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聯想COO:減少對英特爾依賴,PC製造能力遍佈全球
記者 | 馬關夏
5月23日,聯想集團公佈了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18/19財年財報,過去一個財年聯想集團營收達到510億美元,約合342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5%;淨利潤40億人民幣,同比成功扭虧。這也是聯想集團歷史上首次營收突破500億美元。而且在最新的18/19財年第四財季,聯想完成了自2014年10月收購IBM x86伺服器和摩托羅拉移動業務以來,第一次營業額和利潤的雙提升。
聯想集團的業績表現,主要得益於過去一年主營PC業務的持續增長。18/19財年,以PC業務為主的聯想智慧裝置業務集團,營收同比增長14%,達到384.75億美元,稅前利潤更是同比大幅增長34%,達到19.82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18/19財年,聯想個人電腦以23.4%的市場佔有率,重新回到了全球PC市場第一的位置。
一方面是市場份額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是盈利水平的持續改善,聯想PC業務在過去一年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
聯想PC業務如何取得這樣的成績?未來如何保持行業第一?對於這些問題,《深網》在聯想集團釋出本次財報後,與負責聯想全球PC業務的聯想集團總裁兼執行長蘭奇進行了深入對話。
全球市場增長
18/19財年,聯想個人電腦業務在全球市場取得了普遍增長,並以23.4%的市場佔有率,重新回到行業第一的位置。聯想同時也是前五大個人電腦到廠商中增速最快的廠商,資料顯示,18/19財年聯想集團PC業務銷量同比增長9.5%,而相比之下排名第二到第四的惠普、戴爾、蘋果和巨集碁分別增長了0.9%、4.5%、-5.2%和-1.7。
2018年5月,聯想完成了對富士通個人電腦業務的收購,而富士通也為聯想PC業務帶來了一定的增長空間。不過蘭奇在接受《深網》採訪時強調,聯想PC業務的增長並非都來自於富士通業務的貢獻,“其中有50%是來自於富士通,而另外50%是來自於我們原有業務的有機增長。”
蘭奇表示,過去一年聯想PC業務出色的業績表現,更多來自聯想集團兩年前定下的策略。“聚焦於高增長以及高階的細分市場,主要對應的是輕薄本、遊戲本以及工作站等等,相對來說這些產品比其他產品的單價要高,現在也看到這個策略的成效顯現。”
產品組合的改善也帶來了聯想PC業務毛利率的提高,蘭奇介紹稱“過去一年,聯想在高增長和高階細分市場有了很大的發展,單價在800美金以上的產品歷史上首次超越蘋果,獲得了市場份額第一的好的成績。”
此外,供應鏈端儲存、網路快閃記憶體、顯示器及電池等PC生產元件的降價,同樣是聯想PC業務毛利率提高的重要原因。蘭奇預計,未來6個月PC生產元件降價的趨勢將會持續,聯想PC業務的毛利率仍將持續的提升。
供應鏈安全
相關報道顯示,近半年來,個人電腦行業普遍面臨處理器供應短缺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個人電腦廠商業績的持續增長。
對此,蘭奇表示“在CPU短缺的問題上,在過去6個月內的情況確實是比較緊張。”但他同時也強調“(CPU短缺的問題)在第三及第四財季已經看到了改善。雖然不代表供應短缺的問題完全得到解決,但我們認為未來的壓力會越來越小。”
儘管作為全球領先的PC裝置供應商,聯想在與上游供應商協商和談判的能力相較於競爭對手具有很大優勢,但聯想也在努力確保供應鏈的安全。一方面是供應商來源的多元化,“過去聯想也面臨著英特爾CPU短缺的情況,我們也找了一些備用方案,也就是說我們從其他一些供應商獲取和英特爾CPU同一等級的高品質的CPU。相較於面臨英特爾CPU短缺之前,現在英特爾以外的供應商的供貨量已經翻倍,佔到我們整個CPU總量的20%左右。”蘭奇表示。
另一方面,聯想也已完成了PC製造的全球佈局,“除了中國,還有歐洲、美國、日本、墨西哥、巴西和印度,尤其是在巴西和印度,我們還設有手機的工廠。因此,我們對製造過程有著百分百的控制,不光在中國,在中國以外的市場也是這樣。所以,我們能夠從世界範圍獲取資源並保障生產。”蘭奇說道。
產品創新
在產品創新方面,聯想在近期的Accelerate大會上推出了摺疊屏PC原型機,蘭奇認為摺疊屏電腦主要解決的痛點是重量和大小問題,“原來電腦13、14英寸的螢幕,在摺疊屏的形態下是原來一半的大小。當重量和大小減少後,電腦的移動性也會變得更加優異。”
而對於時下熱門的5G產品,蘭奇相信未來兩年大部分的PC產品都應該支援5G,他還透露聯想將在未來6-12個月上市“實時線上、永遠線上”的PC產品。
事實上,除了電腦之外,聯想也其他領域不斷嘗試,蘭奇介紹“聯想跟Facebook合作釋出了Oculus Rift S虛擬現實(VR)智慧頭戴裝置。不同於市場上大部分與手機相連的AR/VR產品,這款眼鏡與PC相連,其處理和計算的能力比手機要強大很多。在眼鏡上可以看到Facebook的oculus和Lenovo的標誌。”
供應鏈的安全和持續的產品創新是聯想未來增長的關鍵。在此前聯想全球誓師大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為以PC業務為主的聯想智慧裝置業務集團,定下了全年30億美元的營收增長目標,而對於這個目標,蘭奇表示“雖然具有挑戰性,但還是可實現的。”
以下是對話實錄(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略有調整):
1、關於市場增長
問:根據聯想本次財季業績,智慧裝置業務集團非常突出,PC這塊業務的具體情況怎麼樣?在哪些市場表現比較好?
