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獵豹傅盛:未來不單做硬體 要打造雲端作業系統
新浪科技訊 11月9日晚間訊息, 獵豹移動 董事長兼CEO傅盛在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指出,即便是在今天的生產線上,也很難解決裝置智慧化的問題,而AI讓機器第一次擁有了人類的感知能力,也讓物聯網終端更聰明。
“這是一個巨大的分水嶺,使得AIoT的概念開始出現”,傅盛說,在行業和自身的變革背景下,獵豹移動攜旗下人工智慧公司獵戶星空,研發了包括語音識別、視覺識別、室內導航平臺等在內的行業唯一全鏈條AI技術。
“我們未來不會單做一款硬體,我們致力於打造AI賦能的雲端作業系統,跟開發者一起做更多的物聯網裝置”,傅盛說道。(韓大鵬)
以下為演講全文:
首先,我花一點時間介紹一下獵豹移動。獵豹移動是一家經歷過三次跨越的公司,2010年由我自己創辦的可牛影像和金山安全合併而成。
當時我們經歷的第一波是PC防毒軟體免費化,實現了第一次的增長。
第二波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時候,我們碰到了強大的對手,決定出海。我們是第一家大規模的把使用者做到海外的中國公司。今天,獵豹移動大概有5億多的月度活躍使用者,其中80%來自於海外,完全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曲線,我們內部叫做“天外飛仙”。所以我們現在依然是Google工具排行榜的第一,我們遊戲的下載次數在全球接近20億次。
第三波是在2014年上市以後。我當時就意識到,整個移動網際網路的風口將盡,我們需要尋找下一個機會。我們在矽谷、以色列都投資了基金,由此看到了人工智慧的機會。
我對人工智慧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我們講了很久的物聯網、智慧硬體,其實在AI或者人工智慧出現之前,所有的智慧硬體都是偽智慧硬體。那個時候的智慧硬體本質上是聯網硬體,你要掏出手機進行操作。大概在三五年前,各種智慧硬體的行業都起來了,但是很快這個行業又衰落了。
我甚至想要把機器人行業劃分成兩個分水嶺。在AI出現之前的機器人本質上都是自動化機器,沒有人的屬性。我們看產線上那麼多漂亮的機械手,其實都是通過非常原始的程式設計和自動化的裝置進行生產的。即便今天在生產線上,也很難解決智慧化的問題。
但AI出現以後,第一次讓機器有了人類的感知能力,我們以前的攝像頭看到的都是0101等一串數字,但今天攝像頭看到的是人臉;以前看到的語音是波形,我們現在看到的語音是文字。
機器開始有了人類的感知能力,使得AIoT的概念開始出現,看到這個機會以後,我們就去做了行業唯一的全鏈條AI技術。包括語音識別、視覺識別、導航、機械臂、麥克風陣列等,為什麼要做呢?
這是從內外兩個方面思考的。
第一個,獵豹移動在以前做的太快了。我們就做一個小工具,居然就上市了。後來等到Google發政策不讓我們做工具,手機廠商都開始自己做工具的時候,我們的日子就變得很艱難。所以我當時就想,擁有自己的底層技術很關鍵。
第二個,因為AI行業還處於早期。很多技術都不完善,或者沒有形成產業分工。但很多開發者,拿一塊板子,拿一個所謂的開放平臺,就想實現很好的語音識別效果,其實是非常難的。以智慧音箱為例,換一個外殼罩上去,演算法就得調整,因為混響不一樣。就像,在你的耳朵上加一個耳塞,聽力就可能大幅度下降,和你的大腦聰不聰明沒關係。所以整個人工智慧產業的鏈條都非常新,又沒有足夠的分工。
第三個,我意識到,AI其實並不算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黑科技。很多人都說,BAT才能做AI,或者人家的積累更好一點。但是今天看來,開原始碼會遠遠豐富於任何一個時代。很多大洋彼岸的論文出現之後,中國的工程師就很快把它實現了。所以,好處就在於,AI大大降低了技術壁壘。而且AI使得以前很多公司的積累變得無效,大家處在同一起跑線上。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所以,我們當時就下定決心,把所以技術全都幹了一遍,全力以赴打造全鏈條 AI 技術。全乾一遍的好處就是,我們能夠自主調整很多細節。
今天講人工智慧,很多人太強調所謂顛覆人的智慧,這條路我還沒有看到顛覆人的地方。但核心是有可能實現一點點突破,比如說它能夠把原來的0101這種訊號,對應成真正的人臉和語音的位元組的時候,其實我覺得這個機會就已經非常非常巨大了。它會讓很多裝置具備人的感知能力,在一個非常垂直的領域,完成一點點工作。這一點點工作,可能會帶來巨大的變革。
我希望機器人也好,音箱也好,都能跟各行各業合作,我們的本質不是想做一個硬體,我們的本質還是想做一個AI賦能的雲端作業系統,跟開發者一起做更多的物聯網裝置。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