的青睞,但團貸網依舊負重前行
團貸網的草根逆襲之路,充滿了“博弈性”。其不僅敢於挑戰高風險,更善於藉助外部力量,不斷優化自身最薄弱的資產端和豐富平臺的內部羽翼。這樣獨闢蹊徑的團貸網,也因此備受市場和資本的青睞。不過,在整個探索的過程中,其依舊負重前行。
一來,扣取費用高,影響消費體驗。據悉,團貸網對普通會員扣取的流動性費用包括0.3%的提現費用、0.5%的提前退出費用還有0.7%的債權費用。相比其他平臺扣取的費用而言,團貸網的相關費用比較高。而扣取費用後,使用者最後到手的利息,並沒有平臺明面上規定的收益率高。這種做法,既會影響使用者的消費體驗,又難以激起使用者再次重倉的慾望。
另外,團貸網還制定了相關的自動投標協議。自使用者加入We+自動服務起,使用者的資金將會被凍結在銀行的個人存管賬戶中,從開始到投標至少需要T+5個自然日。而資金鎖定期限的設定,既影響了使用者的資金收益,還極易消磨掉使用者的耐心。
二來,涉及抵押物,業務內容繁雜。目前,團貸網除了消費金融業務以外,還存在車貸、房貸等業務。雖然抵押貸款的資金額度大,但其週期長、涉及的業務內容也較為繁雜。其中包括使用者提交申請材料、受理方材料稽核、資產相關權利人出面簽字、對固定資產的評估、公證部門出公證等流程。而其中的每一個操作,對團貸網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要求很高,稍有不慎,不僅會影響業務的合法性,還會造成使用者相關資產的損失。
三來,逆勢堅持剛兌,發展速度或受阻。去年年末,相關部門釋出的《關於做好P2P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規定了禁止平臺設立風險備付金,已經設立的應該逐步消化壓縮規模。這也意味著,整個P2P行業即將迎來去剛兌的新潮流。
而在去剛兌的巨大浪潮下,團貸網相關負責人在今年八月份的投資人見面會上,依舊堅持剛兌。這種堅持剛兌的做法雖迎合了投資人,能夠促進相關投資人對平臺的投資,但也間接阻礙了團貸網的發展速度。隨著去剛兌的浪潮越來越大,站在風口上的團貸網面臨的監管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另外,自P2P行業暴雷以來,團貸網放貸的收入來源正在收縮,平臺的生存空間也在受到擠壓。而團貸網在整個行業最不景氣的時刻,依舊堅持逆風而行,其未來的發展步伐必然也會比順風而行時的速度慢。
總之,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相關業務越來越成熟,投資人對平臺的要求也會越來越精細化。所以團貸網想要更好的抓住新老客戶的心,除了考慮合規、運營等安全問題以外,還要考慮如何提升平臺的消費服務。而團貸網現存有的收取費用高、產品剛兌問題等因素,也影響了部分投資人對平臺的選擇。想要破除這些難題,加快企業的發展步伐,團貸網還需要有所行動才行。
風波不斷,團貸網該如何劈波斬浪,揚帆起航?
自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進入嚴監管階段以來,不到3個月的時間,就有超過5000家平臺接連爆雷,P2P業內人士可謂是人心惶惶,團貸網作為行業中的一員,自然也難逃其害。再加上,團貸網自身問題不斷,更是加重了平臺的發展壓力,其想要恢復以前的戰鬥力,還需要對症下藥才行。
一方面,完善風控體系,提高投資人的“安全感”。在今年的這場爆雷中,不少投資人都未能倖免,損失慘重,對P2P平臺的信任程度更是直線下降。所以,如何挽回投資人的信任也成為企業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因此,團貸網要不斷完善風控體系,加大對人工智慧、大資料、區塊鏈等先進技術的輸出,不斷開發和構建更加嚴密的風控模型,以此來提高投資人對平臺的信任度。
此外,升級運營模式,提高使用者消費體驗。流動性費用的存在雖說可以有效降低消費者自由週轉資金的次數並提高平臺盈利,但也間接降低了投資者的消費體驗。團貸網可通過升級運營模式,以此來降低或是免去這筆費用,薄利多銷的營收模式也會比一本萬利的模式更受投資人的喜愛。在可發揮的範圍內,多方位提高消費者的安全係數和消費體驗,才能更好地抓住投資人的“心”。
另一方面,加強團隊專業性,降低操作性風險。對於p2p平臺而言,壞賬不僅來自於客戶,還來自於相關工作人員的操作失誤。目前,團貸網除了線上的辦理業務以外,還有門店人工稽核辦理業務。而通常情況下,人工稽核出錯概率也比較大,可見其所面臨的操作性風險並不小。因此團貸網需要不斷提高團隊的專業性,並將人工稽核的業務逐漸轉到線上稽核。只有不斷完善業務,更好的降低操作風險,企業才能更加穩健持續運營。
最後,要順風而下,匯入去剛兌的巨河。從這兩年一行三會的多項政策來看,打破剛兌是我國金融行業發展的長期趨勢,也是團貸網未來難以避開的發展趨勢。因此,團貸網應該順勢跟著時代的步伐,打破剛兌,早日走進去剛兌的巨河裡。只有這樣,才能將相關壓力釋放出來,企業才能夠良性運營。
總體看來,團貸網在發展過程中,既有喜悅又有坎坷。其敢闖敢拼的精神以及對時機的把握,讓團貸網完成了蛻變。但其存在的扣取費用高、堅持去剛兌等問題依舊影響企業的發展。所以,團貸網還需要制定符合消費者需求的運營策略,不斷完善自身內部的建設,為投資人提供一個更好的服務平臺。只有這樣,團貸網才能穩住市場地位,走的更遠,更好。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本文首發韭菜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