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電商快訊

雙11成績單背後,小鎮青年或成跨境電商新寵

什麼是小鎮青年? 泛指年齡在18-30歲之間,生活在三四五年城市裡的青年。如果戴上有色眼鏡的話,還可以為這類人群貼上“沒有審美”、“收入不高”、“缺乏品味”等標籤。 以至於在拼多多、快手等產品

蘇寧拼購發力社交電商 新進者如何差異化破局?

本報記者 倪雨晴 廣州報道 在純電商紅利天花板到來的同時,移動社交的生態卻釋放了新的流量動能。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使用者進一步下沉,三四五級市場的使用者們不僅壯大了社交網路,也成為了新的移動購物勢力。面對消費場景和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最有價值的是你的“社交資產”

很多人再講這是一個充滿社交的時代,什麼基於情感的交易,什麼社交電商,但大部分討論的還是粉絲經濟和粉絲營銷的範疇,很少有人真正去關心社交資產。粉絲經濟的問題在於,它依然是傳統的流量思維,並不是

跨境電商的“雙十一”,有這三大趨勢

在進口博覽會期間,有來自82個國家和地區的1400餘家海外展商與3000餘家國內客商,進行對接洽談。進博會的召開意味著向世界宣告中國進一步擴大了進口,為國內企業開啟新通道、新商機,尤其是跨境電商。

社交電商賽道擁擠:愛庫存憑何成最佳選手

文/ 周興斌微信公眾號ID:bangmangtuan 隨著網際網路流量紅利的殆盡,傳統電商面臨著獲取流量難、流量貴的問題。因而一些人便宣稱“搜尋零售時代已經過去,社交零售時代開啟“,很多科技

明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 繼續“暫按個人物品監管”

作者 胥會雲 跨境電商監管過渡期政策延長期將於今年底結束,商務部電子商務和資訊化司司長騫芳莉表示,明年將繼續“暫按個人物品監管”的總體思路。 11月7日,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期間舉行的“

“黑五”降至 哪些人更熱衷於跨國“剁手”呢?

感謝 極光大資料 的投遞 儘管消費全球化的概念已經盛行多時,但由於關稅、物流等因素的影響,購買海外商品一度被認為是“又貴又慢”的消費體驗,消費者對於國外商品的需求也受到了較大的壓抑。隨著政策

巨頭狂下注,跨境電商迎來第二春?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Alter 首屆進口博覽會開幕後,上海大媽們的嘴角開始上揚,不只是兩天的調休,還有前一天押注的進博會概念股全線上漲。 比大媽們更興奮的恐怕是跨境進口電商,進博會是經

1746180566.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