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雁通訊衛星星座系統首顆試驗星12月將發射升空
第十二屆珠海航展期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正式宣佈,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的鴻雁通訊衛星星座系統首顆試驗星定於今年12月發射升空。同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還對後續的發射計劃進行了披露。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發言人表示,預計到2020年陸續發射30餘顆衛星,重點覆蓋“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地區,初步建設示範系統,實現“一帶一路”區域商業運營。
同時,到2022年完成系統一期60顆衛星的組網完和運營,成為中國首個滿足基本衛星資料通訊需求的系統,並在太空中構建出一條四通八達、覆蓋全球的資訊絲綢之路。
據瞭解,鴻雁通訊衛星星座系統(以下簡稱“鴻雁星座”)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東方紅衛星行動通訊有限公司自主建設的全球低軌衛星通訊系統,系統著眼於全球覆蓋、星間互聯的天基系統與地面網路的全面融合,為各類使用者提供多種衛星資料資訊及綜合業務服務。
據技術專家何穆介紹,傳統衛星通訊系統分佈在地球上空約3.6萬公里處的地球同步軌道,簡稱高軌衛星。這些衛星覆蓋不到南北兩極,向偏遠地區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時經常出現延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許多公司選擇向距地球2000公里以內的近地軌道發射衛星,即低軌衛星。
“低軌衛星可以有效解決延時和損耗的問題,但無法達到高軌衛星的覆蓋面積,這就需要發射大量衛星組成所謂的星鏈或星座。” 何穆表示,正在推進的“鴻雁星座”計劃,就是一個全球低軌衛星行動通訊與空間網際網路系統,其可在全球範圍內提供行動通訊、寬頻網際網路接入、物聯網、導航增強、航空資料業務、航海資料業務等六大應用服務,首次使我國衛星通訊覆蓋領域擴充套件至遠洋甚至兩極地區,實現全球無縫覆蓋。
據瞭解,“鴻雁星座”最終將由300多顆低軌道小衛星及全球資料業務處理中心組成,可全天候、全時段、在複雜地形條件下進行實時雙向通訊,為使用者提供全球實時資料通訊和綜合資訊服務,實現“溝通連線萬物、全球永不失聯”。
此外,“鴻雁星座”還將在物聯網、移動廣播、無人駕駛汽車、智慧城市航空航海監視等場景中,為全球各地的人與物提供衛星行動通訊保障、寬頻網際網路接入、高精度導航增強定位服務,還可滿足我國在應急救災、國土安全、智慧農業、智慧海洋等領域的衛星行動通訊需求。
【環球網科技 記者 樊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