蘭奇:從我們PC業務的整體營業額來說,第四財季和全年的表現均為兩位數的增長。而且,我們的稅前利潤水平達到了20%。
我們在所有區域都表現得非常好,發展都很均衡,包括中東、歐洲、非洲區、亞太區、美洲區,以及中國。當然,在中國因為這個市場是走低的,但是相對市場大勢來說,我們在中國的表現也是非常亮眼。從全年全球的市場份額來看,我們是重回了第一位,在其他市場的市場份額也有提升。
而且,考慮到我們原來PC業務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了35-40%的水平,在這個基礎上的增長是更加艱難,更加不易。所以對我們來說,這也是非常突出的一個成績。
大家也知道我們去年收購了富士通,可能在業內也有這樣一個疑慮,聯想電腦PC的增長是不是都來自於富士通的貢獻。我們增長的構成,其中有50%是來自於富士通,而另外50%是來自於我們原有業務的有機增長。
問:富士通和原有的PC業務是怎樣融合的?
蘭奇:富士通主要是在日本和西歐營運。我們已經在日本與富士通成立了合資公司,並擁有大部分的股權。富士通也在獨立製造和銷售自己的產品,但是我們已經整合供應鏈,未來或許將整合產品開發。
從兩個方面來講,我覺得這個收購是非常成功的。一是市場份額,一個是營收的增長。這個份額並不是合併之前對方的市場份額加上我們的市場份額的總數,而是比加總更好的結果,基本上實現了1+1大於2的效果。
問:是否可以說全球的PC市場回暖對聯想也有一些幫助?
蘭奇:我不會用到“回暖”這個詞,我更傾向於說這個市場趨於穩定。今天出色的業績表現更多是來自我們兩年前就定下的策略調整,聚焦於高增長以及高階的細分市場,主要對應的是輕薄本、遊戲本以及工作站等等,相對來說這些產品比其他產品的單價要高,現在也看到這個策略的成效顯現。
問:財報顯示, 聯想的毛利也有所改善,哪些方面表現得比較好?
蘭奇:第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改善了產品組合。在高增長和高階細分市場有了很大的發展,單價在800美金以上的產品歷史上首次超越蘋果,獲得了市場份額第一的好的成績。第二個原因來自於我們的供應鏈,PC的一些生產元件降價,而我們也預計未來6個月這一個趨勢將會持續,所以我們的毛利率會持續的提升。
問:供應鏈上哪一部分有可能繼續降價?
蘭奇:大部分都是在降價,尤其是儲存、網路快閃記憶體,顯示器及電池。
2、關於供應鏈安全
問:剛才提到電腦定價在800美金以上,已經超過蘋果電腦了,為什麼能做到超越蘋果呢?
蘭奇:實現對蘋果的超越原因更多在於我們的產品,我們兩年前定的策略就是專注於高階細分市場,800美金以上的產品主要是輕薄本,而輕薄本中強有力的競爭代表包括ThinkPad X1系列,包括X1 Carbon,X1 Yoga以及X1 Tablet,以及CES釋出的S940等一系列產品。我們在這個區間段的產品組合競爭力是我們過去兩年裡一直在全力打造的。
問:我們在市場包括銷售方面有沒有做其他的努力?
蘭奇:在消費級的市場上來說,我們產品本身就很有吸引力。在商用市場中,我們和很多的大型企業以及幾乎所有財富500強企業都有合作,客戶基數非常大。他們當中很多都在使用我們的ThinkPad系列產品,我們最新、最好的產品對他們來說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問:聯想是否還面臨CPU短缺的問題?未來如何確保供應鏈安全?
蘭奇:在CPU短缺的問題上,在過去6個月內的情況確實是比較緊張,但是在第三及四財季已看到了改善。雖然不代表供應短缺的問題完全得到解決,但我們認為未來的壓力會越來越小。
另外,在保證供應鏈的安全方面,因為我們是PC行業全球領先的裝置供應商,所以我們與上游的供應商協商和談判的能力跟我們的競爭對手是不一樣的,我們處在一個更加具有優勢的位置。因此,供應鏈的安全也不會成為困擾我們的問題。
問:聯想現在對英特爾CPU的依賴程度?
