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小米化”的金山雲,剛跟小米簽了15年租約建雲端計算中心
2018年11月27日,金山軟體釋出公告稱,其附屬公司北京金山雲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金山雲)與小米集團於中國成立的附屬北京小米電子產品有限公司訂立租賃協議。

租賃小米物業,搭建雲端計算資料中心
據此協議,小米將向金山雲出租物業,該等物業作為雲端計算資料中心使用。該等物業位於北京市大興區亦莊經濟開發區科創9街小米網際網路電子產業園雲端計算平 臺C座一樓、二樓、三樓整層及負一樓部分割槽域,總面積約9,144.07平方米。
出租時間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33年12月31日止為期15年。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個年度的年租金(包括增值稅)為人民幣934.52萬元(相當於約1052.3萬港元)。自2019年1月1日起每三個年度,租金率將增加6%。
對於訂立租賃協議的理由及裨益,公告披露,近年來,金山軟體於雲端儲存及計算服務業務已實現穩定增長。為實現金山軟體進一步發展雲服務業務的戰略目標,董事會決定自小米租賃物業以建立新的雲端計算資料中心。董事會認為,租賃資料中心會促進金山軟體雲服務業務的整體運營及增長。
金山雲欲藉此扭轉由盈轉虧?
對於此次金山雲租賃小米物業建設新的雲端計算資料中心,除了公告上披露的理由,其背後的深意或許會引人深思。

在11月12日,金山軟體釋出了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收益達15.37億元,雖說同比增長18%,但歸屬母公司股東虧損5925萬元,同比下降125%,環比下降159%,對比今年第二季度,金山軟體罕見出現由盈轉虧。
而且金山軟體的雲服務業務雖有增長,但增速卻變慢了。2015年,金山雲同比增速達到了251.6%,2016年金山雲同比增速為130%,2017年金山雲同比增速為81%,到了2018年第3季度,同比增速只有68%。從這個營收增速來看,金山雲跑的沒以前快了。增速的下滑直截了當地說明了一點,比起從前,現在的金山雲的發動機動力不太足了。
隨著人口消費紅利的結束,網際網路巨頭都紛紛投向企業級市場,金山雲要想在雲端計算領域有競爭優勢,必須要有所作為了。而此次租賃協議上,出租時間為15年,如此長遠的投資週期,或許是金山雲針對增速下滑採取的應對措施。
同時,金山雲在公告上也披露了租賃協議期限超過三年的理由:一是考慮了金山雲新的雲端計算資料中心(「雲中心」)的運營情況,其運營時間預期超過三年。二是考慮了興建雲中心將要投入鉅額成本。獲得長期租賃及避免頻繁搬遷(成本可能高昂)符合金山軟體的利益。
從這些考慮因素可以看到,金山雲此次搭建雲端計算資料中心,是對即將進入“而立之年”的自己一個更長遠的戰略準備,擴大自身業務去搶奪市場。
一條腿綁在小米身上的獨角獸
不過,這次租賃是金山雲與小米的又一次合作,或許會引起人們的質疑,這場“雲端計算市場”戰爭,金山雲能走多久?
一直以來金山雲對小米的依賴性很強,外界一直對此耿耿於懷。小米和金山雲,兩家獨立的公司,因為同屬雷系,一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有人說,小米和金山雲,就像睡在上下鋪的兄弟,一個是全球最大消費類IOT平臺主要負責上層硬體節點打造,一個是中國絕對領先的雲端計算服務商主要負責底層技術創新。
這個比喻很貼切,也很好理解。從小米和金山雲兩者的合作由來已久,並已經從底層至應用層全面覆蓋,涵蓋計算、儲存、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各方面。金山雲輝煌業績的背後,小米集團的貢獻不容小覷。

可以看到,2014年小米集團對金山雲營收的貢獻高到80%以上,與其說是關聯交易,還不如認為,金山雲就是小米集團的IT部門。
從小米營收貢獻角度的而言,從2014年的82%,降低到2017年的24.6%。不過,25%的營收貢獻度,對於金山雲而言仍然是很大的一個比率。
這個現象,並不是一個好事情。當然金山雲繫結小米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佔比過高,則證明其獨立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可能並不是很強。
由此可以發現,這是一條腿綁在小米身上的獨角獸,或許很難跑遠。
“去小米化”,是金山雲需要去努力的地方,或許從小米這個舒適區走出來,金山雲像在經歷“轉型”的陣痛期,會走得沒有那麼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