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架“天天德州”,騰訊遊戲絕地求生?
9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宣佈一年後傳位給現任CEO張勇後,關於阿里合夥人制度的優越性和馬雲的高瞻遠矚的分析報道瞬間鋪天蓋地。這些分析無一例外聚焦於BAJT人才管理與接班人培養的對比,最終得出阿里制度最優的結論。
人們尤其關注當下和阿里大戰得如火如荼的騰訊將如何安排繼任計劃。但這個時候的馬化騰並沒有多餘的心思考慮接班人的問題。因為對於他來說,比起暫時還遙不可及的公司傳承,迫在眉睫的是自家遊戲事業的命運。
“天天德州”下架
就在馬雲釋出“退位”計劃的同一天,騰訊棋牌類遊戲“天天德州”也釋出了公告,正式啟動退市,9月10日10:00起停止充值和賽事服務,9月25日10:00關閉遊戲伺服器並清空資料。
在20年的發展史中,騰訊下架的產品數不勝數,但沒有一款是像“天天德州”是在巔峰之際被下架的。在釋出退市公告前,“天天德州”月流水破億,月活使用者超2600萬。
就是這樣一款令無數遊戲開發者豔羨的產品,最終的命運卻是當日宣佈,當日停止服務,速度之快令人震驚。
事實上,速途研究院的資料顯示,棋牌遊戲使用者規模從2014年開始就處於非常穩定的增長中,預計2018年棋牌遊戲使用者規模將突破3億人大關。從市場規模上看,預計2018年將達到113億元左右。
“天天德州”本處於自己最好的黃金時代,但卻遭到了最嚴酷的命運,而這個命運早已是被註定的。

9月7日,騰訊股價一度跌至310港元,較年初475港元的高點下跌逾30%。當日晚間,騰訊釋出公告稱,當天以310.80-311.60元回購2.27萬股,涉及資金707.21萬元。騰訊對上一次回購還得追溯到四年前。
股票的波動和騰訊的回購均是對監管層表態做出的迴應。
就在同一天,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劉鶴主持召開金融委第三次會議,特別明確繼續有效化解各類金融風險,主旨精神和前兩次會議一脈相承。
這是70天內第四次金融委會議(還包括一次專題會議),既說明了決策層對金融問題的重視,也說明了金融潛在風險之大。而被騰訊下架的“天天德州”恰恰是金融風險滋生地之一。
“天天德州”本質是德州撲克,而德州撲克本來就是賭場常見的博彩方式之一。博彩本身在中國就處於一種很微妙的地位,更何況博彩容易導致非法集資,而非法集資正是金融監管部門近兩年大力打擊的金融風險之一。
“天天德州”允許客戶充值換取虛擬金幣,網路中的幣商可以通過把虛擬金幣兌換成現金賺取差價。在使用者數量巨大,金幣來往頻繁的情況下,相當容易變形成為賭博。
早在今年2月,央視就對“天天德州”的涉賭行為進行過曝光。我們都知道被官方媒體點名批評過的人和事的最終命運通常會是怎樣的了。所以,當4月棋牌公司被約談,重點整治物件就是德州撲克的訊息傳出時,“天天德州”已經被認為是在劫難逃。
遊戲行業絕地求生
“天天德州”的下架,不僅僅是一款遊戲的問題,也不僅是騰訊一家遊戲開發商的問題,更是整個中國遊戲行業生存狀態的真實寫照,那就是“今晚吃雞”——絕地求生。
隨著網民數量的增加和智慧手機的普及,中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遊戲市場,相關營收高達379億美元。但現在,這個市場的前景卻撲所迷離。
8月中有訊息稱,“中國監管機構凍結了網路遊戲版號的備案和審批”。事實上,自2月5日和3月28日以來,廣電總局就再也沒有發放過進口和國產網路遊戲版號了。過去4個月裡,排隊等待版號的遊戲接近3000款。
這些資料似乎都是傳言真實性的佐證。
近來轟轟烈烈的稅改也沒有放過遊戲業。有業內人士透露,未來還將有遊戲版號配額制和遊戲行業專項稅,後者類似於菸草稅,每款遊戲可能將會徵收35%的稅款。

