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位元大陸:礦機小問題,區塊鏈3.0和AI晶片才是未來
2018年9月26日,位元大陸的IPO傳言終於塵埃落定,其於日前正式披露了在港交所提交的A1招股書(草擬版),一個朋友在微信朋友圈說,“感覺今天438頁位元大陸的招股書快被各種媒體扒爛了,這個深扒那個解讀的”,可見作為在區塊鏈浪潮中崛起的明星公司,位元大陸IPO很受媒體關注。

評價位元大陸兩極分化
我朋友圈關於位元大陸的看法,呈現出兩極分化。
不看好的認為,在當前數字貨幣市場低迷的環境下,位元大陸礦機銷售業務受到較大影響,上市是去港股割韭菜,甚至有更消極的看法認為,位元大陸能否成功上市都是一個問題。此外,位元大陸資產總值有28.0%是加密貨幣,港交所和投資者如何判斷其價值?這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看好的認為,位元大陸十分彪悍,過去的成績證明了自己,未來可期,引用一則具有代表性的言論:
“左手握著BTC、BCH等數字資產,右手藉助港交所實現資產證券化,下半身深耕區塊鏈經濟,上半身佈局AI產業”。
我的看法是:從業績來看,位元大陸將礦機生意做得非常成功,是不爭事實,你可以說它運氣好踩準了點,但也必須承認其團隊實力——同一時間做礦機的很多,做大做強的只有位元大陸。 更重要的是,位元大陸不只是一家礦機公司,它同時還是全球前十大、中國第二大無晶圓廠晶片設計公司(等下再具體分析)。
如果糾結礦機本身,就是隻看過去不看未來,位元大陸招股書中關於區塊鏈和AI的內容,就是在描繪其未來,關注一家準上市公司,我們要放眼未來,而不是過去。
價值投資者不應該只關注一家企業過去做了什麼,而是應該關注它未來可以做什麼、能走多遠、去到哪裡,這個未來可以是一兩年,可以是三五年,甚至更久。
加密礦機成就輝煌過去
從經營業績來看,位元大陸在礦機市場一騎絕塵,盈利能力更是秒殺大多數已上市網際網路公司。
投資者採取不同方式來獲取數字貨幣,在交易所買賣是最主流的方式,與之對應的是通過算力挖礦,後者催生了繁榮的產業鏈,隨著數字貨幣特別是比特幣價格在前幾年的節節攀升,挖礦變得日益流行,位元大陸正是抓住這一波趨勢,成長為全球第一大加密貨幣礦機公司。
截至 2018 年6月末,位元大陸累計售出螞蟻系列礦機467萬臺,擁有74.5%的市場份額,這給其創造了十分可觀的收入。招股書顯示其收入從2015年的1.37億美元增加至2017年的25.17億美元,今年上半年達到28.46億美元,遠超世界排名第二、2017年營收僅13億元的友商嘉楠耘智。

比營收更值得關注的是利潤,招股書顯示位元大陸2017年全年及2018年上半年經調整淨利潤均高達9.5億美元。儘管今年上半年數字貨幣行情不好,但位元大陸營收和淨利潤均已達到去年全年。半年9.5億美元淨利潤,這個盈利能力秒殺絕大多數已上市網際網路公司,今年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如美團、小米、趣頭條、拼多多都是虧損上市,蔚來汽車甚至連收入都可忽略。這個盈利能力甚至跟BAT在一個量級:今年上半年歸屬於百度的淨利潤約合16.95億美元,位元大陸已超過其一半。
如果只看財務資料,位元大陸的過去是輝煌的,而這個輝煌幾乎都仰仗礦機:過去五年,位元大陸有約百分之九十的收入來自礦機銷售。 正是因為此,有人對位元大陸的發展前景有了擔憂,認為其過度依賴礦機收入,一旦礦機需求萎靡,位元大陸收入就會直線下滑。
位元大陸的礦機依賴焦慮
我認為,這個問題要辯證地看。
這樣的擔憂有一定道理。
不論一家公司過度依賴什麼收入來源,都不是好事,這意味著高風險和天花板,而多元化營收能力能夠形成往往伴隨著邊界的突破,這是每一家公司夢寐以求的,陌陌去直播化、騰訊去遊戲化、阿里去電商化、百度去搜索化、小米去手機化…很多公司戰略轉型,都可歸到治療“收入依賴症”上,這是企業的本能,位元大陸不例外,其早已意識到過度依賴礦機收入的風險,用礦機積累的錢、技術和資源進行多元化佈局。
如果瞭解數字貨幣挖礦原理就會發現,對礦機需求萎縮的擔憂有些杞人憂天。
誠然,數字貨幣本身有一定的投機性,數字貨幣之所以有價值,正是因為有人對其進行投資,基於區塊鍊形成共識和記賬機制。正是因為數字貨幣的價值來自於投資,因此不可避免的有波動性——有波動性不是不好,只是投資者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然而不論數字貨幣漲跌如何,只要有價值,就不會缺少礦工——除非降到0,但主流數字貨幣不大可能,除非是不需要挖礦的數字貨幣。礦機是數字貨幣存在的基石,它在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體系中負責計算、記賬和激勵,算力決定產量也一定程度決定了價值,而不需要挖礦的數字貨幣完全是投機屬性,大都已經消亡。通過礦機計算獲取數字貨幣確實有能源消耗,不過辯證地看這是在促進能源消費甚至拉動經濟,我們生活中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很多,比如城市燈光美化,本質與挖礦並無不同。

