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會啟用自己的作業系統嗎?
在必須的時刻,任正非站了出來,斬釘截鐵的表達了華為最權威的聲音。華為不怕封鎖,但個歡迎開放,華為不會因為封鎖而改變自己的戰略,擲地有聲,給了超級大國絕地反擊。
表達善意,是任總和華為在孟晚舟事件後一直的態度,希望能夠獲得公平且平穩的商業環境,但超級大國卻是得寸進尺,現在,不得不絕地反擊。
正是在這樣的局勢下,華為手機能不能用安卓系統的問題成為了媒體炒作的焦點,更很多人也被媒體牽著鼻子走因為谷歌率先動手封殺華為,為華為手機在海外的命運擔憂。
這些年發展下來,中國的智慧手機遍佈全球,不僅僅是製造,連品牌都已經是半壁江山,華為年出貨量達到了2億臺以上,但是,這些手機的作業系統卻都是安卓,也就是谷歌的開源系統,一旦不能使用,後果十分嚴重。
因為有“實體名單”在,谷歌確實有可能不得不執行,正如新聞媒體所說的,谷歌不讓華為使用GMS,無法使用谷歌商店,雖然這樣的禁止對華為手機在國內使用沒有影響,國外還是有很大的不便。
不過,這裡我們卻需要分析幾個問題:一個是谷歌會不打折扣的甚至變本加厲的執行對華為的限制嗎,二是華為自己的作業系統能在必要的時候頂上來嗎?
作為一家美國企業,谷歌是必須執行政府的指令的,民不與官鬥,谷歌也沒有辦法,但是,從內心來講,谷歌肯定是不想逼走華為的,因為,這樣的操作對谷歌是百害無一利。
從國際格局來看,華為現在是安卓陣營第二大品牌,也即將成為第一大品牌,更在最具有價值的 中國大陸市場增速驚人。一旦華為不能繼續使用谷歌的安卓系統,那就等於是谷歌自己放棄了最大的客戶,最具潛力的市場,更要命的是,如果遭遇這樣的局面,中國國內將非常有可能集體從安卓轉向,安卓系統可能就剩下三星一個品牌支援,成了孤家寡人,未來被邊緣化。
安卓系統是開源的,至少是基於開源進行開發的,經過這些年的優化,華為已經陸續進行了大量底層改造,甚至前不久對系統盤都進行了超級檔案系統革新,華為已經基本具備了在系統能力上開發出於安卓系統差不多的手機作業系統的能力。如果谷歌把這樣的大客戶擠兌成對手,後果可想而知。
可能還有人有疑問,作業系統這樣大的工程,中國人此前就沒有成功過,華為就能成?以前,我們只是沒有下定決心,而且沒有經過如此長期的潛心積累,可是華為已經在數年的時間裡不斷的進展,這個開源的系統早就被改造的面目全非,現在的華為手機安卓系統與原生版本的谷歌安卓系統早就判若兩物,技術上的獨立毫無問題。
當然,如果華為手機作業系統獨立,確實面臨著很大壓力,比如已經成熟的安卓生態是不是能全力支援,各種APP軟體商會不會合作等等,特別是在海外,一些系統的元件比如地圖等能否支撐,但是,壓力與機會並存,至少是5成對5成,華為沒有必勝的把握,但一定有成功的機會。
所以,對於谷歌來講,如果把華為逼急了,華為放棄了對安卓系統的支援,那就等於是自己給自己培養了一個最大的對手,如果萬一華為成功了,那就意味著谷歌完蛋,這個風險可是太大了。
谷歌最安全的策略就是,想盡辦法讓華為依然使用安卓系統,至少讓華為不拋棄不放棄安卓,這樣,谷歌就不會成為貿易爭端的炮灰。
中國也不是沒有相對成功的作業系統,YUNOS已經堅持了很多年,在很多領域也有不錯的應用,只是因為微軟和谷歌的系統生態壟斷才無法真正的成長為巨頭,但在當前的背景下,不僅僅是國內的科技企業,就連很多國外的公司也一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不確定的未來讓大家對此前因作業系統通用帶來的效率至上主義產生了懷疑,必須培養第三方力量,保證自己的安全了。也許,包括華為在內,力推自己主導的作業系統的機會正在成熟。
最後,我們還看到,隨著5G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作業系統正面臨著更新換代的機會,就如同PC時代的WINDOWS到手機端的Android一樣,跨終端的萬物智聯作業系統呼之欲出,而在這方面華為阿里等等都做了大量的準備,只是需要一個良機。現在,機遇真的出現了,而且還是微軟谷歌主動讓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