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個巨大優勢"...華為外籍高管舌戰美媒,全程高能!
隨著華為事件發酵,一段5月7日的採訪在這兩天引發網友關注。
華為美國公司首席安全官安迪·珀迪7日接受美國有線-衛星公共事務網路C-SPAN的採訪。這位前律師、前聯邦檢察官、前國土安全部員工,在面對主持人刁鑽的問題時,思路清晰,回答全程高能↓
在介紹了華為之後,主持人馬上丟擲問題:“誰是創始人?”
“任正非先生。”
“說說他的背景可以嗎?“
“很多年前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名土木工程師,之後他和其他幾個人湊了幾千美元,建立了華為。之後他便獲得了驚人的發展。”
安迪接著提起思科:“相對於其他類似公司來說,這種發展並非史無前例,比如80年代末的思科公司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
接著,在主持人提到所謂“安全威脅”時,安迪都會表示,“美國的網路空間一直不夠安全”。
主持人:為什麼在美國,華為被認為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安迪: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不是一兩句話就能夠說清楚。華為的很多問題和地緣政治因素有關。美國的網路空間一直不夠安全,因此,美國習慣從風險的角度看待問題。無論是國家安全還是其他風險。
《華爾街日報》負責電信和技術方面報道的記者問,面對美國禁令,華為業務是否受影響。
安迪在解釋了華為在美國業務後來了一句:“我們相信,美國肯定會擁有保障網路空間安全的措施。等到了那一天,我們相信,美國會讓我們進行公平的競爭。但現在,我們最大的擔憂可能是現在為美國農村地區提供服務的一些華為的三級無線客戶。”
安迪還表示,就安全來說,華為有個最大的優勢:它應該是全世界受審查最多的公司。
主持人:有可能確保華為裝置和網路毫無漏洞嗎?亦或只是一種空想?
安迪:消除一切風險是不可能的。我們所擁有的一個優勢,我認為這是個巨大的優勢,就是華為可能是世界上被審查和評估的最多的公司之一。因此我們的任何缺陷,比如英國監督委員會在我們軟體工程流程方面發現的缺陷,這些方面我們都會做出改進,作為一個持續改進流程的一部分。我們認為這樣的流程,可以使美國更安全,使網路空間更安全。
他介紹了華為在世界各國接受外部評估後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加分項”,“我們希望我們的競爭對手也能進行類似受益匪淺的活動”。
安迪還說,“事實上,不管這個公司是來自哪裡,比如一家外國公司要收購美國公司,比對他們採取何種態度更重要的是,美國政府規定,通過政府機構委員會監督的風險規避計劃,來確保不當行為不會發生。我們認為這才是正確的方式。”
“我希望美國在國際活動中加大投入,因為政府投入減少,私營企業也會降低標準制定參與度。我希望美國在制定什麼樣的標準、怎麼發展以及標準要解決的最大威脅是什麼等方面能更有遠見一些。比如說5G,在安全性方面有了很大的增強以後,會讓大家都更安全,美國和盟國一起制定標準,這將是非常棒的。”
主持人:我們有沒有可能面臨必須使用兩個獨立5G網路的風險?一個在中國,一個在美國。
安迪:不,我不這麼認為。有趣的是,英國正在做的事情,我希望美國也那樣做,英國沒有過多的宣傳,有一點非常重要,我認為要管理風險和提高網路彈性,我們必須確保網路正常執行,若我們要全面部署5G這顯得尤其關鍵。
過去15年間人們都在談論網路安全,但並不是真正關心它這件事,因為大多數人並非真的那麼在乎資料洩露與否。但在政府服務領域,我們仍非常依賴垂直的數字化產業部門。美國想要的是、而且私營公司要實現的是市場上存在多家供應商,因此華為希望能成為多家關鍵領域供應商之一,比如無線接入,這有助於提升網路彈性,降低風險。
主持人:華為有沒有可能,會關閉使用華為產品的人的網路服務?
安迪:看看過去一年發生的事情吧,華為的競爭對手在全球發生重大網路中斷事故……網路服務的可用性正在不斷的提高網路彈性,正在推動運營商制定更明晰的標準並承擔責任,以確保能夠滿足政府、企業和人民的需要,這很關鍵。
事實上我們並不像運營商那樣有權關閉網路,這是個理論上的問題,我們不會在產品接入網路後繼續控制它們,但是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從美國的福祉來看,我們必須確保運營商合規合法,我們必須確保降低裝置供應商的風險,這樣我們才能確保我們可以將我們日益依賴的網路服務維護好。
在採訪中,安迪還介紹了自己的背景:“我做了很長時間的律師,我曾是聯邦檢察官,我加入過布什總統的團隊,在Richard Clark手下做事,然後從事國家網路戰略工作,之後在2003年加入到國土安全部,當時我們組建了網路安全團隊,後來我領導國土安全部的網路安全團隊。”
主持人:那麼在你加入華為之前你是不是花了些時間調研才選擇相信華為?
安迪:我不信任任何人,坦率地說,當上司——華為全球網路安全和隱私官John Suffolk(曾擔任英國政府資訊長)聘用我時我的職責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在對外方面我們將倡導更安全的網路空間,我將能夠並且事實證明我的確能夠成為一個更安全的美國網路空間的倡導者,我並非替華為辯護,我想說的是我們需要最好的技術,我們需要參與競爭,並且至關重要的是我們要應對風險,我們相信有風險規避措施,我從未被告知該說什麼、不能說什麼。
坦率地講,當你從大局來看,會發現我們不會通過中國政府發聲,他們也不會代表我們發聲,我們只想和美國政府談談,我們相信可以找到規避風險的方法。
網友評論:
@萬能的大熊:華為美國公司首席安全官採訪全程,看他一一化解嘉賓全部刁鑽問題。看完了真的發現,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這哥們兒回答的太6了。一看就是高階人才,無需培訓。
@電車校長:建議大家看完,攻防節奏令人窒息。
@StephanieYR:wow 這段好過癮啊! 一定要看完24分鐘的!進退張弛有度,水平太強了…這是真正意義的頂級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