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的三大猜想
種種跡象表明,5G時代已經向我們敞開了懷抱。
今年6月,首個完整意義的國際5G標準正式確立,接下來,就將進入標準實地化的階段。
今年8月,北京則正式啟動首批5G站點,標誌著5G建設進入大提速階段。
而企業也早早開始了它們在5G領域的佈局。在今年4月份的聯想集團誓師大會上,聯想公佈了在5G技術領域的研究成果:聯想已經獲得了500多項5G技術相關專利,並且在全球範圍內組建了多個從事5G技術相關研究的技術團隊,可謂是為擁抱5G時代做足了準備。
然而,對於普通的使用者(吃瓜群眾)來說,5G還是很抽象的概念。在一項革命性的成果普及之前,一個新的科技時代大幕徐徐拉開之際,人們往往無法想象,它將為自己的生活帶來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其實,即使對“端到端的網路切片技術”、“低時延高可靠(URLLC)“等5G涉及的技術一無所知,我們也能從3G、4G的普及中得到些許啟發,就像3G、4G帶來了更高頻寬、更快傳輸速度,5G無疑將進一步加快傳輸速度。之前看央視財經報道說,5G網路下載一部高清電影只要 1 秒鐘,速度比4G快 100 倍、最高網速達到10Gbps、網路延遲縮短到一毫秒、滿足 1000 億使用者的網路連線,就對5G生活充滿了無限嚮往。
但在黑馬哥看來,這僅僅是5G時代最淺顯的一個特徵, 5G時代應該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就如同4G將網際網路時代變革為移動互聯的時代,5G則有望將此前人們已經說了多年的物聯網時代變為現實。
那麼問題來了,新的科技時代,必定會帶來產業的更迭,並且重塑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地位,有別於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基於5G背景下的物聯網時代,又會帶來產業鏈的哪些變化?有哪些企業又將借5G時代崛起或重新崛起呢?對此,黑馬哥有3大猜想。
猜想一:智慧手機不再是佔據中心地位的智慧控制終端,多終端的局面出現,在4G時代全面霸佔人們生活的智慧手機甚至有可能退出歷史舞臺。
如同第一次工業革命用蒸汽機動力代替了人力和畜力,第二次工業革命用內燃機和電動機代替了蒸汽機,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了資訊化和通訊產業的變革,如果把5G時代比作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話,很有可能,它將把自文藝復興以來倡導的“以人為本”的精神帶入“以物為本”的時代。
但黑馬哥並不認為這會讓人變為物的奴役,恰恰相反,正因為4G時代智慧手機是連線起我們社交、娛樂、閱讀、購物等需求的佔據中心地位的終端,才締造了“低頭族”這一名詞,而在萬物互聯的5G時代,小到手錶、眼鏡、耳機、音箱,大到汽車、家電、傢俱,都有可能變為控制終端,既然無需再依賴某一個終端裝置,則會把人從對某一個物體的依賴中解放出來,變得更從心所欲。
因此,雖然研發和推廣5G手機依然是當下業內一個熱議的話題,但黑馬哥認為,研發更廣泛的智慧裝置才是未來的大方向。
猜想二:智慧生活全面普及,無人駕駛、AI、VR等4G時代淺嘗輒止的技術將會得到更大程度的應用,而在這些領域提前佈局的公司將在5G時代凸顯優勢。
雖然我們已經習慣在生活中使用掃地機器人、智慧音箱、智慧門窗等智慧裝置,但不得不說,這樣的智慧生活的場景還停留在非常粗淺的層次中。而雖然無人駕駛、AI、VR等智慧技術已經進入我們的視野之中,但它們其實還沒有全面進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5G的到來,毫無疑問將加速這些技術的普及。
道理很簡單,這裡僅以自動駕駛為例,雖然目前已經藉助雷達、攝像頭和鐳射雷達等裝置和技術實現了部分自動駕駛功能,但道路環境異常複雜,上述本地感測系統受限於視距、環境等因素影響,要實現100%安全性,就需要彌補本地感測器所欠缺的感知能力。而基於5G近實時的高清視訊傳輸,以及網路切片提供的始終如一的低時延和高速率服務,則能讓汽車在沒有“看到”障礙物的前提下也能感知、識別到障礙物,從而做出避讓的行為,以保證百分百的安全駕駛。
因此,不同的生活場景和應用場景,也會對已經著力於智慧裝置和智慧生活研發、推廣的公司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猜想三:智慧服務的邊界將被打破,服務的形態發生變化,更便利、更智慧的服務將被整合起來提供給使用者,而這需要產業鏈各方之間更深入地合作。
智慧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催生了一大批服務商,但這些服務還存在一些弊病,如服務多有雷同和疊加的部分,並且仍然由使用者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服務,即使有主動的推送式的服務,依然是基於單個應用的範疇,或者只是幾個應用間簡單的跨界與聯合。
但在5G的時代,在全面的智慧生活的圖景下,將是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智慧終端根據使用者的需求來提供服務,至於背後的服務商是誰,對使用者來說也許根本無關緊要,這就需要對產業鏈進行整合。
在這一過程中,黑馬哥認為,傳統的IT裝置製造商將得到新的機會,藉由這一次技術革命而崛起。理由很簡單,如果說4G的移動互聯時代屬於智慧手機廠商和手機應用提供商的話,5G的萬物互聯時代,企業則需要強有力的智慧裝置研發、製造能力作為支撐才能藉此得到大發展。當然,面對5G的挑戰,即使是擁有強大製造基礎的廠商,也需要主動進行轉型,在黑馬哥看來,研發、製造的實力當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決定企業是否能贏在5G時代的因素則是其整合產業鏈的能力,對使用者需求的洞悉能力及主動提供服務的姿態。
黑馬哥留意到,一些科技企業已經在往這個方向轉型,比如聯想,提出了從硬體裝置製造商向智慧物聯(SIoT)服務商轉型的方向。其自去年開始佈局,今年更堅定地深化這個轉型。今年5月4日,聯想SIoT合作社在北京正式成立,旨在開放聯想裝置合作、內容服務合作、渠道合作的通路,搭建聯想物聯合作平臺,首批合作的品牌包括裝置端的海爾、飛利浦、三星等,服務端的愛奇藝、百事通、喜馬拉雅FM等,跨界市場品牌端的招商銀行、阿里影業、鏈家、萬達、中國新聞週刊等。如果說,每一個新的科技時代的到來,都會給予產業鏈上各方的企業新的機遇與挑戰,那麼,在5G時代即將到來之際,聯想這個中國的IT巨頭似乎已經在展露領頭羊的姿態。
明後兩天,聯想全球創新科技大會(Tech World 2018)將舉行,大會自2015年開始,已分別在北京、矽谷、上海成功舉辦三屆,聯想的很多“黑科技”,都是通過之前的大會亮相的,如智慧投影手機、魔幻屏手錶、智慧跑鞋、VR(Think Mirror)/AR(AR Glass)、可實現“刷臉”檢視手機資訊的虛擬智慧助手CAVA咔哇等。那麼,這次面向並不遙遠的5G時代,聯想會展出哪些5G時代的黑科技,以及在聯想SIoT合作社成立之後,聯想還會在SIoT領域帶來哪些新動向,大家和黑馬哥一起期待明天的大會開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