需要挖礦的數字貨幣才有價值,而任何需要挖礦的數字貨幣越到後期,挖到同樣數量的數字貨幣所需要的算力就越多,這意味著算力本身會愈發稀缺。位元大陸看上去是最大的加密礦機商,實際上是最大的算力提供商,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上半年數字貨幣行情不好,位元大陸營收依然超過去年,礦機銷量也超過去年。招股書顯示2015年螞蟻礦機銷量為23萬臺,2016年為26萬臺,2017年162萬臺,2018年上半年為256萬臺,總計467萬臺。
自主挖礦和接受數字貨幣支付,讓位元大陸積累了規模可觀的數字貨幣資產。有人說,手持大量數字貨幣資產,是位元大陸的一大不確定性,因為數字資產本身會波動,在我看來,這不應該是衡量位元大陸價值的主要因素,因為數字貨幣是位元大陸運營加密礦機的附加值,即便沒有這部分數字資產,位元大陸還是位元大陸。 好比很多網際網路公司在經營過程中購置了土地和房產,雖然都有價值也都會波動,但我們不會過度關注網際網路公司有多少土地和房產,如果這樣做就是本末倒置,只有在一個公司本身核心價值受到根本影響時,投資者才會聚焦這樣的附加資產,如樂視。
佈局區塊鏈是順勢而為
佈局區塊鏈對於位元大陸來說,不算轉型,數字貨幣本身就是區塊鏈最早最成熟的應用,被業界視作區塊鏈1.0的代表;區塊鏈與金融結合,則是區塊鏈2.0時代;如今,具有去中心化、智慧合約、不可篡改等能力的區塊鏈技術正在被推向各種場景,比如防偽溯源、公益、電子發票、政務、合同文書、百科詞條、版權保護等,與各行各業結合被業界稱為區塊鏈3.0。

能夠說明區塊鏈技術本身具有巨大價值的BAT三大巨頭不約而同做佈局,且有日益加碼的跡象。日前釋出區塊鏈白皮書的百度,去年就成立了歸屬於搜尋公司的百度區塊鏈實驗室,探索百度優勢核心業務與區塊鏈技術的結合,現已落地到百科、圖片版權保護等10個應用場景;阿里旗下螞蟻金服對外發布BASIC技術戰略,B正是區塊鏈,目前其區塊鏈技術已應用到食品安全溯源、商品正品保障、房屋租賃房源真實性保障甚至公益中;騰訊早在2015年就已成立區塊鏈團隊,旗下微眾銀行、騰訊金融科技、騰訊雲等業務都在區塊鏈上佈局,已釋出區塊鏈技術平臺,探索區塊鏈技術落地。
在區塊鏈技術上,中國已經走在世界前列。智慧財產權產業媒體IPRdaily釋出的“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顯示,中美巨頭都在加碼區塊鏈技術佈局,中國入榜企業和機構佔比49%,超過美國,2017年中國在專利申請企業數量、專利申請量、累計專利申請量三項指標中也均排列全球第一。
區塊鏈技術本身不存在所謂監管問題,我國給區塊鏈技術研發和應用創造了很好的條件。2016年10月工信部就釋出了《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2016年12月區塊鏈首次作為戰略性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被寫入國務院釋出的《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資訊化規劃的通知》,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有關區塊鏈的政策指導意見及通知檔案。
作為數字貨幣領域的重要玩家,位元大陸在賺取大量的真金白銀,特別是通過研發加密礦機積累區塊鏈技術後,在區塊鏈生態中全面佈局就是水到渠成,也是順勢而為。
在區塊鏈上,位元大陸不跟BAT“硬碰硬”,BAT擅長底層軟體技術研發,同時有大量的場景可供區塊鏈技術落地,位元大陸更適合做區塊鏈基礎設施和平臺提供商,正如前文所言,其本質是算力提供商,區塊鏈離不開算力,如今區塊鏈落地一個掣肘就是算力,如果一個智慧合約要幾分鐘完成,區塊鏈是不可能落地到很多場景的,位元大陸不斷提高算力,成為區塊鏈走向應用的基礎。
此外,在區塊鏈生態上,位元大陸採取了“花錢買時間”的策略。它當前最大優勢是有錢,有區塊鏈行業資源,通過投資佈局區塊鏈本質是引入社會力量一起來推動區塊鏈3.0落地,這很明智。
今年初位元大陸就已成立投資部門,佈局數字貨幣全產業鏈,據知名區塊鏈媒體鏈得得整理的不完全資料顯示,位元大陸從年初到8月一共投資24個專案,覆蓋了交易所、數字支付、行情資訊、安全驗證、技術服務、DApp應用等全產業鏈條,今年6月位元大陸CEO吳忌寒也曾公開表示:“將重點選擇對實體經濟有幫助的區塊鏈專案。”在招股書中位元大陸又進一步強調:將繼續投資在區塊鏈行業的佈局,保持市場領先地位。

