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睡眠經濟,蝸牛睡眠的三駕馬車與三大困擾

睡眠問題是一種時代病,如今人們開始願意為“睡眠”買單,因此催生了“睡眠經濟”,從而睡眠相關的產品也衍生出了一片新興市場。所以說,每個痛點都可能意味著一個商機。
蝸牛睡眠從初創企業到國內領先的智慧健康睡眠管理平臺才用了短短三年的時間,與此同時,它通過不斷的技術投入和創新的使用者體驗在今日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今年,蝸牛睡眠在App Store健康健美行業排名前三,並且曾一度登上了榜首,而且日活量超過百萬。截止目前,使用者規模已破2000萬。
目前,類似蝸牛睡眠的睡眠app有很多,它們都是站在一個新的風口上崛起的,在這當中必然少不了睡眠經濟環境的助推。
睡眠APP乘東風而上
一方面是無數國人受到睡眠問題困擾。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有調查顯示,中國的90後年輕人普遍睡眠不佳,並且呈現出“需要輾轉反側,才能安然入睡”的狀態。其中,“苦澀睡眠”佔29.6%,“煩躁睡眠”佔33.3%,“不眠”佔12.2%,“安逸舒適睡眠”佔19.4%,只有5.1%的人處於“甜美睡眠”。從睡眠時間上來看,90後睡眠時間平均值為7.5小時,低於健康睡眠時間;6成以上覺得睡眠時間不足。對入睡時間的調查顯示,30.9%的人入睡需要30分鐘以上,0.9%需要藥物助眠才能入睡。
要知道,當人們的睡眠質量低下時就會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睡眠是人的基本生理功能,自然而然睡眠問題會牽連到健康問題。據中國新聞網報道,瑞典一家醫學研究人員發現,睡眠不足會引起血中膽固醇含量增高,使得發生心臟病的機會增加。另外還有澳大利亞的一個研究學會提出,人體的細胞分裂多在睡眠中進行,當睡眠不足或睡眠紊亂時就會影響細胞的正常分裂,由此有可能產生癌細胞的突變而導致癌症的發生。
因此,人們需要著重關注自身的睡眠問題。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睡覺前總會把朋友圈、微博、知乎都刷一遍才睡覺,而到這會,人們會發覺之前的睏意都沒了,那麼或許來一首睡眠音樂便可幫助人們快速入睡,這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人們因失眠而產生了對助眠音樂的需求,是催生了螢火蟲睡眠、睡眠大師、蝸牛睡眠等這類睡眠app的一大因素。
另一方面,大多數市面上的睡眠監控類產品只能起到監測作用。
譬如,咕咚手環、玩咖K1智慧手環等這些手環類可穿戴產品,只能監測睡眠時深淺狀態的一些資料,對健康睡眠來說可能沒有任何的改善和幫助。人們一開始可能會因為新鮮感而使用,但使用一段時間後,從這些資料變化中,人們看不到應如何改變睡眠狀況時,那麼自然而然人們就會不再關注這些資料。
而例如蝸牛睡眠與這些可穿戴產品不同的是,它可以根據每個人的睡眠狀況,進行個性化的資料解讀和指導。那麼呈現在使用者眼前的是視覺化的睡眠報告,而不是一堆反應睡眠狀況的資料。
再如,螢火蟲睡眠app在監測睡眠時是根據人們睡眠時動作幅度和聲音大小來判斷睡眠狀態,並且繪畫出夢境雲圖,從而使用者便可直觀的看出自己的睡眠情況。
因此,催生睡眠類app的另一大因素就是它們能給使用者提供更直觀的睡眠報告。
總之,螢火蟲睡眠、睡眠大師、蝸牛睡眠這類睡眠app就是在這樣環境下誕生的,但蝸牛睡眠app若只有這兩個因素的助推而無其他舉措卻能與其他睡眠app爭一片天,那可以說這是不可能的。那麼,蝸牛睡眠APP又是如何做到快速發展的呢?
