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的東方力量:解密日本加密貨幣商人
日本已經成為加密金融世界的主要參與國之一,亦是Bitcoin.com網站總部以及加密貨幣交易所Mt.Gox的所在地。而且作為比特幣締造者中本聰的理論祖國,加密貨幣在日本普遍擁有著合法的市場地位。
然而,旭日之國不斷增長的加密貨幣行業到底呈現出怎樣的面貌?我們可以在日本的哪些地方使用加密貨幣,又能夠買到哪些商品?在通過監管法規之後,政府當局對於數字資產的態度又究竟如何?
最近日本國家機器發生了一系列結構化變革,知名親區塊鏈派政治家Takuya Hirai被任命為日本科學、技術與IT部長,這意味著日本國內的區塊鏈技術有望得到進一步發展。
比特幣受到家庭主婦的高度青睞
在日本出現加密貨幣之前,人們一般將日本的交易參與者視為非常謹慎且保守的群體。他們寧願投資於低收益率的各類無風險資產,例如國債。
然而,最近德意志銀行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儘管上述情況確實存在,但目前已經出現眾多相當激進的日本加密貨幣交易者,他們傾向於選擇風險較高但投資利潤豐厚的資產。根據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所言,“散戶投資者正將交易槓桿的投資物件由外匯交易轉向加密貨幣交易。”
分析師們還勾勒出一個比特幣支持者的全新投資者形象——即“渡邊夫人”。所謂渡邊夫人,常用於描述管理家庭財務的主婦形象。日本家庭主婦在金融領域擁有著獨一無二的影響力,這一點在加密貨幣領域同樣有所體現。
2018年4月10日,日本金融廳(簡稱FSA)公佈了過去財年當中關於國內加密貨幣交易領域的首份統計報告。
根據來自十七家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彙總資料,日本國內全年加密貨幣交易參與者約有350萬,總金額超過970億美元。這些交易者大部分為30歲左右的日本商人。其中14萬3千人比較偏愛保證金交易與加密貨幣期貨。
市場回顧
2018年年中,日本在比特幣全球貿易量當中佔據主導地位。今年7月,根據CryptoCompare網站的統計,BTC/JPY在全球比特幣業務總量當中佔比近60%,這表明比特幣在日本擁有空前的高流行度。儘管今年下半年加密市場上穩定幣走勢高漲使得USDT取得領先,但日元仍然是比特幣交易總量中佔比最高的四大幣種之一。不過目前這一數字已經下降至總佔比的7%,僅相當於今年夏季總值的八分之一。
2018年7月與10月的BTC/JPY總量
2018年7月與10月的BTC/JPY總量 自2014年開始,日本的比特幣交易總量由2200萬美元快速增長至9700萬美元。與此同時,比特幣交易作為一類主要資產(類似於期貨)也迎來了交易量層面的大幅增長:同一期間,其交易量由200萬美元快速增長至5.43億美元。
看起來,儘管最後出現了一系列唱衰事件,但比特幣仍然保持著強勁的市場號召力——日本人仍然全心全意相信中本聰推出的這一心血結晶。然而,日本加密貨幣市場也在逐漸呈現出多樣化趨勢——日本加密貨幣交易者目前也在同樣關注ETH、XRP、BCH以及EOS。
此外,最近由多家加密貨幣交易所公佈的“Trade to Mine”技術在日本也越來越受到歡迎——這些交易所藉此提供本地代幣交易服務。CoinJinja公司甚至在其分析應用程式CoinView當中引入了一種特殊的交易機器人,其能夠對這些代幣進行“採礦”。該項功能被稱為“蜂鳥(Hummingbird)”,目前正在日本以及其它各個國家得到積極推廣。
此外,在日本幾乎不存在個人之間的點對點交易——全國99.9%的交易都通過交易所進行。
Mt. Gox與Coincheck
日本數字貨幣的發展歷史,與兩起規模最大的加密貨幣黑客事件密不可分。
