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一下 自己知道嗎?
【靈光一閃】“道德和價值”約束不了的企業,資本可以約束;資本約束不了,股價可以約束。
蔣光祥
近日百度釋出了2019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淨虧損為人民幣3.27億元,去年同期淨利潤為人民幣66.94億元。這也是百度上市以來的首個季度虧損。與此同時,百度高階副總裁、搜尋公司總裁向海龍宣佈辭職。財報釋出後,美股開盤百度一度暴跌逾16%,股價創3年半新低,市值蒸發約合人民幣600億元,總市值一度被美團點評超越,僅與尚未登陸資本市場的螞蟻金服(支付寶)相當。要知道,2011年百度市值還領先騰訊,一度穩坐中國網際網路市值的No.1。
提到阿里巴巴想起天貓和淘寶還有支付寶,提到騰訊想起QQ和微信還有理財通。提到百度,很遺憾,印象最深的只有“莆田系”。更為令人尷尬的是,“魏則西事件”(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生魏則西罹患“滑膜肉瘤”,就醫後不見好轉。通過百度搜索找到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醫生稱從國外引進的療法可“保20年”。在接受4次治療、花費20餘萬元後去世)過去3年,百度的改觀並沒有讓大部分人滿意。因為百度雖然有口頭上對於搜尋業務的價值重構,“誠實的身體”卻讓使用者並不買賬,提及百度多表情複雜,倘若有谷歌等搜尋引擎可正面PK,絕不會給百度機會。這也不難理解,迄今為止,廣告收入仍然一枝獨秀地支撐著百度的業績,朝自己動刀,割掉虛假資訊和過度廣告的同時,也意味著要接受廣告費利潤的大幅下滑,到底是真以使用者體驗為重,還是瞻前顧後,掣肘頗多,下不了這個決心與狠心,旁觀者清得不能再清。
兩年前,百度因負面輿情處於最低谷時,說李彥巨集將前微軟副總裁陸奇的加盟視為“救命稻草”並不為過,李彥巨集將此形容為“百度重大變革的關鍵一步”,“決定將人工智慧列為公司未來十年最重要的戰略方向”。並承諾充分放權,自己把更多精力放在“公司戰略文化的塑造、人才的培養和吸引上面”,百度邁向人工智慧公司的決心不可謂不堅決。倒是陸奇自己對如何讓人工智慧技術在中國落地,既擁有良好的使用者體驗,又能給百度帶來新的增長點,並無把握。坦承“實現這個會需要一段時間”。不幸的是,李彥巨集沒有給足他這段時間,一年多後陸奇便掛靴而走,本次輪到的是百度高階副總裁、搜尋公司總裁向海龍,說明李彥巨集對於搜尋業務的“又愛又恨”感情之複雜,已經到了一定的“高度”。
不客氣的說,近年來百度被阿里巴巴和騰訊拉開的差距,已經不是李彥巨集現在換幾個高管可以趕得上的距離。傳統PC朝移動網際網路轉變的“混沌期”,百度可謂什麼都想要,但在競爭對手的襯托下,什麼都乏善可陳。過往的傳統PC網際網路,一般都是沒有老三什麼機會。移動網際網路大勢裡,老二也不見得能活命。何況百度在不少領域的落子與佈局或頻頻失手,或淺嘗輒止。
以金融板塊為例,首批擁抱網際網路金融的不少網民可能還對百度理財平臺“百發”這個首款產品有印象,百度作為國內網際網路平臺鼻祖,開售後很多客戶出現頁面打不開、已登入賬戶被強制退出、已繫結的銀行卡不能解除,資金不能及時顯示等問題,讓人感覺不合常理,有人因此質疑是否當次補貼(抽獎式的收益率附加)總額超出百度預算,不得不以低劣的技術手段加以限制客戶總量上限。比起當時即刻到賬、又可以在支付寶中直接消費的“餘額寶”,不要說創新,甚至連網際網路的便捷本意都沒有體現。
通常來說,“道德和價值”約束不了的企業,資本可以約束;資本約束不了,股價可以約束。企業一時業績,特別是不受大多數客戶尊重的業績來源,終有強弩之末之時。魏則西生前以自己親身經歷回答了“你認為人性最大的惡是什麼”的問題。這點相信不可能不對李彥巨集有所觸動,但上市以來的首個季度虧損帶來的觸動應該更大,對此李彥巨集表示,將堅持“以投入換增長”的策略,保持戰略定力。但其缺乏耐心的特點也曾被廣為詬病,從O2O、互金、人工智慧、內容分發等架構的反覆上不難看出。“以精細運營能力和創新來熱愛使用者、尊重使用者”,倘若仍然缺乏譭譽參半的搜尋業務之外的強有力抓手,很可能還是一句空談。
(作者系基金從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