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閃店閃來閃去,腰可真好
走在路上或者商場裡,突如其來的熱鬧可能會吸引你的注意,然後你會發現一個小店,精緻、特色十足,許多年輕人蔘與其中,店裡擺著各種商品。假如你心儀某一件商品,當時不買,可能就真的錯過了。畢竟這類店都是“過時不候”,而且有的商家還會表示商品不售賣。
這類店就是近幾年興起的快閃店,快閃店是一種不在同一地區久留,在商業發達的地區設定臨時性鋪位,供零售商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推銷其品牌,俗稱Pop-up shop或temporary store的品牌遊擊店(Guerrilla Store)。
中國快閃店在2006年開始萌芽,2012年到2014年開始起步,最開始是借鑑國外品牌的做法,後來逐漸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到2016年國內快閃店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階段,據有關資料顯示,國內快閃店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3000家。根據百度指數顯示,快閃店從2016年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且關注熱度持續上升。
快閃店興起的背後
網際網路的紅利期逐漸殆盡,線上的獲客成本越來越高,而線下經濟開始回暖,因此許多電商紛紛發展線下業務,然而線下開設實體店成本很高。
快閃店則是很好的選擇方式,在流量充足的場地進行短期的展出售賣,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儘可能吸引多的流量,展示品牌形象,還能更為直接地獲取使用者的反饋,是品牌測試市場的低成本手段。但是不是所有行業都適合快閃店模式呢?
服裝零售業態是快閃店的主要推動者,以服裝為代表的快消產品通過“新品+快閃店”的模式吸引人流,可以實現體驗式營銷,展示新品設計理念,測試銷售效果,為後續的新品上市收集使用者反饋,實現資料積累。
新晉網紅品牌和快閃店是“天生一對”,新晉網紅品牌自帶流量,通過快閃店造勢,及時“撤退”,激發消費者的好奇心,撩完就跑,有助於提高品牌知名度,並且可以試水市場,而且新晉品牌很大程度上難以支撐商場高額的租金,快閃店模式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此外,需要切身體驗的商品也可以藉助快閃店,比如婚嫁、親子培訓等,這類產品可以藉助快閃店傳播品牌調性,收穫使用者體驗反饋。季節性商品可以根據時間段開展快閃店,抓住季節性客戶,此外,一些低頻的高消費產品,利用快閃店可以展示品牌形象、設計理念等,還能拉近和消費者的距離,有助於高階品牌下沉。譬如CHANEL咖啡店,2017年4月空降上海,消費者可以享受限定咖啡,除此之外,還可以提前試用產品等,這一活動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快閃店的主要“根據地”
根據快閃店地區分佈情況來看,國內快閃店聚集地主要是上海、北京和廣州,首先一線城市發展快,擁有發達的時尚產業,而且租金成本也相對比較高,時尚產業的推動以及租金的壓力,快閃店幾乎快成為了線下零售的常用手段。
此外,快閃店在成都、杭州、南京等城市也表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這些城市開放性高,易於接納新潮流,預計快閃店在這些城市會實現快速增長,後續就要看快閃店能否在全國範圍內掀起大潮流了。
快閃營銷服務平臺興起
快閃店的持續時間不長,但是為達到目的,快閃店的選址需要自帶流量,最好處在商業最佳位置,而且內容要具有創意性,這樣才能吸引消費者駐足。
快閃店的興起也催生了不少為之服務的“中介”,即快閃營銷服務平臺,這類平臺主要是為商家聯絡或者出租符合要求的場地,按照商家的要求以及目標為其設計快閃店的相關活動。
根據行業融資情況顯示,去年十月鋪天地完成了9千萬元的A輪融資,閃殿在半年內就獲得兩起融資,而橙工場、鄰匯吧均在一年獲得兩起融資,快閃營銷服務平臺從面世就開始受到資本的青睞。
在未來,快閃店將會受到持續關注,但是隨著快閃店的普及,快閃店需要更多的創意去吸引人群,快閃店勢必會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快閃店的出現,會帶動相關區域的發展,而它本身就是藝術與創意的集中體現,快閃店與相關藝術館乃至主題街區相結合將會成為發展趨勢。此外,市場對快閃店的需求上升,勢必會連帶著快閃營銷服務行業的發展,未來會有更多的快閃營銷服務平臺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