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模具製造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1、我國模具製造行業發展現狀
(1)我國模具製造行業市場規模情況
經過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模具工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及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市場對汽車、通訊、電子、家電等消費品的需求快速提升,使得這些行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這也成為我國模具行業迅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使得我國模具製造行業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模具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迅速。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模具銷售總額已經從 2010 年 1,120 億元增長到 2016 年 1,840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 8.63%,呈現出穩定增長的趨勢。2010 年至 2016 年期間,我國模具行業市場規模變化情況如下:
2010-2016 年我國模具行業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模具行業在未來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根據報告顯示,到 2020 年,國內市場國產模具自配率將達到 90%以上,滿足模具使用者行業發展對模具產品的需要(2020年國內模具市場預計為 2500 億元),製造業技術發展和轉型升級中需要的中高檔模具在模具總量中的比例達到 60%,同時滿足新興產業發展急需的關鍵性模具,模具出口達到 60 億美元,其中中高檔模具比例提高到 50%以上。
(2)我國模具製造行業進出口情況
近年來,基於模具產業關聯度強以及效益放大明顯的特性,我國模具工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尤其是在汽車、家電、消費電子、醫療等行業的飛速發展,直接帶動了模具產業的巨大需求。同時,我國模具行業進行了業務的轉型和產業升級,併成為了世界模具製造大國和模具貿易大國。2010 年-2016 年,我國模具產品出口額從 21.96 億美元迅速增長至 47.01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13.53%,未來仍將保持穩定的增長。
然而,相比國際先進的模具技術水平,我國模具工業在理念設計、工藝技術、人才經驗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國內缺乏對模具設計製造的基礎理論與技術的研究,新領域和新產品開發慢,高技術含量的模具我們比國外低得多(國外約為 60%左右,國內不足 40%)。因此,國內部分高技術含量模具仍供不應求,並有很大部分依賴進口。近年來,我國模具工業發展快速,模具產品進口額不斷下降。隨著國內模具技術工藝的提升,模具產品進口總額將繼續呈現出下降的趨勢。
總的來說,自 2010 年實現模具行業貿易歷史上首次順差以來,我國模具產品出口額保持強勁的增長趨勢,貿易順差逐年增大。隨著我國模具行業技術水平的持續提升和製造工藝的逐漸成熟,模具產品的出口貿易發展態勢良好,結構將進一步趨於合理。
2010-2016 年我國模具產品進出口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我國模具製造行業地區分佈情況
在保持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模具製造行業的區域性佈局更加廣泛而趨於合理。從產業佈局來看,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是我國模具工業最為集中的地區,其模具產值約佔全國產值的三分之二以上。我國模具業正在從較發達的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向內地和北方擴充套件,在產業佈局上出現了一些新的模具生產較集中的地區,如環渤海地區、成渝地區等等。模具集聚發展成為新特點,模具園區(城、集聚地等)不斷湧現,隨著各地產業調整和轉型升級需要,各地都進一步重視模具產業發展,我國模具產業佈局調整的趨勢已經明朗化,各產業叢集分工越來越細。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以河北省、江西省、廣東省、江蘇省、山東省和安徽省六大區域為模具製造主產區,其他產區分散快速發展的格局。
2、我國模具製造行業發展趨勢
(1)設計製造資訊化、數字化
隨著先進裝備和計算機軟體在模具製造中的應用,人員素質的不斷提高和經驗的不斷積累,從模具的開發、設計、生產到整個企業的管理,高新技術尤其是資訊化、數字化技術已成為國內模具企業彌補生產經驗不足、迅速提升技術水平的重要手段。
(2)模具加工標準化、自動化
模具加工過程的標準化、自動化不僅能縮短模具製造週期、提升加工過程智慧化水平,還能提高模具質量和降低模具製造成本。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以及生產技術水平的提升,模具加工領域湧現出了諸多新技術,如標準化自動化加工技術、快速成型與快速制模技術、高速高精加工、複合加工、精細電加工、表面光整加工及處理新技術、厚板精衝技術、連續複合精衝技術、大規模定製生產技術、網路虛擬技術等等。未來,隨著新技術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和規模化生產的需求,模具加工領域將呈現出明顯的標準化和自動化趨勢。
(3)模具產品大型化、精密化
隨著我國模具行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模具發展越來越趨向於大型化、精密化。一方面,模具成型零件日漸大型化和為提高生產效率開發的“一模多腔”造成了模具日趨大型化;另一方面,電子資訊產業、醫學的迅猛發展帶來了零件微型化及精密化,有些模具的加工精度公差就要求在 1μm 以下。此外,多功能複合模具將得到進一步發展,新型多功能複合模具除了衝壓成型零件外,還擔負疊壓、攻絲、鉚接和鎖緊等組裝任務,模具生產效率進一步得到提高。
3、模具製造下游行業發展情況
從先進製造業行業領域來看,汽車、伺服器、電子、家電等行業等是目前國家制造業升級發展的先導產業,也是公司精密模具及注塑產品的主要目標市場。
(1)模具在汽車行業的應用情況
①汽車行業的基本情況
在消費需求的持續帶動下,我國汽車工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根據統計資料顯示,2000 年至 2016 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逐年增長,我國汽車產量從 206.91 萬輛上升至 2,819.30 萬輛,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17.73%;我國汽車銷量已從 208.86 萬輛上升至 2,802.80 萬輛,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17.62%。同期,我國汽車產量佔全球汽車產量的比重也由 3.54%上升至 29.68%。
