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創投眾生相:誰得救贖?誰又被放棄?
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2018年最後十幾天,一面是錘子科技因資金短缺而面臨裁員、延遲交付、缺貨、尋找接盤資本,以及ofo與途歌等共享經濟企業被使用者圍堵到公司總部討要押金;另一面,多家創業公司接連發布融資資訊,公佈最新戰略佈局與技術革新。
網際網路企業圈內裁員、缺貨、資金鍊斷裂、融資完成等相悖事實輪番上演。極端化業態背後,是創業者個人命運被資本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慘烈現實,也是PE/VC等投資機構佈下一輪牌局的洗牌機會。
密集融資與被“打了五折”
12月18日,老黃曆上寫著“宜會親友、宜出行”,這一天,在第一財經記者所知範疇內,共有四家公司宣佈完成融資——國內智慧門鎖企業雲丁科技宣佈獲得6億人民幣D輪融資,百度領投;兩輪電動車智慧換電企業e換電宣佈3億人民幣B輪融資,中美綠色基金領投,以及全新M4超級電池與mini換電櫃;AI醫療影像公司體素科技VoxelCloud宣佈5000萬美元B輪融資,弘泰資本領投;企業級視訊直播平臺服務商微吼完成2.3億元D輪融資,領投方為深創投。
多位投資界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實際很多創業公司融資早已在幾個月前完成,但當時系資本寒冬輿論聲最高漲的時候,大多數人選擇了“先捂著”,後續再進行公開。
體素科技創始人丁曉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本輪融資自今年7月開始與諸多投資方接觸,9月底即完成,時間跨度雖然相較其他融資艱難的初創公司,已經算非常迅速的,但丁曉偉稱,此輪融資相對過往,的確增加了更多阻力。
自2016年9月紅杉資本參與的550萬美元天使輪開始,紅杉便成為體素科技的重要背書方,丁曉偉稱,隨著市場格局逐漸成熟、融資輪次的增加,每輪投資人做出最終決策的時間也隨之縮短。但2018年的此次融資,相較過往只需見兩三家投資人即可確定的歷史,丁曉偉共見了幾十家投資人,最終才確定下由弘泰資本領投,紅杉資本、清鬆資本、漢富資本跟投的投資結構,至於本輪融資是否被打了折,丁曉偉對第一財經記者予以否認。
而另一家聚焦二手回收領域的創業公司創始人則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包括自己以及身邊朋友在內的創業群體,很多在與投資人協商估值、佔股、分成等方面時,遭遇了比以往更嚴格的壓價,有些甚至直接被“打了五折”。
生死一線
能拿到融資的是幸運兒,不少創業公司在生死一線掙扎。
12月17日,北京ofo公司總部樓下,裡三層外三層地排起了長隊——這些人大老遠跑到北京海淀區北四環,只因在ofo小黃車APP線上申請退款失敗數次,想要親身跑到公司總部申請討回。
遺憾的是,線下申請與線上並無本質區別,現場工作人員與討押金消費者均表示,消費者需先進行資訊登記——填寫ofo賬號、支付寶賬號、個人身份證資訊,以及具體從哪天開始申請退款。
曾經“拋棄你”的同齡人,現在欠你199元押金。一位正在申請退押金的消費者在ofo總部樓下表示,ofo從最輝煌時刻走到今天這一步,還是“很慘”的,但是,“我的199元押金也很慘啊,還是希望能夠退回來。”
相較於199元人民幣,高達1500元的押金可能讓使用者心裡“更慘”。
12月,月初至中旬,跑到途歌北京總部申請退押金的使用者零零散散,1500元的押金退還規則也悄然發生改變——押金退還時間由“7個工作日退還”變更為“7~15個工作日退還”。如今,途歌在官方迴應中稱,公司自成立以來,新使用者註冊充值押金及退還押金每天都會有,系正常現象,目前依然依照“20+7個工作日”進行處理——需通過途歌官方初審、第三方複審以及交通部門進行校正稽核,核查在使用車輛期間有無出現違章、違停以及用車異常等問題,確定無誤後方可原路退回。
12月19日中午12點,第一財經記者在途歌APP上定位於北京望京南地鐵站,方圓十公里之內完全沒有可用車輛;定位於西邊的海淀黃莊地鐵附近,也是同樣的情況,只有零星“還車獎勵點”在閃爍。
共享經濟飽受泡沫爭議之時,手機圈內,二線排名之外的廠商集體陷入“大逃殺”,整個國內市場被前五大品牌壟斷,市場佔有率從前兩年的60%升至80%。以目前處在風口浪尖的錘子科技為例,此前第一財經獨家報道,羅永浩已先後接觸過百度、華為、阿里等方面,尋求接盤,但與前兩者均未談妥,與阿里方面也就價格方面陷入僵局,華為消費者BG高層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與羅永浩之前有所接觸,但並無具體收購計劃。