蘭奇:我們是它全球最大的客戶,過去也面臨著英特爾CPU短缺的情況,我們也找了一些備用方案,也就是說我們從其他一些供應商獲取和英特爾CPU同一等級的高品質的CPU。相較於面臨英特爾CPU短缺之前,現在英特爾以外的供應商的供貨量已經翻倍,佔到我們整個CPU總量的20%左右。
從供應鏈角度看,我們的PC製造能力遍佈全球,除了中國,還有歐洲、美國、日本、墨西哥、巴西和印度,尤其是在巴西和印度,我們還設有手機的工廠。因此,我們對製造過程有著百分百的控制,不光在中國,在中國以外的市場也是這樣。所以,我們能夠從世界範圍獲取資源並保障生產。
問:富士通現在主要在日本生產還是在其他地方生產?另外,收購富士通之後會否對它原有的管理和生產做一些調整,包括供應鏈?
蘭奇:富士通於日本生產製造的,未來我們也會在繼續在日本生產。他們在歐洲也在生產產品,未來聯想及富士通的生產線將會結合,目前,供應鏈已100%整合。除了日本及歐洲,在未來,我們也會探索在中國的生產合作。
問:聯想PC在印度市場目前是怎麼做的?
蘭奇:提到印度市場,我們在印度市場已經非常成功了,穩定在市場排名第二或第三的位置,並且我們在消費市場以及商用市場的銷量都非常好。今年Q1自然季,我們剛剛贏得了印度教育部的一個大訂單,會在這個季度到下個季度向教育部交付150萬臺給學生的膝上型電腦。這樣的訂單不是第一次贏得了,不過以往是和其他的供應商一起,每家50%的供貨量。而這次是我們第一次拿下整個訂單。都是針對學生,跟教育相關的。我們在印度市場也在採取應用於中國市場的策略,除了爭取和贏得大訂單以外,我們在印度還在持續開設聯想零售店。
問:未來印度可能變成類似於中國市場PC業務的狀態嗎?
蘭奇:印度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市場,也是比較大的市場,但是,跟中國相比,我覺得不會達到同樣的量級。有兩個原因:第一,雖然兩個國家的人口總數相近,但是人口結構不是特別相同。這可能會使得這個市場最終和中國市場不太一樣。第二,印度人民對於科技產品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很多印度人還是更喜歡用手機。
3、關於產品創新
問:之前聯想推出了摺疊屏電腦,未來會不會有5G電腦的計劃?
蘭奇:我們在Accelerate大會推出了摺疊屏PC原型機,未來正式釋出的時候,它將會是支援5G的產品。關於您剛才提到5G方向,我們先看看手機和PC的使用者體驗有什麼不同,手機是一直線上的,PC還需要連Wi-Fi才能上網,不如手機便捷。在未來我們的一個重要的研發點就是使得PC能夠實時線上、永遠線上(AOAC)。這個過程並不容易,我們需要跟晶片的提供廠商合作,共同努力。不過可以提前預告一下,在未來6-12個月的時間裡,我們會有5G支援的AOAC的PC推向市場。
產品創新方面,聯想跟Facebook合作釋出了Oculus Rift S虛擬現實(VR)智慧頭戴裝置。不同於市場上大部分與手機相連的AR/VR產品,這款眼鏡與PC相連,其處理和計算的能力比手機要強大很多。在眼鏡上可以看到Facebook的oculus和Lenovo的標誌。我們一直在產品創新上不斷嘗試與探索。
從5G發展的趨勢來講,未來兩年大部分的PC產品都應該是支援5G的。聯想未來6-12個月裡上市的“實時線上、永遠線上”的PC產品,在運營商推出5G之後,能夠即刻為使用者提供很好的5G體驗。
問:手機的摺疊屏到現在為止都沒有正式量產,手機摺疊屏的目的是為了讓螢幕更大。電腦的摺疊屏你們想傳達給使用者哪些解決痛點呢?
蘭奇:主要解決的痛點就是重量和大小問題,原來電腦13、14英寸的螢幕,在摺疊屏的形態下是原來一半的大小。當重量和大小減少後,電腦的移動性也會變得更加優異。
問:重量也會減少一半?
蘭奇:重量不會減少一半。現在的重量在一公斤以下,大小減半。而且也支援“永遠線上、實時線上“的功能。並且,我們也在改善和優化作業系統。作業系統會在Win10的基礎上進行升級和改進。
問:這樣的電腦會不會比現在的電腦貴?
蘭奇:現在還沒有價格資訊,還是要看具體配置。整體來說,摺疊屏PC的定位是相對高階的人群。應該不會便宜,但是具體的價格還要看配置。當然,隨著大規模量產和銷售,產品的價格也會逐漸下降。
問:未來一年智慧裝置集團要增加30億美金的營收,您對這個目標有沒有壓力?聯想個人電腦目前的市場佔有率是23.4%,未來一年這個數字還能否上升?
蘭奇:30億美金的數字是通過合理計算得來,未來一年PC大市的發展可能會是比較平緩的,或者會稍微降一點,1-2個百分點。我們預期聯想的增長水平應該能超越大市10%,也就是30億美金的營收增長,雖然具有挑戰性,但還是可實現的。如果實現了這個目標,那我們新財年的市場份額,就能高出一到兩個百分點,超過25%的市場份額。
來源:騰訊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