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告別使用者 | 薦文 2018 #39

以下是我在這周讀到的一些好文章和一些有意思的內容,也許你也會喜歡。
薦文
ofollow,noindex">《If you leave me now: the microcopy of saying goodbye》
當用戶離開你的服務,例如,解除安裝你的軟體或退訂你的郵件時,你該以怎樣的姿態告別使用者?下乘做法:在介面上做哭泣狀乞求使用者再用一用;中乘做法:收集使用者的想法後再見;上乘做法:像朋友一樣告別,有底氣,有誠意。文章中有不少優秀案例。當然,現在手機上解除安裝已經沒什麼機會告別了。其實不止告別使用者的時刻,想要讓使用者幫忙給個五星好評,也要認真想想怎樣的語氣是恰當的。始終覺得,提供「殘忍拒絕」選項的都是下流做法。
《為 APP 設計通知提醒》
如果你的 App 需要給使用者推送訊息,不管是系統訊息、使用者點贊訊息還是其它,應該怎樣設計訊息模型?是把所有訊息都放在一個訊息中心嗎?還是錨定在不同的訊息源?來看看這篇文章提供的三種訊息模型及採納其指導。
《如何培養設計視野》
當我最開始做設計的時候,我很蒙。我痴迷於複製 Dribble 熱門的作品但是卻不在意這些作品背後的設計邏輯。但隨著設計經驗的積累,我漸漸能看到那些隱藏很深的陰影,那些看似無用的線條,以及要如此設計的因果。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方法論。
《How to Understand the Obvious》
像「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或「業精於勤荒於嬉」這樣的大道理都淺顯易懂,但我們未必真懂,也未必會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為什麼?因為我們所謂的「懂」,其實只是淺層次的自以為是的認知,只有當你經歷了像第一個說出這句大道理的人所經歷的時候,才會徹底感悟。呃,有點雞湯的味道了……
《How hard would it be to...》
「就加個小功能,能有多難?」這樣的問題,要是使用者或客戶問起倒情有可原,但要是產品經理都這麼問,那就真的欠揍了。永遠沒有小改動。
:bulb: 有意思
- Lyft 團隊關於應該如何使用圖示的原則:

- 安卓的 3×3 認證點陣方案有約四十萬種解鎖組合,但 一份調查報告顯示 ,超過 20% 的安卓使用者都採用以下 12 種。不知道你中沒中,反正我是中了 :joy:

往期薦文可在這裡 翻閱。
:speech_balloon: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BuildForever。
:vulcan_salute: 也歡迎加入 「XX 產品有更新」微信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