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纖維會引發肝癌?
芹菜、韭菜什麼的都不能吃了?
最近,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上刊登了一篇論文。研究者用水溶性膳食纖維(soluble dietary fibers,SDF)餵養小鼠,小鼠竟然患上了肝癌。[1]
相關論文(圖片來源:Cell)
膳食纖維相信大家都瞭解,很多食物都含有膳食纖維,比如,芹菜、韭菜、燕麥。那這些食物都不能吃了嗎?
答案當然要到論文中去找。
首先是研究目的。論文開篇便提到,隨著生活水平的上升,人們攝入的糖類和脂肪越來越多,相應的,肥胖率上升了,代謝疾病也增加了。既往研究顯示,膳食纖維可以減肥。在這種情況下,往食品中新增膳食纖維,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思路。問題是,效果如何。
說到這裡,解釋一下。所謂膳食纖維(dietary fibers,DF),就是植物中那些不能人體利用的糖類。按照來源,可以分為三種,天然的、從植物中提取的以及人工合成的。按照物理性質,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類不能溶於水,稱之為不溶性膳食纖維(IDF),雖然不能被人體消化和吸收,但是可以少量集合水分、增加飽腹感,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便。第二類是研究的主角,水溶性膳食纖維(SDF),它們的親水性更強一些,可以部分被腸道細菌利用,經細菌發酵、分解,協助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2,3]
其次是實驗物件。研究人員想知道,水溶性膳食纖維在減重的同時,能否改善代謝疾病。於是,他們選用了T5KO老鼠——沒有TLR5基因的老鼠。因為缺乏這種基因,它會出現腸道菌群紊亂和代謝性疾病。
說到這裡,再解釋一下。
嬰兒剛出生的時候,腸道是無菌的。隨著進食,細菌開始在腸道內定居。然後,磨合就開始了——細菌會刺激免疫系統,促進免疫系統發育,反過來,免疫系統也會挑選細菌,所以每個人的腸道菌群都不太一樣。
打個比方說,細菌好比是小商販,腸道是街道,免疫細胞是城管。沒有小商販,買東西不方便,小商販太多、不服從管理,也會給人民群眾造成不便。管理過程中,需要熱心市民參與,對於人體而言,熱心市民就是TLR5基因,它負責識別腸道內的菌群,判斷要不要打舉報電話(啟用MYD88通路)。[4]
接下來是實驗經過。
實驗第一步用富含菊粉的食物(佔總飲食量的7.5%)餵養小鼠,結果,小鼠體重確實減輕了,但是,血清學檢查顯示,小鼠的膽紅素異常,膽紅素異常通常提示肝臟功能異常。於是,研究人員繼續餵養,愕然發現,6個月以後,40%的小鼠出現肝癌。
這裡,提到菊粉(Inulin)。菊粉是從菊苣根中提取的一種可溶性物質,即,從來源看,菊粉屬於第二類,人工提取、富集的,從物理性質看,菊粉屬於水溶性膳食纖維。
隨後,研究人員做了兩類實驗。一類是研究其他老鼠,結果顯示,一些其他種系的老鼠,同樣會出現肝癌,但是,缺乏MYD88的老鼠不會。這表明,腸道菌群失調跟肝癌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最後,研究人員試著控制老鼠的腸道菌群,比如,用抗生素打掉老鼠的腸道菌群,結果不管怎麼喂菊粉,老鼠都沒事兒。
那麼,對於這個研究,我們普通人,應該怎麼看呢?
首先,有學者測量過日常食物中的膳食纖維,結果顯示,天然存在的膳食纖維,以不可溶性(IDF)為主,可溶性的(SDF)相對來說,要少得多。[5]
常見食物中的膳食纖維含量和類別[5]
其次,這個研究與既往研究,存在衝突。菊粉的使用歷史很長,既往文獻中,鮮有質疑其安全性。[6]
就算吃,一般人也吃不了那麼多。據估計,歐洲人平均每天攝入3~11克的菊粉。[6]
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把油、鹽、肉類通通加到一起,全部按照最大合適量算,一天最多吃1821克食物。想用人體複製實驗的結果,膳食纖維佔到7.5%,那就是137g——研究顯示,每天攝入的膳食纖維超過80g,便會引起腹脹。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歐洲和北美的菊粉攝入量[6]
膳食寶塔(圖片來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何況,沒有TLR5基因的老鼠患上肝癌、缺乏MYD88的老鼠沒有,充分說明,關鍵在於菊粉被髮酵、分解的產物,影響到了腸道菌群,而免疫系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實驗結論並不能照搬到正常人身上。
最後,不能光看弊端,還要看好處。大量研究證實,膳食纖維對健康有益,減肥、改善代謝、降低癌症發病率等等。[7]
比如,一項長達20年的追蹤表明,成年早期攝入足夠的膳食纖維,可以顯著減少乳腺癌的發病率。[8]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天攝入25~30克的膳食纖維,而歷次調查表明,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居民的攝入量都達不到標準。[2]
膳食纖維攝入量調查[2]
其實,在採訪中,論文作者便提到,實驗中用的菊粉,不是天然食物,而是通過化學手段提出、加工而來的;他們的目的,也不是單純指責水溶性纖維,而是希望人們認識到,額外新增膳食纖維的食品,未必有水果、蔬菜好。[9]
總之,這個實驗的意義在於,如果一直保持高脂高糖飲食、指望通過額外新增的膳食纖維保持體重,可能得不償失。
正確做法應該是,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等靠譜的書籍,分析自己的飲食模式,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就多吃點芹菜、韭菜、燕麥等,徹底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
---------------------------------
參考文獻
[1]SINGH V, YEOH B S, CHASSAING B等. Dysregulated Microbial Fermentation of Soluble Fiber Induces Cholestatic Liver Cancer[J]. Cell, 2018, 175(3): 679-694.e22.
[2]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M]. 科學出版社, 2014.
[3]B.O S. Soluble vs insoluble fiber: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responses.[J]. Food technology, 1987.
[4]王春鳳. 腸道共生微生物與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J]. 吉林農業大學學報, 2018, 40(4): 475–479.
[5]陰文婭, 黃承鈺, 馮靚. 不同種類食物中膳食纖維的測定[J]. 衛生研究, 2004, 33(3): 331–333.
[6]COUSSEMENT P A A. Inulin and Oligofructose: Safe Intakes and Legal Status[J].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999, 129(7): 1412S-1417S.
[7]MCRORIE J W. Evidence-Based Approach to Fiber Supplements and Clinically Meaningful Health Benefits, Part 1[J]. Nutrition Today, 2015, 50(2): 82–89.
[8]FARVID M S, ELIASSEN A H, CHO E等. Dietary Fiber Intake in Young Adults and Breast Cancer Risk[J]. Pediatrics, 2016, 137(3): e20151226.
[9]Adding refined fiber to processed food could have negative health effects, study finds[EB/OL]. ScienceDaily, [2018-10-22].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10/181019120721.htm.
作者:趙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