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5G時代的精彩,將超乎想象”
“5G時代的精彩,將超乎想象”
——訪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院長劉多代表
光明日報記者王斯敏
全國兩會開幕至今,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院長劉多代表被問到最多的問題,就是5G技術與應用。
2019年被稱為“5G元年”,而中國在世界各國面向5G的“衝刺”中佔據了先機。以“大頻寬,大連線,低時延高可靠”為特徵的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究竟會帶來哪些變化?
“5G時代的精彩,將超乎想象”,劉多代表對此充滿信心。這位親歷了幾代通訊網路發展演進的科研帶頭人認為,技術與應用開發之間,就好比修路和造車的關係——“移動通訊技術基本以"十年一代"的週期更新迭代。每次技術更新,等於修一條更寬的路。路通了,自然有很多車沿著路跑起來,越跑越快、車的型別越來越多,路上也越來越熱鬧。”
技術改變世界。技術被人們對更美好生活的嚮往推動著向前發展,而技術發展又為應用升級提供可能,激勵開發者創造層出不窮的應用場景。這是劉多代表的切身體會。因此,“要以發展、前瞻的視角看待5G的可能性”。
5G技術在生活層面的應用最易被大眾感知。“最大的變化就是速率更快。因為"大頻寬"的特質,5G比4G快10倍左右,下載一部電影大片一兩分鐘就足夠,高清視訊也不再卡頓了。”劉多代表介紹。此外,虛擬現實、無人駕駛、遠端醫療……都將在5G的助力下更快更好地得以實現。
影響更為深遠的,是5G技術在工業網際網路中的應用。“工業網際網路有三大體系:網路是基礎、平臺是核心、安全是保障。而5G的"大連線"特質可以把水錶、電錶、煤氣表、裝置、家電等都通過感測器連入網路,大大提升工業網際網路的智慧化水平,其"低時延高可靠"的特質,為工業網際網路的實時控制和預警等提供了技術保障。”劉多代表認為,這對落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拓展"智慧+",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的部署有很大幫助。
作為我國5G推進組組長單位,中國信通院為5G做了哪些工作?劉多代表一一介紹:“首先是推進5G全球標準的統籌制定,由我國提出的關於標準的提案佔到全部提案的三分之一強。同時,開展5G技術試驗,把全球主流企業聚集在一起,通過反覆測試、試驗完善關鍵技術。另外,推動5G應用開發。”
令劉多代表感到振奮的是,由信通院等單位組織的第二屆“綻放杯”5G應用徵集大賽剛拉開帷幕,應徵案例便紛至沓來。去年首屆大賽收到應徵案例300多個,最終決出97個獎項,涉及車載醫療、智慧交通、工業建設等諸多領域,顯現出企業等對5G應用的高度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