2011-2016 年中國汽車產量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汽車消費的持續旺盛是該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的主推因素,2016年我國汽車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 11,527 億元,根據目前汽車消費市場需求趨勢、汽車行業“十三五”規劃中對於新能源汽車政策扶持等因素判斷,“十三五”期間,該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仍保持較高的增長水平。
2011-2016 年汽車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將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從汽車製造大國轉為製造強國。我國汽車工業的大發展,將為汽車零部件裝備技術的提升和更新換代提供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有效拉動包括模具在內的相關裝置類的投資。
① 汽車模具的市場規模
作為模具行業的主要應用下游之一,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為模具市場帶來了巨大的需求。一般情況,製造一輛普通轎車需要約 1,500 套模具,其中將近 1,000套衝壓模具和超過 200 套內飾件模具。近年來,我國汽車產量的穩步提升有力拉動了模具需求的快速提升。按汽車模具佔模具行業約 1/3 的市場份額測算,2010年到 2015 年,我國汽車模具市場規模從 465.52 億元快速增長至 807.30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11.64%。
2010-2015 年我國汽車模具市場規模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未來,隨著多工位級進模、精密模具技術以及汽車零部件再製造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行業對模具市場需求的拉動規模仍在擴大。此外,在產業政策的帶動下,以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正在加速發展,汽車模具的市場規模將持續增加。
(2)模具在伺服器行業的應用情況
隨著國內雲端計算、大資料等新技術的興起,伺服器行業作為技術載體成為通訊產業發展的焦點。同時,移動支付、OTO 應用、社交網路等移動網際網路快速擴張也帶動我國伺服器市場穩步增長。近年來,我國提出了“網際網路+”和“中國製造 2025”等國家戰略,意在深入推進工業化與資訊化的融合,優化我國經濟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這些戰略的落實極大地拉動了通訊與網際網路、製造、電力、衛生、交通等行業市場對伺服器的採購需求。
在政策和需求的雙重帶動下,國內伺服器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根據預測資料顯示,2016 年我國伺服器市場規模將達到 587.9 億元,同比增長18.0%。未來,隨著雲端計算應用以及大資料等技術的日益成熟,2020 年我國伺服器市場規模將增長至 1,273.7 億元,其對伺服器模具市場需求的拉動將持續增加。
2012-2016 年我國伺服器市場規模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模具在消費電子行業的應用情況
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日益提升,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不斷擴大,產品更新換代加速,消費電子產品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同時帶動模具相關產業快速向前發展。根據資料顯示,2015 年全球 3C 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在智慧手機、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以下簡稱“PC”)等終端裝置的快速增長的拉動下,達到近 7,900 億歐元,較上年增長 1.5%。全球消費電子產品的出貨量自 2008 年起一直保持較為強勢的增長勢頭,歷年全球消費電子出貨量如下圖所示:
全球消費電子出貨量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電子資訊產業規模的持續增長,形成了產品門類相對齊全的製造業體系和產業配套基礎。根據統計資料顯示,2015 年,我國電子資訊產業銷售收入達到 15.4 萬億元,增幅超過 10.4%;我國規模以上電子資訊製造業實現銷售產值 113,294.6 億元,同比增長 9.0%。手機、積體電路等主要產品產量分別達到 18.1億部和 1,087.2 億塊,同比分別增長 7.8%和 7.1%。手機、PC 和平板電腦等消費電子產量佔全球產量的比重均超過 50%,穩固佔據世界第一位置。“十三五”期間,消費電子行業對模具的需求仍將呈現穩定上升的趨勢。
(4)模具在家電行業的應用情況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我國家用電器的需求保持穩健快速的發展。根據統計,2011 年至 2016 年,我國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從 11,015.75 億元增長至 14,605.60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 5.80%;行業利潤總額從 511.62 億元迅速增長至 1,196.90 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18.53%。具體的增長情況如下:
2011-2016 年我國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及利潤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家電行業形成了完善的零部件自主配套體系,打造了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家電產品絕大多數零部件都依賴模具注塑成型,產業叢集化為模具行業和家電行業等相關產業形成聯動效應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隨著家電產品逐步向智慧化、個性化和輕量化方向發展,家電產品更新迭代速度明顯加快,未來家電行業市場仍將保持穩定的增長趨勢,為模具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較大的潛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