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交易火了,為什麼我更看好這家?
文 | 闌夕
資本寒冬「又」來了,但似乎在歷史上的大多數時候,寒冬都是常態,是每一個創業者必須經受和習慣的。
而在所謂的「寒冬」中並非沒有「熱」的賽道,真正有價值和成長性的賽道反而更容易在寒冬中被凸現出來,從而引發資本的頭部效應。
寒冬裡的熱賽道
球鞋交易就是這樣一個資本寒冬裡的新熱點,美國二手球鞋交易平臺StockX在2018年9月局宣佈完成了4400萬美元B輪融資,在投資人名單中,除了Google旗下的GV之外,還有像超模Karlie Kloss、說唱歌手Eminem等明星。
而在國內,潮流電商YOHO!也及時跟進推出了球鞋交易平臺「UFO」,體育社群虎撲孵化的「毒」也受到資本關注,很多創業者也是聞風而動,敏銳的捕捉到了這個賽道的機會並投身其中。
球鞋交易顯然成為了這個資本寒冬裡的一把火。
當然,這並不是一個新生意。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雙邊交易型的電商們在過去本身就承載了球鞋交易平臺的角色,球鞋交易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品類罷了。作為行業先行者的StockX最初也是基於對eBay上球鞋交易價格追蹤記錄的球鞋價格資料庫。
在StockX創始人Josh Luber眼中,球鞋就如同股票和毒品,像股票一樣是一種投資,又像毒品一樣交易時可能會動刀動槍。球鞋再售市場,比股票交易更為大眾化,但卻沒有規範的交易平臺和途徑。
在國內也是同樣,淘寶及閒魚幾乎佔據了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的大半壁江山,但對於一個創業者而言,任何一個從淘寶上面切蛋糕的機會都是巨大的。聚美優品切到化妝品上,最高時市值50億美元;唯品會則切到尾貨上,一度成為妖股,淘寶的蛋糕太大了,以至於每切下一塊來都足夠誘人。
為什麼球鞋交易的蛋糕可以切下來?
球鞋交易的一些特點決定了,這似乎也是一塊能夠切下來的蛋糕。
一方面,近幾年藉助綜藝節目的推廣,以及YOHO!旗下的媒體矩陣傳播,潮流文化在年輕人之中迅速傳播擴散,正在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與態度,而球鞋則是彰顯這種理念的重要表達載體。
正如對消費頗有研究的法國社會學家鮑德里亞看到的那樣,當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對物的消費便會從消費物本身的使用價值,演變為消費其背後的符號價值,這也就帶來了溢價。而當市場上的溢價與供需關係帶來的價格波動疊加時,像炒股一般買賣球鞋也就變得可能。
而這些消費球鞋使用者的本身則是購買力日趨提升的年輕人,這則成為了這個生意的基礎。
另一方面,很多品牌也在製造這種稀缺感。Yeezy的成功讓很多品牌意識到明星流量帶貨+飢餓營銷的甜頭,於是它們也在順應市場需求,通過多種手段去影響和炒熱某些爆款的價格,造成一種稀缺效應。
這種稀缺帶來的溢價使得很多不法商販也願意鋌而走險,去售假販假。而在中國這樣的製造業大國,無論是製假的工藝,還是製假的產能都不缺乏,這也就使得整個市場假貨現象嚴重,使用者需要有人幫助其鑑定自己買的球鞋是否是真的,而不是一個簡單的交易平臺。
這些因素造就了在這樣一個時點,球鞋交易成為了寒冬裡的熱賽道。
為什麼我更看好YOHO!
在這個熱賽道里,我更看好的則是潮流新零售平臺YOHO!推出的球鞋交易平臺UFO,而UFO顯然也是在諸多國內玩家中最具有競爭優勢的一家,主要原因在於:
YOHO!本身就有著足夠大的潮流愛好者使用者基礎,創立於2005年的YOHO!不僅僅是中國最大的潮流新零售平臺,也是中國最大的潮流文化傳播矩陣之一,這決定了YOHO!早已經影響和覆蓋了一大批中國潮流文化的愛好者們。這樣的使用者基礎是很多看到機會,臨時決定做球鞋交易創業的公司所不具備的。
另一方面YOHO!與潮流品牌們有著很好的合作關係,每年的YOHOOD嘉年華都會有眾多潮流設計師和品牌前來助陣,而在球鞋交易市場中,真正流行的那些鞋,往往也都是這些設計師和設計品牌與Nike、阿迪達斯這些大牌一起出品的聯名鞋。
通過這樣的連線關係,YOHO!在球鞋交易商一方面能夠與其整個潮流文化商品新零售平臺聯動,另一方面則能夠更深度理解品牌對每個產品的定位,發售計劃,甚至邀請品牌們一起參與打擊市場上的假貨現象,畢竟對於品牌而言,它們也不希望自己辛苦培育出的市場最終被假貨商家收割。
於此同時,YOHO!也藉助了其13年發展過程中積累的潮流文化KOL資源,一起參與到對球鞋的鑑定中。目前UFO不設定任何的佣金,對於任何價格的鞋子,UFO平臺都只收取5元包裝費和5元鑑定費,用於覆蓋人工拆箱、鑑定師實物驗貨等成本。除此之外,YOHO!還引入了區塊鏈技術,以期能夠圓滿地解決真偽鑑定這個使用者最為關注的問題點。
再者,YOHO!本身的供應鏈、物流、包括線下體驗店等資源,都可以直接幫助UFO的起飛。球鞋只是一個品類,但其背後的一整套電商基礎設施並沒有因此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些方面,YOHO!有資源,有經驗。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在風口上的豬都能夠起飛,這不過是一句玩笑話罷了。真正能夠在熱點賽道上最終成功的公司,往往也都是有著足夠多的積累,且能夠敏銳把握市場的機會公司,而YOHO!或許就是這樣一家。
它足夠堅韌的在一個曾經並不是風口潮流文化賽道上堅持了13年,並一步步見證與推動著潮流文化被人們所接受,最終也更容易成為這個潮流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