首先是2014年針對Mt.Gox交易所的黑客入侵,攻擊者成功竊取85萬枚比特幣,總價值高達4.73億美元。新聞傳出之後,比特幣價格旋即下跌20%,最終穩定在單幣483美元。整個市場用了整整一年時間才將其價值恢復至一年之前的水平。
不過這一事件也帶來了某些“條件性積極”影響。在Mt.Gox崩潰之後,監管機構開始認真對待日本國內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監管問題,進而帶來一系列法案的陸續出臺。
時間推進到2018年年初,市場經歷第二次重大沖擊——黑客針對日本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NEM熱錢包Coincheck發動攻擊。今年1月28日,犯罪分子成功竊取到加密貨幣犯罪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筆收入——超過5億美元。
此次黑客攻擊對整個日本的加密貨幣基礎設施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因為隸屬於日本大型企業Recruit Lifestyle的“Air Regi移動支付”專案的整個POS應用程式都接入該交易所。而這款應用程式本身已經被超過26萬家日本商店用於交易結算。
此次事件給全球加密貨幣經濟體系造成的總損失超過10億美元,同時亦嚴重影響到各類加密貨幣的發展形勢。從那一刻開始,國家機器開始參與其中,而對加密貨幣的直接監管需求也開始變得更加突出。
國家監管
2014年2月 — Mt.Gox交易所CEO Mark Karpeles召開新聞釋出會,報告了一起涉及85萬枚比特幣的盜竊事件。值得關注的是,日本政府決定對這一問題開展詳細研究。
2014年3月7日 — 日本國家參議院宣佈比特幣合法化。此項決議並未將比特幣視為符合現行銀行法的貨幣或證券,只是承認並無相關法律禁止個人或者法人實體利用比特幣換取商品或服務。與此同時,日本當局開始討論向比特幣徵稅的可能性。
2016年5月4日 — 經過長時間的爭議與討論,日本正式承認比特幣與數字貨幣屬於“一種不屬於法定貨幣的支付手段”(詳見〈日本支付服務法案(簡稱PSA)〉第2至5條)。此外,日本還修訂了《基金建立法》。根據新法規,所有日本加密貨幣交易所必須正式註冊並在日本金融廳(簡稱FSA)掛牌,方可為日本公民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服務。
2017年4月1日 — 經過一年的籌備,一項歷史性的法案獲得正式通過。日本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向大多數加密貨幣提供合法支付手段地位的國家。從那時起,加密貨幣不再被視為商品性質的資產,因此無需繳納增值稅——在此之前,加密貨幣需要承擔8%的稅率。
與此同時,《加密貨幣交易法》亦正式生效,旨在保護消費者免受欺詐性交易的影響,同時幫助他們明確區分安全與不可信交易。根據法律規定,所有加密貨幣交易所必須在2017年9月之前通過日本金融廳的審批。法律針對交易所的某些操作要求做出假設,包括網路安全層面的高標準、客戶賬戶隔離以及客戶身份驗證等等。此外,要獲得開展此類活動的許可,交易所還必須支付30萬美元的一次性不可退還款項。實際上,日本的這一要求與美國紐約州2015年釋出的BitLicense頗為相似。
截至目前,日本金融廳已經向16家本地交易所發出金融交易許可,其中包括Bitflyer、Bitbank、Bittrade以及Bitocean等。此外,還有16家交易所獲得了“準運營商”臨時資質——這是一種特殊的交易所型別,代表著其有權在許可正式下達之前開始經營活動。
新監管要求中的另一大重要衡量標準為全球反洗錢(簡稱AML)專案。作為該項政策中的組成部分,日本金融廳禁止交易匿名加密貨幣,例如門羅幣或Dash等。這是因為此類加密貨幣可能被用於欺詐性目的。此項正式法律於今年6月18日全面生效。
這對普通加密貨幣交易者有何影響?
