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家居行業的“混戰”時代?(1)
創意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2018年即將完結,回顧家居行業這一年,許多變革在悄然進行。科技手段在家居生產、零售等方面的應用,催生了新零售模式的風生水起,也引發了家居店面形式的變革;上游地產行業的變化,例如精裝房普及、物業公司進軍裝修市場,促使企業產品和渠道上進一步更新;資本的力量,讓上市企業開闊視野,無論海外知名傢俱品牌還是國內上市企業,都有勇氣納入囊中;智慧家居單品的流行,引得家電企業、家居企業紛紛加入混戰,市場競爭一時更顯紛雜……
2018年,這些變化構成了行業混戰的圖景。相比之前業務內容、經營模式類似企業之間的競爭,這場混戰來得更為徹底,整裝模式的興起,既源於地產行業涉足家裝市場讓建材品牌商看到了新的機遇,也讓傳統家裝企業看到了威脅,渠道的變化正在蠶食他們的市場空間;在資本市場立穩腳跟的企業開啟了大舉併購之旅,對那些規模小、實力弱、又無資本加持的企業而言,如何面對洶湧而來的資本之勢?智慧家居市場上,已經有企業捷足先登,而與之產品品類最為接近的家居企業顯得落後了,又該如何趕上?
混戰之下,行業開啟大規模洗牌。未來家居行業走向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欣欣向榮的新零售
新零售的概念並非剛出現,但是今年在家居行業掀起了陣陣風潮。家居商場帶頭,與網際網路巨頭積極合作,重新審視大資料的能量,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運營模式,意在重建家居建材行業零售生態。
其中,我們看到了家居流通品牌巨頭的競爭和叫板,也看到不少品牌企業的積極探索。新零售並非一時風潮,而是品牌對於運營管理、資料運用的重新思考。無論從消費趨勢還是行業內部競爭來看,新零售是不可阻擋、也是不可不為之勢。在這個趨勢之下,家居企業認識到,不僅要乘上行業大勢,更要跟上行業外大勢、跟上資本之潮,尋找到新的風口。
【事件】
今年2月,阿里巴巴宣佈與居然之家達成新零售戰略合作,阿里巴巴及關聯投資方向後者投資54.53億元,持有其15%股份。在隨後的“618”和“雙十一”活動,顯示了兩者的戰略合作成果。6月16日,居然之家在北京市場的八個門店、麗屋超市、裝飾公司加入天貓618理想生活狂歡季,三天時間,銷售額近11億元,同比2017年端午期間銷售增長216%,客單量更是增長286%;在“雙十一”期間,居然之家全國266家門店銷售額達120.23億元,41家新零售店面銷售額達54.96億元,與2017年同比增長275%,通過線上引流到線下交易成交筆數為16.6萬筆,合計銷售額55億元。對於居然之家新零售平臺的未來規劃,居然之家王寧表示,將在商品方面,打造線上線下商品全渠道,形成線上線下商品一盤貨;在運營方面,打造基於城市站的線上運營平臺,形成本地化精細運營;在生態方面,構建以設計家為核心、基於資料共享的家居建材行業零售生態。
今年10月,紅星美凱龍宣佈牽手騰訊,共建“IMP”全球家居智慧營銷平臺,為中高階家居品牌打造精準、全場景、一站式的家裝全週期營銷服務平臺以及獲客平臺。在10月22日至11月11日、紅星美凱龍“團尖貨”11·11大促期間,全國商場成交額突破160億元,總訂單數超41萬,客單價達3.89萬。紅星美凱龍董事長車建新表示,IMP全球家居智慧營銷平臺不僅僅是一個營銷平臺,也是紅星美凱龍未來全新的商業增值板塊,將在行業建立全形色、全場景、全渠道、全鏈路的數字化連線。
3月3日,5家百安居B&T home新零售家居智慧門店於京滬兩地同時開業,新零售家居智慧門店將人臉識別、360°全景復刻、VR體驗和AR購應用到門店中,運用大資料、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創新技術和手段,實現商品、服務、會員與交易的全面互通,開創全新購物體驗。
4月,天貓&北京索菲亞合作的智慧門店在北京北四環居然之家開業,重新裝修改版後的索菲亞店面煥然一新,用阿里提供的技術加上新硬體重新詮釋“新零售”。智慧門店將人臉識別、3D場景漫遊、AR投射、雲貨架應用到門店中,結合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創新技術和手段,實現商品、服務、會員與交易的全面互通,佈局以消費者家居需求為核心的全新購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