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薈詩CEO蔣蘇蕾:如何讓美容行業形成閉合環
2018年12月14日,位於中國·福建愛琴海購物中心的薈詩全國首家生美-科美-醫美形象旗艦店盛大開業了。這對於薈詩的CEO蔣蘇蕾女士來說,著實是個令人欣慰的訊息。蔣蘇蕾女士告訴我們,從2010年薈詩進駐中國後,短短8年時間裡,薈詩在中國市場遍地生花,19個省,94個城市,250+家實體門店。而她並沒有停止探索和思考,如何讓美容行業形成閉合環呢?蘇蕾說,美業是一條完整的生態鏈,而這條鏈是一個閉環,前面是生活美容,後面是科技和醫學美容,這是一個閉合的過程,加上我們擁有醫美資源和技術,通過轉換,我們很容易達成一個閉環。
蘇蕾說,之所以選址在福州,一來是因為這邊有薈詩的分公司,二來也是因為福建地處沿海,消費水平較高,市場需求大。既然作為薈詩首家生美-科美-醫美旗艦店,自然要有它的標誌性。蘇蕾在做完一番謹慎的市場調研後,決定採用極簡的設計風格,應用純白的醫美底色,輔以手繪的圖騰柱,北冰洋冰川上的北極熊,全面展示原始貝拉庫勒的印第安風情。81.6平方米的大店,結合網紅莓蜜輕飲,竭誠為追求自然、健康、舒適、時尚的消費者服務。蘇蕾說,從股東招募、儀器引進,到櫃檯創意設計、圖稿一次次修改,再到加班加點施工,期間問題不斷,但好在我們的思路走在正確的方向上,只要用力的方向對,自然會迎刃而解,也會有多股力量來幫襯。蘇蕾告訴我們,薈詩的今天是一步一步探索出來的,但我們的核心理念是不變的,始終力求用科學的方式為他們提供天然萃取的美麗健康產品。天然有機護膚,先進醫美儀器,天然野生莓果等,給消費者帶去肌膚和味蕾雙重極致的體驗。
去年以來,零售業蹦出了兩個新詞——“新零售”和“無人零售”。零售,變戲法兒一樣地被玩出了花樣。而飽受“寒冬”論調入侵的化妝品行業,也或多或少地開始嘗試與這些新詞彙發生化學反應,薈詩也不例外。立足零售市場的蔣蘇蕾女士帶領薈詩準確抓住消費升級、科技進步的大趨勢和自身優勢,率先轉型探索“新零售”。蘇蕾說,解讀品牌的生命力在於基於信任和口碑的口口相傳。她所帶領的薈詩正是抓住了新時代下的這一次大眾創業的機會,用“自僱+分享”的先進理念和利益下沉的價值觀,開創出“共享店鋪”的商業模式,通過店鋪“班股眾籌”連結到一個個創業個體。
新零售模式的成功讓薈詩在低迷的市場中一年仍然開出了近60家品牌專賣店和專櫃。那麼,接下來的路應該怎麼走?“要逐步迴歸零售的本質”。如同她的目光一樣,蘇蕾堅定地說。“守在”市場一線多年的她,明顯感覺到“以往店老闆推什麼成什麼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是消費者主導的時代”,真正瞭解消費者需要什麼樣的產品和服務,遠比玩各種花樣來得踏實可靠。
蘇蕾告訴我們,科技的不斷髮展,讓美容護膚界掀起一浪浪 “智慧護膚”的熱潮。根據美國市場調查研究機構Kline發表的報告,亞洲美容儀器市場增長驚人——2017年增長高達七成,速度超越美國和歐洲。其中以中國家用美容儀器領域增長尤為迅猛。近年湧現出了很多黑科技產品,用上超聲波、LED 光照、射頻、微電流等技術,達到瘦臉,抗衰老,吸收護膚品效果。無疑,從生活美容到科技醫學美容,蔣蘇蕾女士再次帶領我們,找到了讓美業形成閉合環的利器。
在看到中國消費者對美容服務的進一步需求後,蘇蕾帶領著薈詩在店鋪引進定製開發的科技美容儀器,將德系無針水光以及小氣泡,LED光動能等原本在高階美容院才會有的服務再一次平民化,同時利用自身研發及生產的優勢,自主開發自有品牌的薈詩4D透明質酸原液——可用於無針水光儀器的匯入液,以及薈詩品牌自己的小氣泡溶液——跟市面上的通用美容院線產品差異化,為未來薈詩進軍醫學護膚品領域以及將美業生態鏈的閉合環打通做好了鋪墊。
這一發展方向已經得到化妝品行業的研發領軍人物以及北京陸軍總院的面板科專家的首肯,引領化妝品行業的品牌向兩級分化,一類走向以走量為導向,更低端價格更大眾化,而另一類以薈詩為代表,利用自身的研發、生產及供應鏈優勢,進一步向垂直領域發展,為消費者提供定製化的一對一的服務。目前從薈詩已經開展科技美容的30+試點店鋪的反饋結果,幫助消費者解決肌膚煩惱的滿意度和由此帶來的持續回店的顧客粘性,以及對生活美容產品的尤其是口服健康產品以及高階的北美西洋參系列的連帶,都顯示出比之前有一倍以上的提升。
在蘇蕾的帶領下,薈詩更上一層樓了。如今,消費者對於專業醫學面板護理、鐳射面板保養以及微整形的需求越來越明顯。蘇蕾說,接下來薈詩除了瞄準家用美容儀器領域以外,更是有意引進海外先進的光療儀器及技術,為消費者提供專業醫學美容諮詢。讓每一位訪客來都能有屬於直接的自信美,並量身打造屬於每一位訪客的的獨特魅力。
蘇蕾說,薈詩擁有最優質的天然有機護膚產品,接下來我們將同時整合面板科醫療資源,加強與國內外醫學美容專家的交流,依靠先進鐳射裝置以及技術的輔助,迅速與國際最新的醫美科技接軌,打造成為專業醫學面板護理、鐳射面板保養以及微整形美容的新型醫美中心。但是醫美也存在它的侷限性,沒有長期粘性連結,沒有迴圈性,本身技術優勢容易使其陷入一次治癒一次性消費的尷尬局面,無人性化深層次的客情關係管理,更沒有生美機構的高消費客群和流量,從而缺乏了最基礎美容方式前端教育培養的渠道。
所以,蘇蕾告訴我們,醫美科美需要教化,生美更需要率先培育。生美最容易做,也最容易做大,這是生美的優勢特點決定了它能成為醫美科美的流量入口,而醫美科美的高效、高利潤讓生美的升客、鎖客成為可能。因此,生美和科美醫美不是誰替代誰,而是相輔相成,互利共慧的關係。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要打通它們,讓其成為閉環的根本原因。
品牌的初心總是不變的,蘇蕾說,通過薈詩,我們希望每一位自僱和經銷商都可以利用生活美容、科技美容、醫學美容來創業,讓更多的美業經營者受益,也讓更多的消費者受益。(求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