一方面,當比特幣以及其它衍生貨幣合法化之後,其已經不再面臨佔總額8%的增值稅。然而,交易者仍然未能完全擺脫與稅收相關的其它義務。
2018年2月,日本國家稅務局對此做出修改。如今,交易者必須向政府繳納15%至55%的費用,而外匯交易與交易促銷活動產生的利潤亦將產生高達20%的稅費。
此項修正案在市場參與者當中引發了雙重反應。其中一些人開始考慮將交易活動轉移至其它國家。在對日本加密貨幣意見領袖Koji Higashi進行採訪時,其對日本當局的稅收政策表示憤慨,認為這種行為“對行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害”:
“在日本使用比特幣付款完全沒有任何意義。從技術層面講,大家現在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汽車,但同時需要為此負擔剩,因此也就失去了使用意義。”
另一方面,日本的加密貨幣交易者們現在的交易活動與資產能夠以完全合法的方式得到國家保護。根據Cointelegraph今年6月22日的報道,為此,日本監管機構已經向六家主要加密貨幣交易所釋出了與反洗錢(簡稱AML)以及客戶瞭解(簡稱KYC)要求相關的業務改進命令。
由於加密貨幣在日本高度普及且具備合法地位,因此區塊鏈與加密貨幣主題也在媒體當中得到廣泛報道。此外,交易者群體還建立起不少“留言板”,可廣泛用於推動資訊搜尋——包括整合來自日本及國外各類來源的新聞內容。這類平臺使得讀者能夠結合新聞背景快速找到相關加密貨幣並做出正確的價格變化預測。
比特幣得到廣泛接納
比特幣在日本已經得到各大企業的承認與接納,其中包括各船家公司、酒店以及零售連鎖店,乃至成千上萬家小型店鋪。
比特幣在日本的接納範圍分佈
要進行支付,消費者需要使用與加密貨幣交易所相對接的POS終端。在東京,這類經營場所主要位於六本木地區,特別是餐飲與酒吧。舉例來說,在Hackers Bar,大家可以使用比特幣買上一杯咖啡,並與咖啡師討論與密碼學相關的基礎原理。
然而,目前在日本我們仍然無法徹底脫離法定貨幣正常生活。購買地鐵票、租房、購買大部分商品——特別是來自歐洲或美國的進口商品,仍然只能使用日元。不過,人們仍然能夠享受到廣泛的加密貨幣ATM網路服務。
本地加密貨幣
除了比特幣之外,日本還擁有不少廣受承認的“本地” 加密貨幣。
MonaCoin (MONA幣)是第一種在網際網路上擁有活躍社群的日本加密貨幣,其同時也是目前全球為數不多的幾種能夠線上/離線購買商品的加密貨幣之一。MonaCoin目前在日本受到眾多大型餐廳及商店的承認。
Cardano (ADA幣)是日本國內非常流行的另一種加密貨幣,有時亦被稱為“以太坊殺手”或者“第三代區塊鏈”。Cardano還計劃發行借記卡,允許使用者使用Daedalus錢包進行ADA幣轉賬。在這種情況下,代幣將被自動兌換為日元或者其它本地貨幣,而此類ADA卡亦可用於從ATM提取現金或者在商店中購買商品。
中本聰的繼承者們
目前,日本的加密貨幣意見領袖包括博主、商人以及眾多政治家。
Koji Higashi自2014年以來一直從事日本加密貨幣業務的推廣。他參與到各類教育性區塊鏈專案當中,並擁有著在日本極具人氣的加密貨幣YouTube頻道“Bitcoin Hanseikai”。他因批評日本在加密貨幣領域的立法制度以及對各類山寨幣的懷疑態度而廣為人知。
Miko Matsumura身為Evercoin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創始人以及BItBull Capital風險投資公司的合夥人。作為Java語言及平臺的核心傳播者,他曾參與第一波網際網路發展浪潮,並致力於建立價值網際網路(簡稱IoV)。在長達25年的矽谷企業執行董事職業生涯當中,他為各類開源初創企業籌集到超過5000萬美元,並幫助眾多ICO專案成功融資2億美元以上。
Takuya Hirai是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的成員,亦是2017年加密貨幣交易合法化法律的作者——他與三菱UFJ、三井以及再進穗金融集團的代表們、日本最大交易所bitFlyer負責人Yuzo Kano以及東京多摩大學教授Toshifumi Kokubun一道起草了相關法律條款。目前,他正在努力為ICO監管工作的推進做出貢獻。
新一代日本商人
日本是一個具有獨特精神、文化與市場的國家,日本政府在加密貨幣繁榮時期率先為這一創新性成果做好了準備。立法修正案的出臺則催生出一大批新一代日本商人——即加密貨幣交易者。他們每年向國庫上繳大量紅利。
合法化使得區塊鏈技術在日本國內的普及程度顯著提升。比特幣與其它山寨幣在中央電視訊道以及各大主要新聞媒體上得到認真討論,前景光明的區塊鏈初創企業不斷湧現,國家機構對此開展技術研究,普通人也可以藉此隨意發出及接收跨境轉賬而不必擔心遭到罰款或者受到欺詐者攻擊。
此外,來自其它亞洲國家(包括韓國及中國)的大型企業也帶著更多預算資金湧入日本市場。分析師們預計加密貨幣可能會在2018年年內為日本的國內生產總會貢獻0.3%的力量,不過加密貨幣為旭日之國帶來的實際收益最終仍然要以政府釋出的年度財務報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