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公開!百度雲端計算中心PUE1.10背後的小祕密
據資料顯示,我國三峽水電站年總髮電量已達到849億度,以北京為例,能同時滿足北京2200千萬人口一年的用電量,但如此巨量的電力供給,卻只夠滿足當下全國資料中心的用電需求。
隨著企業資料儲存技術以及通訊技術的不斷髮展,對資料中心的要求越來越高,未來資料中心的大規模發展,可以預見耗電量也會隨之劇增,因此節能是資料中心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也是為什麼PUE成為資料中心是否先進綠色的重要標尺。
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又稱電源使用效率,是衡量資料中心節能效益高低的重要指標。PUE值越接近於1,表示資料中心的節能程度越高。影響PUE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製冷裝置能耗、配電系統能耗、照明系統等輔助系統,這些系統在執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能耗,對資料中心PUE產生直接影響。
以往資料中心採用的控制PUE的方法,無外乎是伺服器的利用率提升、能耗裝置的智慧控制、伺服器模組結構的調整、冷氣損耗的降低以及利用外界環境對伺服器進行降溫,以達到降低其散熱過程中各個協作系統耗電量的目的。

眾所周知,即使採用了上述節能方式,降低PUE對於資料中心來說,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當國內資料中心還在苦苦追尋達到PUE1.30的目標時,亞洲最大資料中心之一的百度雲端計算(陽泉)中心,卻早已實現了單模組年均PUE1.10。百度雲端計算(陽泉)中心究竟有什麼祕密武器,能在中國資料中心綠色發展道路上一騎絕塵?
事實上,百度雲端計算(陽泉)中心在傳統節能模式的基礎上,創新應用多項綠色節能技術.例如採用國內首批內建式鋰電池機櫃,徹底去除了UPS和鉛酸電池的配置,節省出25%的機房空間,同時搭載市電+UPS、市電+UPS(ECO)模式、市電+高壓直流線上、市電+高壓直流離線四種架構。其中市電+高壓直流離線的供電架構是世界首例,使供電效率從傳統2N冗餘UPS雙路供電的90%大幅度提高到了99.5%,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資源。
此外,百度雲端計算(陽泉)中心節能上的另一個優化在於暖通架構,採用自研“零功耗”空調末端OCU,結合高溫伺服器技術及新型氣流組織,充分利用了天然冷源,將機械製冷、預冷和自然冷卻三種執行模式優化,使全年免費冷卻達到96%,相當於每年全部用冷機的時間只有短短兩週。
據悉,百度雲端計算(陽泉)中心也是國內首個應用光伏發電的資料中心,並大量採用風電清潔能源。2017年百度雲端計算(陽泉)中心簽約風能和太陽能共2600萬度,佔比整個用電量的16%,2018年使用風能和太陽能可以達到5500萬度,預計佔比可能達到23%左右。

圖示為百度雲端計算(陽泉)中心節能示意圖
以上種種節能減排降低PUE的舉措,可以說是百度雲端計算(陽泉)中心PUE1.10背後的祕密,但其實也是行業內公開的祕密,只不過百度擁有快速迭代、推陳出新的思維理念,不斷探索新技術新裝置,將多種節能方式發揮出了最大的效益。在這樣的環境與狀態下執行的資料中心,居於IDC行業領先位置一點也不讓人感到意外,未來百度雲端計算(陽泉)中心還將繼續保持節能創新向社會開源,推動中國資料中心產業的高速、綠色和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