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傳汽車刺激政策將出 車企聞風自墊購置稅衝量
11月8日,全國乘用車聯席會(下稱“乘聯會”)公佈了該機構統計的10月乘用車銷售資料。資料顯示,10月國內狹義乘用車零售銷售195萬輛,同比下降13.2%,比其此前預測的下跌近20%表現略好。1-10月狹義乘用車累計銷售1812萬輛,同比下降2.1%。截至10月,今年乘用車市場已經連續第5個月出現銷量負增長,且跌幅一度刷新歷史記錄。
如此陰霾的行業大環境下,“車輛購置稅減半”的聲音再度響起。近日有訊息稱,國家發改委已提出一份將車輛購置稅由10%降低至5%的提案,而後又有訊息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也向相關部門做了類似的提議,且排量範圍是2.0L以下。但很快,國家發改委與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雙雙予以否認。
據經濟觀察報記者瞭解,車輛購置稅是我國稅收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稅種,徵收比例為購車款的10%。車輛購置稅曾在2009年和2015年兩度下調,對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減免一半的購置稅,以促進小排量乘用車的推廣和提振汽車消費。後來的事實證明,購置稅減免政策在短期內對汽車消費起到提振作用,但同時也有透支車市消費能力的負面效果。
眼下購置稅減免與否,業內仍存在爭議。但是身處車市寒潮中的汽車品牌早已等不及政策的落地,紛紛出臺購置稅減免的補貼政策。10月底,北京現代官方率先發起“購置稅減半”的政策,針對旗下5款車型進行購置稅減免優惠。隨後長城WEY、哈弗等品牌也進行了跟進,將購置稅全免或減半。
據經濟觀察報記者調查,消費者在購買新車時購置稅依然要上交,而廠家的“購置稅減免”只是被部分品牌當作一種營銷手段,被合併計入廠家的車輛優惠當中。儘管如此,消費者對於這項政策是否買賬還不好說。眾多分析認為,影響當前中國車市增長的原因眾多,僅僅通過購置稅減免這個措施已經再難真正提振車市。
減免購置稅是萬能藥嗎
據經濟觀察報記者瞭解,車輛購置稅作為一項重要稅種,其起源於2000年10月國務院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從2001年徵收至今已有18年。一項公開的資料顯示,從2001年至2016年,全國累計徵收車輛購置稅22933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7%。
而購置稅的稅率多年來被固定為購車款的10%,具體計算公式是購車款/(1+16%)*購置稅率(10%)。例如一輛售價10萬元的車輛,其應該繳納的購置稅為100000/1.16*0.1=8620元,但減半後僅需要繳納4310元,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可以節省不小的開支。
因此,為了提振車市消費,車輛購置稅曾兩度被減免。第一次發生在2009年,當年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國家出臺購置稅優惠政策,規定自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期間,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實施按5%徵收車輛購置稅政策,2010年開始按照7.5%徵收,2011年又恢復至10%。
第二次購置稅減免發生在2015年,自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徵收5%的車輛購置稅,而此後的2017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購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按7.5%的稅率徵收車輛購置稅,2018年1月起恢復至10%。
減免車輛購置稅帶來的效果相當明顯。中國車市曾在2009年產銷破1360萬輛,同比大增近50%,並首度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產銷國。但在購置稅退出後的2011年,中國車市立即進入微增長,全年銷量微增2.45%。同樣的,在購置稅減半實施的2016年,中國車市銷量突破2800萬輛,同比增幅高達13.7%,到了2017年整體車市增幅為3.04%,然而到了2018年購置稅優惠退出後開始出現了連續多月的負增長。
這足以說明,購置稅減免政策只能對車市產生短期刺激,長期而言是以透支車市消費能力為代價的。這也成為當前業內對“購置稅減半”訊息熱議的一個重要原因。再者,從前兩次購置稅減免帶來的效果來看,其刺激作用呈現遞減的效果,十年前的汽車消費大幅度增長的情況已經不會再次發生。
全國乘用車資訊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在分析10月份國內乘用車銷量表現時認為,“中西部樓市價格快速上漲,消費者將財產投入到樓市中”也是當前中國車市銷量下滑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今車市下滑的原因不僅僅是車輛購置稅退出。
經濟觀察報記者還注意到,2017年8月,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兩部委曾聯合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法(徵求意見稿)》,將稅率定為10%。這意味著購置稅徵收或將從現行的條例級別上升為法律級別。彼時有業內專家告訴記者,如果將購置稅稅率以法律形式定下來,那麼要更改購置稅將會變得相當困難。
車企“自掏腰包”有真相
不論購置稅減免政策是否出臺,面對下滑的銷量一些車企早已坐不住了。自今年以來,隨著車市增幅的放緩,各汽車品牌早已開始通過“官降”等多種措施進行促銷,尤其是年中的關稅下調曾引發一波進口車品牌的官方降價。而此次購置稅減免訊息再起,也立即成為車企趁熱點進行營銷的一大手段。
10月底,北京現代官方釋出,從即日起到12月31日,對旗下瑞納、悅納、全新悅動、新ix25、昂希諾5款車型的車輛購置稅減半。經濟觀察報記者發現,這5款車均是1.6排量之下的車型。其中,北京現代的新款SUV昂希諾1.6T雙離合致跑版官方指導價為14.59萬元,而當前市場平均優惠約1.1萬元為13.49萬元,經計算原本購置稅金額為11630元,但減半後可以再節省5815元,總共優惠約1.7萬元。
“這部分補貼是實打實的,是在已有的市場優惠基礎上再給車主補貼一半的購置稅。”北京現代銷售公司一位內部人士如此解釋。不過,記者發現,當前有部分北京現代經銷商給出的昂希諾1.6T雙離合致跑版的市場優惠原本就高達1.5萬元,因此此番購置稅補貼後的實際優惠總額相比此前的優惠變化並不大。
無獨有偶,長城汽車也針對旗下的WEYVV7車型,規定在11月31日前購置稅全免,而剛剛上市的哈弗F7則從即日起到12月31日,實施“購置稅減半”。此外,東風悅達起亞、長安等車企雖然官方未出臺統一的購置稅減免政策,但是有經銷商自發推出“購置稅減免”的營銷活動,對部分車型進行促銷優惠。
北京地區某長城哈弗4S店的一位銷售經理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購置稅不是說真的不交了,車主還是要交的,只不過這部分現在由廠家的補貼代替了。”這說明,購置稅減免的政策在車企或經銷商看來,只是被作為一項促銷手段而存在,而這項政策因為沒有真正落實,僅憑車企的自發補貼是否真正能帶動消費,目前還不好下結論。
另一方面,目前動用購置稅減免政策的車企均是在市場上面臨較大壓力的車企,在整體大勢不振、庫存高企的情況下,這種政策更多是一種自救措施。北京現代今年1-9月份累計銷售52.56萬輛,僅完成全年90萬輛目標的58.4%。同樣的,長城汽車1-10月份累計銷售78.68萬輛,僅完成全年目標116萬輛的68%。
本文來源:經濟觀察報作者:高飛昌 責任編輯:王曉武_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