做AI晶片跨越式發展
AI是網際網路的下一幕幾乎沒人懷疑,而且AI落地速度比區塊鏈更快,目前已應用到各行各業,我們的手機、電視、家電、門鎖,各種硬體中都有AI技術加持,看視訊、坐動車、點廣告,甚至去網店購物,各種應用背後都很可能有AI驅動。
跟區塊鏈一樣,AI的基礎同樣是算力,這跟資料、演算法一樣重要。而古典計算的晶片並不適合AI,雲端可以用分散式計算來解決然而成本很高,終端傳統晶片根本無法滿足AI應用,蘋果、華為等巨頭都發布了AI晶片,A12神經處理器成為今年蘋果釋出會最大亮點。總之,AI晶片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甚至會超過傳統晶片市場(因為AI產業比網際網路產業更龐大)。
PC時代有英特爾,移動時代有高通,AI時代會是誰?
網際網路巨頭已在佈局,日前阿里巴巴宣佈成立“平頭哥”半導體公司引發業界關注,這家公司將整合阿里達摩院下半導體部門和收購的中天微電子,在前期主要是以人工智慧晶片和嵌入式晶片為研發重點,首款產品正是今年4月就已亮相的Ali-NPU。百度在8月的AI開發者大會上,釋出了自主研發的中國第一款雲端全功可以AI晶片“崑崙”,其中包含訓練晶片崑崙818-300,推理晶片崑崙818-100,主要面向AI大規模運算需求。

跟佈局區塊鏈生態的策略不同,位元大陸在AI晶片上相比網際網路巨頭更具技術優勢,因為它當初做礦機的本質就是在做算力,其礦機具有競爭力的原因正是因為自主設計了挖礦晶片ASIC(為專門目的而設計的積體電路),通過此位元大陸的礦機算力更強、更省電。 既然可以專門為礦機設計晶片,是不是可以為AI設計?當然可以,因為本質都是要提供更強大的算力。
位元大陸的晶片技術用到AI本身也不矛盾:
第一,用於挖礦的ASIC晶片本身就是大規模計算,這也是AI晶片第一要求,實上,AI在雲端的計算就依賴GPU計算,後者本身是用於圖形處理,更適合大規模運算,理論上來說是一種專用晶片;
第二,位元大陸在做挖礦ASIC時積累了豐富的晶片研發經驗,數百名AI晶片工程師,以及重要的晶片製造合作伙伴臺積電。
位元大陸去年10月就釋出了AI晶片Sophon BM1680,今年上半年又釋出1682,預計四季度釋出1684,正在開發下一代7nm ASIC晶片。其招股書也將AI晶片當成一大核心戰略,本次IPO募集資金將用於AI晶片及其應用上。今年5月位元大陸CEO吳忌寒就曾宣佈未來5年內,公司40%的收入可能會來自AI部門。我估計如果這一目標實現,再算上區塊鏈應用收入,屆時礦機收入佔比大概率會低於50%。

有人說,位元大陸做晶片是臺積電代工,不算真正自主研發。事實上,這是行業主流模式。位元大陸是全球前十大、中國第二大無晶圓廠晶片設計公司,所謂無晶圓廠晶片設計公司,就是晶片IC設計商,僅從事晶片的設計、研發、應用和銷售,而將晶圓製造外包給專業的晶圓代工廠(如臺積電)的半導體公司。隨著晶片複雜度越來越高,製造成本和技術難度很大,半導體公司將製造交給專業代工廠(主要是臺積電)已是趨勢,事實上,高通和博通都沒有自己的晶片工廠,蘋果A系列處理器、三星獵戶座、華為麒麟也都是交給臺積電代工,這種fabless模式是主流,如果因為別的什麼原因質疑位元大陸做AI晶片這事兒我覺得可以討論,因為這個去擔憂就完全是缺乏半導體行業常識了。

可以看到,位元大陸招股書呈現了一個輝煌的過去,漂亮的盈利資料,以及礦機業務本身沒有受到上半年低迷的數字貨幣市場的影響,就是最好的證明。而在區塊鏈3.0和AI晶片上的佈局,則編織了一個可以遠超過礦機以及數字貨幣本身的未來,這更值得關注。這份招股書是草擬版,尚未公佈融資金額、估值、上市時間等關鍵資訊,屆時羅超頻道會跟蹤解讀,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