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FOF進入改革期 確定發展地位及方向
近日,證監會發布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和《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計劃運作管理規定》(以下合稱“資管細則”),對非標資產的界定進行進一步明確,並確認了私募FOF/MOM業務模式的合規性,券商資管私募FOF/MOM業務或許迎來新的發展方向。
而銀保監會近期下發的《信託部關於加強規範資產管理業務過渡期內信託監管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了慈善信託、家族信託不適用資管新規,家族信託這一“藍海”業態憑藉與資管新規高度契合的優勢,將迎來難得的發展契機。
或顛覆以往 私募FOF定製模式
《資管細則》對FOF正式進行了定義,證券期貨私募資管計劃載體上開展的FOF業務,無論投資標的是私募資管產品還是公募資管產品,投資比例達到80%以後統一界定為FOF業務。也就是說,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可以開展私募FOF或公募FOF業務,同時要求FOF業務需遵守單層巢狀規定。
與此同時,《資管細則》從多個方面對資管計劃投資非標準化資產進行了系統規範,允許集合資管計劃投資非標準化資產,統一要求投資應當採用資產組合的方式,並設定了“雙25%”的比例限制。
多家券商資管的工作人員表示,資管細則明確了私募FOF的產品業務形態,但券商和私募的合作模式可能會因此產生一定的顛覆。
“現在就是我們募錢投向幾個私募產品,藉著自己開發的私募系統和自身的主動投資管理能力幫經紀業務總部篩選一些比較好的,然後組成一個私募基金的組合去推銷給更多的客戶。”滬上一家券商資管工作人員表示。
在她看來,《資管細則》釋出之後,以後每一個私募基金設立一個產品,就不是單單的通過一家券商資管來銷售。“對私募而言,最大可能是變成像公募基金一樣,去設立通用的或者是說標準化的常見條款,讓各家管理人來選擇,就不是以前一對一的模式了。”華南一家券商資管的市場部人士表示。
私募行業將正式走進資產配置新階段
私募FOF會迎來更加健康的發展,但也面臨著洗牌局面,行業將會出現強者恆強、兩極分化的格局,部分脫穎而出的私募機構將會獲得市場的青睞,行業集中度會有所提高。
此外,從監管分類的角度將私募資產配置管理人作為一種型別進行明確,有利於豐富私募型別,規範和推動FOF業務;豐富投資的產品選擇,實現真正的資產配置,通過真正的多元化配置,不僅給投資者帶來更好風險收益比的產品,也能有利於渠道向管理人轉型,提升管理能力,促進行業發展。
我國私募FOF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已成為市場上一股新生力量。從國際經驗看,海外成熟國家的投資大部分資金都是通過FOF形式等專業機構配置出來,FOF是成熟市場的主流產品之一。
未來發展空間可期
私募FOF的發展方向是機構化、專業化和規模化,而處於轉型過程中的銀行資管、保險資管或成為未來最大的FOF投資機構。
“隨著國民財富的累積,高淨值人群理財需求多樣化,未來10到20年,FOF會成為重要的理財產品。專業資管機構的決策將更加科學,將個人投資者的資金聚集起來,通過FOF形式,可以進入一些高門檻或稀缺性的私募基金。”
雖然看好私募FOF行業的未來發展,但要做一個成功的私募FOF是非常難的。FOF管理人的水平體現在兩點:第一,幫客戶做合理的資產配置,提前佈局未來能有優秀表現的資產類別;第二,在每個資產類別裡面幫客戶選到最好或者最有潛力的管理人。“同時滿足這兩點是非常難的,私募FOF機構要在行業中脫穎而出,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