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天貓雙十一省市之爭:相比2017,有哪些細微變動?

山川網:毫不意外,2018年雙十一天貓總成交額再次重新整理紀錄,一舉超越2000億大關,站上了2135億。全國人民一方面嘴上吐槽早已對雙十一“無感”,但身體卻依舊很誠實,剁起手來絲毫不手軟。
昨天的時候,我們推送了部分關於2018年雙十一各省市消費額的排名資料。今天,我們加入2017年雙十一的相關資料,進行一下對比,看看有哪些變與不變。

省份方面,首先是上榜省份名單並無變化。無論是2017年還是2018年,雙十一消費額TOP10省份,均為 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北京、山東、四川、河南、湖北、福建 十省市。
排名方面,前七位省份排名同樣無變化。區別僅限於河南排名上升兩位,福建則對應下降兩位。
近兩年,中西部省份經濟發展迅速,尤其是內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效應明顯。相比福建的全省不足4000萬人的常住人口,河南超過9500萬的總人口體量,超出福建一倍還不止。所以河南在名次上取得突破,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前十榜單中,山東、四川、河南均為人口超級大省,全省人口數處於8000萬~1億的區間內。在釋放人口消費紅利方面,未來仍有不小的空間可以想象。而浙江、江蘇、上海、北京均為中國經濟最強省市陣營,又兼是中國電商高度發達地區,所以歷年雙十一成交額較高也是情理之中。
而連續多年在雙十一消費榜上奪冠的廣東,則是兼人口大省、經濟強省和電商重地三大身份於一身。又有廣州、深圳兩大一線城市合力剁手,資料自然可觀。

城市方面,2018年上榜城市依舊都是2017年的“老身影”。 上海、北京、杭州、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武漢、蘇州、南京 均榜上有名。
其中,上海、北京兩市蟬聯冠亞軍寶座毫無意外,畢竟兩城消費金額即使放在全國各省級行政單位中,都可取得前五的戰績。所以回到市級行政單位排名時,自然就是駕輕就熟。而杭州作為阿里巴巴的總部所在地,中國電商之都,位列第三也很容易理解。
而2018年雙十一消費榜單上廣州和深圳的易位,其實同樣是兩城在社消差異上的正常回歸。我們以2018年上半年的兩城社消總額做對比,廣州4488.94億元,深圳2801.00億元,不同的產業結構和城市定位,造成了深圳長期以來社消並不旺盛的狀態。

而人口體量明顯超越武漢的重慶,在排行榜上名次提升也在情理之中。事實上,如果結合2018年上半年重慶社消總額4309.77億元,僅次於上海、北京、廣州的實際情況,重慶人相較線上電商更熱衷於線下消費的消費者形象更加得到凸顯。
不過以上排名中,我們討論的均為總額。而由於上榜城市中人口體量差距明顯,所以當討論人均消費時,排名順序則會出現巨大的變化。另外在天貓官方推出的一份“最會省錢”排行榜中,武漢則取得了最佳成績,這一榜單是統計各地消費者使用各類優惠折扣進行消費的資料而成。看來在聰明消費這件事情上,湖北人民表現十分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