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音樂完成6億美金融資,這個時點很微妙啊
網易宣佈,網易雲音樂完成新一輪融資,戰略投資者包括百度、泛大西洋和博裕資本等。此次融資金額超過6億美元,融資後網易仍是網易雲音樂業務的控股股東。
去年4月網易雲音樂獲得7.5億元A輪融資。由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戰略領投,芒果文創、中金佳泰基金參投。此輪融資後,網易雲音樂估值達80億元,躋身國內獨角獸行列。
不太高的月活使用者規模
目前,線上音樂市場是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百度音樂、蝦米音樂幾分天下。以下載量和試聽量計算,騰訊音樂佔在線音樂市場60%左右市場份額。
騰訊音樂旗下的 酷狗、 QQ 和酷我的月活躍使用者規模位居行業前三, 三者活躍使用者之和是網易雲音樂的5倍左右。
微妙的融資時點和版權之爭
線上音樂的上游是音樂版權,正是各家線上音樂平臺競爭的核心,也是獲取粘性使用者和變現的關鍵。目前,全球70%的音樂版權掌握在環球、索尼、華納等唱片公司手中。源頭壟斷+巨大需求,抬高了音樂版權價格。
目前,網易雲音樂擁有1000萬首正版曲庫,暫時落後於騰訊音樂和百度音樂。但隨著近兩年音樂版權合約期滿,各大線上音樂平臺還將掀起新一輪爭奪戰。誰的現金流更充足誰就將有更大的競爭優勢,網易雲音樂在這個時點6億美金的融資,無疑是給下一輪的版權之爭注入了更多資金。

資料來源:騰訊音樂招股說明書
網易雲音樂的生存空間
與騰訊系相比,網易雲音樂解除安裝率和留存率都高,說明流失使用者的同時也沉澱了一批粘性使用者。

網易雲音樂的具體付費轉化率還不清楚,但較高的留存率和更多的粘性使用者無疑更有利於提高轉化率,實現流量變現。目前國內使用者對音樂付費的意願仍然較低。騰訊音樂的線上音樂付費轉化率僅為3.6%,而全球普遍轉化率在20%-30%。
網易雲音樂的留存率為何能如此之高?在騰訊音樂高市佔率的情況下如何博取獲利空間甚至翻盤?
我覺得有三點優勢並可以繼續發揚。第一,就是我們熟悉的互動評論和雞湯文化,更容易讓人在精神上產生依賴和共鳴。曾幾何時,網易雲音樂的段子和雞湯貼遍了北京的地鐵,可謂是句句扎心。
第二,網易雲音樂致力於獨立音樂人引進和培養,不僅獲得更多優質內容,而且減少了版權依賴度。同樣的邏輯還有電音。僅在網易雲音樂,《再也沒有》、《可能否》、《紙短情長》、《往後餘生》等作品的播放量均突破了5億次。
第三,個人認為,網易雲音樂的個性化推薦更為精準,也是本人常年應用的重要原因——總能在推薦曲目中,不經意間找到需要滄海遺珠,然後無限單曲迴圈。個性化推薦背後是各個平臺的黑匣子,雖然大體上是標籤和使用者屬性行為的匹配,但具體策略我們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