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對自己正確性的挖掘,是超乎想象的!

一次,我被人拉著去參加一個會議,主題是“網際網路創新經濟·區塊鏈”。
會議佈置很高大上,手機簽到、禮品盒、抽獎券之類的都有,場面的氣氛也很熱烈,背景音樂的節奏總是容易感染人的情緒。
螢幕上先是介紹了國際上的名人對區塊鏈的言論,然後是國內的幾位成功人士,還有最新的成果介紹,給人的觀感就是這個專案是應運而生,而且還是一個巨大財富商機的萌芽狀態。
所以,時不我待,交兩萬塊成為有幸成為他們的創始合作伙伴,你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馬雲......
實際上,我認為區塊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革命,如果網際網路完全完成區塊鏈的升級,一定會對人們生活、世界有一個巨大的改變。
但這一切都和他們的“空氣幣”沒有一毛錢關係。
好像我們總有一種把最新的技術概念迅速變成一種時髦的金融工具的本事,雖然喝啤酒時杯子上面會有泡沫,但這一類的也只能是泡沫上面的空氣吧。

我對拉我去的人說,這個專案不靠譜,這夥人是騙子。
他很生氣,說這些人的背景多麼深厚,技術多麼強大,前景多麼誘人,這樣的機會多麼可遇而不可求。
我問他投了多少錢?
他說已經投進去全部存款,並且準備抵押房產投進去,他覺得這是一種有魄力的表現,“你看比特幣已經翻了多少倍”,這個xxx一定會大獲成功的。
既然已經投入這麼多,我知道已經不可能說服他了,於是我找藉口先走了。
路上看到他發的朋友圈:
大家看不清的機會,才是真正的機會。新商機來臨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過程——「看不見,看不懂,看不起,來不及」
後來偶然又遇到他,我們默契地沒提上次的專案,他說自己還在從事網際網路專案,現在手頭上有個小程式和朋友圈分享的專案非常好。
我聽他滔滔不絕地介紹了半天,大意是先交押金,押金分低檔的和高檔的,交的押金越高收益就越高,然後每天按照規定發幾條朋友圈廣告,當天就可以有多少收益,嗯,收益多少每天可見,但提取要達到一定標準才可以提現。
我推辭說自己好友不多也沒時間發朋友圈,就不參與了,他很遺憾......

什麼錢能賺,什麼錢不能賺,什麼錢你能賺到,什麼錢你賺不來,有些人就是搞不明白。
你連區塊鏈是幹什麼的都一知半解,你連人家的遊戲規則都不懂,就想要賺到錢,難道你就這麼相信自己的運氣嘛!
我們太喜歡走捷徑、賺大錢了,我們也對自己的聰明才智太過於自信了,我們總是高估了自己的運氣,而低估了現實的殘酷。
走在錯誤的路上,做不正確的事,努力和堅持這類字眼,更像是罵人的話。
在這個世界上,「唯上智與下愚能堅定不移」,而中智必亂。
蠢人做不了最蠢的事,最蠢的事都是聰明人做的。你看那麼多蠢事、爛事、破事,哪個不是自作聰明的人才幹出來的。
他們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正確性的挖掘,是超乎想象的,所以設計騙局的人最喜歡的就是這類人——只要你給他們一個理由,他們就會自己推演出一切的合理性。
自古以來,為虎作倀的人大多是這樣。
除了他願意相信的,一切不利的證據都是他的敵人!對身陷其中的人而言,他們只會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東西,而視一切對其不利的因素為否定、攻擊他們的敵人。
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我曾經也是如此。
當年創業,前途渺茫,但一直不想放棄,天天用“堅持就是勝利”之類的雞湯給自己打氣,酒不醉人人自醉,就這樣自我麻醉了好幾年。
現在回想,之所以放不下,一是因為太要面子,不想承認自己的失敗。一是因為投入太多,有想翻本的心理。
於是越堅持越蹉跎,直到輸光了最後一個籌碼,那時反而有一種胸裡大石落下——鬆了一口氣、終於解脫的感覺。
有時候,結束錯誤就是進步,既然沉到深淵底部,那麼往哪個方向用力都是在上升。
教訓是如此刻骨銘心,所以,從此以後我對一切不靠譜的事情都是避之唯恐不及,有多遠躲多遠。

黑格爾曾說,「方法是世界上至高無上不可戰勝唯一力量」
我們做任何事,還是要講方法,要重視常識,要敬畏最基本的規律和邏輯,雞蛋碰石頭的事少做,這就是頂聰明的人。
時間是有限的,生命是有限的,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得償所願,不負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