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寶上市首日大跌21% 花樣轉型能否成功?
來源:GPLP(ID:gplpcn)
9月28日晚,網際網路公司觸寶科技正式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股票程式碼為CTK。觸寶此次全球發售435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每股ADS相當於公司50股A類普通股,發行總額為5220萬美元。觸寶首次公開上市發行價為每股12.00美元。
其主營產品為觸寶號碼助手,可以替代系統自帶的撥號;號碼精準識別來去電號碼;手勢撥號帶來更酷電話體驗。
對外,觸寶科技號稱使用者量超5億,但GPLP君問了身邊的朋友們,都沒有聽過觸寶電話,知道的也是模糊的概念,可謂名不副實。
當然,觸寶科技上市的結果也顯而易見——觸寶科技以11.50美元價格開盤,較12.00美元的發行價跌4.2%,後股價一路走低,報收於9.26美元,較開盤價格跌幅近21.33%。
據觸寶科技的招股書顯示,觸寶2016年的營收為1103萬美元,淨虧損3070萬美元;2017年營收3733萬美元,淨虧損2366萬美元;2018年上半年營收5027萬美元,淨利為351萬美元,
既然盈利成績不錯,為什麼觸寶不被資本市場看好?
科技公司並沒有多少科技含量 主營業務傳統
一句話,觸寶科技被資本看空,核心只有一點,那就是其作為科技公司來講,其科技含量並不高,而且也主營業務非常傳統。
觸寶科技的主營產品主要為觸寶電話和觸寶輸入法:
首先來看觸寶電話。
百度百科上對於觸寶電話的介紹是這樣的:“觸寶電話是第一款真正的免費電話,無內購,無廣告,永久免費。使用者無需註冊,安裝後即可在WIFI和3/4G下免費打電話。對方無需安裝無需聯網也能打,可以完全替代系統撥號,被視為4G時代替代打字聊天的溝通新方式。”
我們試想一下,這不是微信語音通話就能做到的事情嗎?有了微信為什麼要費勁再安裝一個觸寶電話?遙記得很久很久以前,我們還受困於手機的高通話費,但那已經是很陳舊的記憶了。
如果說在微信語音普及之前,觸寶電話還有市場的話,顯然,在微信普及之後,觸寶幾乎無還手之力。從百度移動指數可以看出來,2016年以後使用者對觸寶電話的關注度就在不斷降低了。
而且,從技術的角度來看,觸寶電話面臨種種技術吐槽:“可能不顯號,非VIP可能會被中途搶線,影響正常通話;通話質量沒有普通電話來的好;線路沒有普通電話穩定;獲取VIP麻煩,消耗流量比較大。回撥需要接聽免費,否則將由運營商收取接聽回撥電話的費用,電話較多的使用者來說,15分鐘約消耗超過4.5M的流量,對於流量套餐緊張;直撥電話對網路要求較高……”
另一個是觸寶輸入法。國內輸入法也有很多,搜狗,百度,科大訊飛……根據速途研究院的資料,2017年中國移動輸入法市場中搜狗佔了半壁江山,達到63.6%,其次是百度和訊飛,觸寶只佔了區區1.3%,顯然,更不值得一提。
觸寶能夠轉型成功嗎?
觸寶科技的主營業務被微信幹掉之後,觸寶科技開始了系列轉型,其中,其主要應對策略為
聚焦海外,推出花式功能,發展AI。
觸寶將目標開始瞄準了海外。
例如印度市場,觸寶組建了專門的團隊來針對印度市場做本土化運營,譬如招募印度籍員工收集使用者的每一條反饋。
但是,僅僅做低端的運營,缺乏科技和創新顯然不行,在技術這方面,觸寶顯然實在不行。
對此,觸寶開始想盡辦法提升技術。
在招股書中,觸寶稱,此次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於大資料分析和人工智慧等技術領域的研發、各類產品的開發與使用者增長、以及戰略投資與收購。
在2017年宣佈完成D輪融資之時,觸寶科技CEO王佳樑曾透露稱,觸寶內部正孵化新型通訊應用Bibi,產品涵蓋實時對講、1V1親密對講、多人群對講、匿名聲音牆、語音表情等功能,該溝通方式介於電話與逐條發微信語音之間,特點在於單人或多人實時對講,無需一人一句的間斷。同時有球賽直播、一起聊電視劇這種陌生人之間的趣味社交。
然而,在直播及微信面前,這個研發多少有點噱頭,在GPLP君看來,這些功能可謂花拳繡腿,觀賞性勝於實用性。
有句笑話是這樣調侃的,可以盈利誰還會去上市?雖然觸寶實現盈利了,但背後也是危機重重。藉助上市,觸寶想要轉身AI,提升創新能力。但顯然資本市場不太看好觸寶。上市首日股價大跌21.33%,觸寶科技的未來會怎樣?
顯然,資本市場用腳進行了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