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逍遙子下鄉:訂單農業是趨勢
12月底的一個週五,張勇身披棉質大衣,像一陣旋風一樣在重慶市奉節縣待了半天,會見當地官員、臍橙果園企業主和普通果農。僅重慶市區與奉節縣城之間就相隔四百公里、單程需要驅車五個多小時,對即將接任馬雲阿里巴巴董事長之位的張勇來說,這一趟在路上花掉的時間實屬奢侈。
奉節屬於三峽庫區,還沒通高鐵站,在高速公路通到縣城以前,長江船渡甚至都還算是主要交通工具。但張勇的臉上全程沒有流露出疲憊。阿里巴巴的最高層有五個人,馬雲、蔡崇信、彭蕾、張勇、井賢棟,一年前馬雲牽頭成立阿里巴巴脫貧基金,每個人都負責健康、教育、女性、電商、環境中的一個領域,像做業務一樣揹負起KPI。
其中,張勇認領的是電商扶貧,他要利用阿里巴巴平臺和技術的力量,幫助欠發達地區的人民通過電商脫貧致富。在其後的官宣新聞稿上,張勇的title就不是他常用的“阿里巴巴CEO”,而是“阿里脫貧基金副主席”。
這符合張勇一直倡導的“訂單農業”。農業最重要的就是洞察市場需求和價格,以適時擴張或縮小生產,而張勇認為依靠阿里自己及合作的業態,可以讓奉節的臍橙果農、果企鎖定市場需求,從而組織生產規模,形成農業上的C2B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