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財報:增速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服務質量還需提升
作者 | 三石
出品 | 科技觀察
北京時間5月20日,拼多多公佈了2019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報。財報顯示,拼多多一季度實現營收45.452億元,同比增長228%。而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12個月期間的GMV達557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987億元同比增長181%。
國家統計局最新資料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全國網上實體商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1%。可以看出,拼多多這一季度的財報確實非常亮眼,增速遠遠領先於行業的平均水平。
由於財報資料超出市場預期,拼多多盤前股價大漲大漲5.73%,報24美元。雖然國內對拼多多一路走來有很多偏見,但是資本市場的規則就是如此,資料仍然是投資者最重要的指標。
在使用者數量方面,多數人認為整個行業使用者流量已經到達天花板,增長空間與前期相比明顯減小,這一季度拼多多財報中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12個月期間,平臺年活躍買家數達4.433億,較去年同期的2.949億淨增1.484億,同比增長超過50%。
顯然,拼多多在使用者上的增長還在繼續,由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也已經初見成效,至於能否進一步打動“五環內”的使用者,拼多多還需要拿出相應的高質量的商品與服務,至於之前被詬病的問題,如若沒有根本上的改變,這一步的拓展將會步履維艱。
與阿里巴巴、京東等平臺相比,截至2019年3月31日,過去12個月,拼多多的平臺活躍買家數達4.433億,阿里為7.21億,京東為3.1億,拼多多活躍使用者已經位居第二。從這一數字可以看出,拼多多在近一年的發展中所採取的策略讓其使用者與商家更具有參與度,這增加了拼多多的使用者粘性。
不過,一季度拼多多移動客戶端平均月活使用者達2.897億,較去年同期的1.662億淨增1.235億,同比增長超過74%,環比增長1710萬,略低於阿里的2200萬,這意味著拼多多在獲客上正接近天花板。
另外,拼多多平臺活躍買家年度平均消費額為1257.3元,同比增長87%,同樣較去年四季度的95%下滑。可見,平臺之間的競爭依然非常激烈,拼多多在客單價上還是與其他平臺有一些差距。
在虧損上,財報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拼多多平臺經營虧損為21.205億元。在成本項中,研發費用佔營收提升至15%,主因是員工人數的增加及研發相關的雲服務費用的增加,二是營銷費用,Q1達48.9億,雖較上季度有雖下降,但佔營收比仍未減小。
上市後的拼多多依然在轉型中,除了深耕農副產品,將“多多果園”作為公益專案保證使用者日活數外,今年打造的“多多農園”專案也開始實行,如雲南地區進行產、銷、研、加工一體化的現代化咖啡產業示範專案,致力於讓貢獻主要生產力和生產資料的農戶成為全產業鏈的核心利益者。
這對於農戶與消費者來說,都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從“最初一公里”到“最後一公里”,實現供應鏈的最大優化。
當然,通過持續縮短生產和消費的距離,為消費者尋找最合適且優質的商品,仍需要拼多多在技術、人力、物力等方面進行長遠的佈局,以推動行業以及自身平臺的發展,來實現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
拼多多創始人、CEO黃崢表示:“拼多多以一個強勁增長的季度開始了2019年,公司將在今年繼續取得突破性進展。通過專注於’普惠’、’人為先’、’更開放’,不斷為使用者和商家提供差異化的價值,持續擴大和深化與4.43億年度活躍買家的關係。”
不過,雖然拼多多的財報資料亮眼,但是之前所遺留下的負面影響依然存在。拼多多想要轉變人們對它的看法,還需要在產品與服務質量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