蝸牛睡眠的“三駕馬車”
蝸牛睡眠能在短時間內成為睡眠健康類app的佼佼者,得益於它的商業模式。
第一,花樣百出的營銷方案。
蝸牛睡眠要想長時間穩住客流量,還需在社交營銷上挖掘更多的增長空間。
蝸牛睡眠發起了“早起挑戰計劃”的活動,那麼參與早起挑戰的使用者可以贏取獎金。而且蝸牛睡眠app有夢話板塊,使用者可以在這搜尋附近的夢話,還可以將自己的夢話發到朋友圈,同時它還設計了一系列點贊、評論、分享、發彈幕等小心機。
這樣的話,早起活動和夢話社交功能搭配成組合拳出擊後,便可立馬見成效。據易觀千帆資料顯示,2017年6月這兩板塊出來後,蝸牛睡眠app活躍人數為176.3萬,達到全年最高點。
而且在這之後,蝸牛睡眠還開啟好友直接可以相互檢視對方的睡覺資料並送上問候的功能,從而加強了使用者的社交功能。
第二,舉辦線下活動。
蝸牛睡眠不僅在線上費盡心思策劃活動,而且也沒有忽略線下的活動。
據搜狐報道,從2017年11月9日開始,蝸牛睡眠包下北京地鐵15號線一列車發起了“借夢告白,終結孤單”的活動,該活動長達35天。而在活動前期,蝸牛睡眠聯合新氧、叮噹快藥、嘀嗒拼車等多個品牌,並攜手明星徐海喬與宋祖兒一起徵集了上萬條夢話告白,經過篩選後,入選的夢話將進入告白專列。
通過這個活動,蝸牛睡眠app的曝光率大增。由易觀千帆資料看出,活動結束當月的活躍人數環比增長了25.6%。
蝸牛睡眠利用了品牌和明星的知名度來擴張活躍使用者的規模,這一舉措是很多商家常用的手法,但是效果也是可佳的。
而且蝸牛睡眠的活動是以“愛”為主題,受眾人群廣,這可以幫助它囊獲不同年齡層的使用者,從而增加了其使用者的豐富度。
第三,軟硬兼施增強使用者的依賴感。
一開始,蝸牛睡眠通過app上的社互動動等軟策略已經吸引了一批忠實客戶,這為它之後的硬體變現做準備。
蝸牛睡眠的使用者量越來越多後,自然而然會有人為其內容和硬體產品買單,因此蝸牛睡眠能從app的付費音樂、廣告收入和硬體產品的銷售等方面獲得盈利。
目前,蝸牛睡眠在商城中提供了展示位,包括美妝、家居、酒水、數碼等等,契合了其使用者中佔比70%左右的女性使用者的需求。
除此之外,搜狐網報道了蝸牛睡眠在美國拉斯維加斯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展示了最新智慧臥室環境及睡眠管理系統。使用者可以在其商城裡購買一些助眠產品,並且將這些產品連線到app上使用,從而增強了使用者對其的依賴感。
可以說,蝸牛睡眠這三大舉措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不少使用者,從而延長了它的生命力,以至於不會曇花一現。但是,蝸牛睡眠在發展過程中還是存在不少問題的。
蝸牛睡眠前行的三大困擾
雖然蝸牛睡眠的三大舉措很成功,可以讓其生命力得以延長,但是未來的發展還是令人擔憂。
首先,app斷定深淺睡眠的原理與醫學上不同。
在醫學上,判斷睡眠深淺程度是靠人的腦波表現出來的頻率來判斷的,當人屬於深度睡眠的時候,腦波活動的頻率會很低。
但是根據蝸牛睡眠官方客服的解答,app主要是靠手機加速計感應器來檢測使用者睡眠中的活動,從而推算出深淺睡眠的狀態。這種原理就是人在深度睡眠的時候,身體的重量相對比較重,因此手機加速計的感應值就比較大。
這樣的判斷可能會存在很大的誤差,若是在嘈雜的環境中,有雜亂的聲波便會影響到手機的感應,那麼檢測到的睡眠狀況就存在水分。
其次,app與手機上其他軟體的相容性。
官方客服表示,蝸牛睡眠app在使用過程中,若手機上的其他音訊在播放,那麼軟體會直接退出。而且,在這期間要是中途有電話進入,也會中斷軟體的使用。那麼這樣監測的資料就會不完整,從而不能很好的表現出睡眠狀況,這就讓這款app大打折扣。
因此,軟體相容性不好會給使用者帶來不便,那麼使用者就有可能會放棄使用它。
最後,其他睡眠產品的衝擊。
只要有睡眠問題困擾著人們,必然會有睡眠產品出新,自然而然蝸牛睡眠app就會受到一定的衝擊。譬如,近日國內首個睡眠生態系統——SUMIAN速眠系統正式上線,據東方網報道,速眠SUMIAN開創性地建立了“精準監測+資料分析+醫師干預+醫患隨訪”的網際網路+睡眠模式,從而打造了國內首個睡眠生態產業鏈,而且致力於用創新科技改善人類的睡眠質量。
由於SUMIAN速眠系統有醫師的干預,必然監測資料的準確性會有所提高,而且醫師會對使用者做精準的分析,然後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失眠解決方案,從而精準地解決了使用者的失眠問題。
面對這類專業性更強的競爭對手,蝸牛睡眠app的使用率必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且有了這些更專業性睡眠檢測工具的對比,在一定程度上使用者容易 對蝸牛睡眠app在解決睡眠問題的效果上產生質疑,那麼蝸牛睡眠的使用者粘度可能會降低。
綜合來看,蝸牛睡眠app的營銷策略是吸睛的,但是app本身還需不斷優化。一個產品要想長久吸引使用者,就要不斷創新和開發新的功能。若蝸牛睡眠不提高使用者睡眠問題的解決性,那麼使用者有很大的可能會選擇解除安裝它。因此,蝸牛睡眠是否真的能給使用者一個溫暖夢鄉,這有待考量。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本文首發曠創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