另一家原明星手機廠商魅族也自年初便開始爆出大規模裁員訊息,創始人黃章重新迴歸接管魅族;而金立手機也命懸一線。
經濟週期迴圈
多位投資人在對第一財經記者表達對所謂資本寒冬觀點時,均持有“正常經濟週期迴圈”這樣的觀點。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表示,經濟必然存在其週期,從歷史上來看,在較大挑戰發生的時候,反而是投資甚至創業最好的機會,因為那些靠熱潮出來“忽悠”的創業者,在寒冬時會縮起頭;而真正有想法、有理想、有能力的,才會在此時仍堅持創業。
聯想創投集團總裁賀志強從產業週期角度分析稱,自2000年至2010年是PC網際網路大週期,自2007年蘋果手機興起至2018年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與成熟則是另一個週期。在其看來,如今的“週期性”問題除了經濟大環境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於“產業轉換”——在從移動網際網路向未來智慧網際網路轉換過程中,變數產生,以及由於移動網際網路過於狂飆突進的節奏所帶來的落差。“智慧網際網路在影響各行各業過程中所帶來的產業變革機會,並不像移動網際網路那樣快、那麼嗨。因此投資人心態也需要一個大的調整。”此外,中國創業公司的未來,必然進入從業務模式創新到核心科技驅動、硬科技驅動創新的階段,這其中的投資邏輯與過去十年移動網際網路的邏輯是不同的。
辰海資本合夥人陳悅天直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資本寒冬之時,會勸創業者不要計較公司估值,應先拿到錢、降低預期也要拿到錢,首先保證活下去。
而投資圈內堅持“資本市場寒冬論”最典型的代表莫過於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張穎,四年之前他即表示,隨著資訊愈發發達,以及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配合,資本市場的高峰與低谷更迭會越來越頻繁,中間的波段一般都是兩年到三年。
今年12月,張穎在朋友圈釋出狀態稱——“2018年艱難這話題,我覺得被放大了。本來很多人就是在大趨勢上升中賺錢,沒思考、沒核心競爭力、沒準備、沒聚焦、沒遠見、沒決心。現在經濟動盪,不死不活,或者死得很慘都太正常。對那些有聚焦、有核心競爭力、有執行力、有決心的少數人和企業來說,這才是最好的時間點。”
馬太效應顯著
資本寒冬之中,“沒錢了”的資金,正愈來愈向頭部群體聚攏著。
今年10月下旬,AIoT賽道企業特斯聯完成B-1輪12億元人民幣融資,由光大控股、IDG資本領投,商湯科技跟投;12月11日,鮮生活宣佈完成新一輪融資,金額為1億美元。曠視科技為戰略投資方。
兩個較為典型案例背後,均有如今AI領域頭部兩大廠商——商湯科技與曠視科技的身影。
在所謂AI領域漸趨寒冬的大環境下,曠視科技Face++在今年7月獲投D輪6億美元融資,但本輪融資一直未獲曠視官方肯定;今年9月,商湯科技獲得來自軟銀願景基金的一筆10億美元融資。
不論是時間點、資金規模,還是背書機構,商湯與曠視均以碾壓性優勢佔據AI橋頭堡。不只創業公司,對於PE/VC來講,在寒冬來臨之前儘早儲備足夠的彈藥也是必需。
10月24日,GGVCapital宣佈完成了18.8億美元的融資。這次籌集的資金是GGVCapitalVII和VIIPlus,總計13.6億美元;GGVDiscoveryII,總計4.6億美元;和GGVCapitalVII的企業家基金,總計6000萬美元。
12月6日,高榕資本宣佈完成5億美元的美元四期基金募集。今年5月初,高榕已完成了5.6億元的三期人民幣早期基金募集。目前,高榕資本管理的9只基金整體規模摺合達到約150億人民幣(或約22億美元)。
宜信財富私募股權母基金合夥人李默丹表示,所謂寒冬,最明顯的一個標誌就是“募投雙降”——這是每個週期走到低點之時不可避免的情況。如今冬天所缺的“糧”是被預支了,李默丹稱,多數的頭部投資機構拿到了足夠的冬糧和子彈,其愈發明顯的馬太效應就是因為頭部機構對於危機的預估與提前應對,“過冬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未雨綢繆——這些機構早在2017年二季度就開始新一期基金的募資,因為他們知道這一次基金募資拉的週期會非常長。”
李默丹對本次週期下的資本寒冬總結稱,此次寒冬與過往不太一樣的是——它伴隨著二級市場的IPO井噴而演進。很多新經濟類公司上市之後,結果喜憂參半,很多公司市值直接腰斬或下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