一時間,整個遊戲行業陷入混亂、彷徨和無助之中。
據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稱,暫停審批和徵稅都是監管部門出於對電子遊戲暴力傾向和賭博性質的考慮,而且這些措施未來影響的不僅是網路遊戲,還包括移動遊戲和主機遊戲。
按照彭博的說法,今年以來,與遊戲行業密切相關的廣電局及國家文化和旅遊部今年以來都經歷了人員和職責變動,因此對管轄範圍內的潛在風險特別謹慎。
領導人關注焦點的變化也在影響著中國遊戲業的發展。
與其他一切話題一樣,當領導人表達了對問題的重視後,有關部門就會迅速採取措施,制定新的法律法規,官方媒體跟進宣傳造勢。這次對遊戲的監管也不例外。
自上月主席表示近視“是一個關係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必須高度重視,不能任其發展”後,我國對兒童的青少年近視問題的重視突飛猛進。不但有關部門有意將近視防控或納入政績考核,甚至還有小學為了防止學生近視乾脆連家庭作業也取消了。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有可能導致近視的電子遊戲必須得到遏制也就是件理所當然的事了。於是乎我們看到,8月30日,教育部等八大部門印發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明確表示將對網路遊戲總量進行調控,採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
網路遊戲不僅承擔了玷汙祖國花朵的“心靈窗戶”的責任,還揹負上了戕害花朵生命的原罪。
就在八大部門印發方案限制未成年人網路遊戲使用時間的同日凌晨,一名13歲的男孩不知是否接受不了被限制遊戲時間,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事發前,他還與同學約定第二日 “吃雞”的時間。

財經網報道,男孩的母親表示,“吃雞”遊戲中的人物有跳窗、跳樓等動作,“出一點血人又會活過來”,網路遊戲誘導了兒子做出不可挽回的行為,她要告這個遊戲公司。
男孩母親要吿的這個公司作為中國網路遊戲的領軍代表,旗下游戲的遭遇也可看作是整個中國遊戲行業的命運風向標。
7月初,騰訊宣佈拿到了《怪物獵人:世界》的國服PC版代理權。不過,上線僅5天后,這款備受矚目的遊戲就被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勒令下架整改,停止售賣。
這已經不是騰訊遊戲第一次遭遇重創了。此前的《王者榮耀》和《絕地求生》均招引了監管部門的嚴肅批評和整改。也就是說,不需要男孩母親去告,騰訊遊戲本來就命途多舛。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遊戲尚可通過升級保護措施來滿足監管要求。譬如,再過幾日,《王者榮耀》將啟動最嚴格實名政策,並且納入公安權威資料平臺。但是,遊戲版號備案和審批問題依然無解。這讓騰訊、網易等中國遊戲頭部企業都覺得棘手萬分,對小玩家來說更是特別要命。
2016年5月,廣電總局下發了《關於移動遊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規定只有獲得了版號的遊戲才可以上線並收費運營。
如果暫停了版號審批,可以預見的是大批小遊戲公司要不就是依附資源較為豐富的大公司,要不就只有關門倒閉了,而這對“穩就業”要求來說並非好事。資料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小微企業用人需求環比平均下降26.6%
當然,對於遊戲行業來說,前景的巨大不確定性並不意味著絕對的黯淡。其實,只要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進行整改,再次煥發生機並非難事。

“天天德州”下架的同日,曾下架一個月進行整改的B站與《人民日報》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聯合發起媒體融合公益基金,在正能量視訊產業發展、正能量內容創作激勵、優質內容創作人才培養等多方面開展實質性合作,助力正能量內容供給側改革。
還是同一日的訊息,“皮皮蝦”近日宣佈,今日頭條副總編輯王強兼任社群總編輯,建立總編輯負責制,由總編輯負責社群的內容導向和內容安全,增加正能量、技能、愛好、百科、歌曲、才藝、影視等內容比重。“皮皮蝦”的前身正是“格調低俗”的代名詞、被廣電總局責令永久關停的“內涵段子”。
仔細對比B站和“皮皮蝦”的最新動態不難發現,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增加了正能量內容,不要說這沒給遊戲行業一點啟發。
事實上,小馬哥應該早已獲得了啟發。
這兩天都在討論馬雲超高的修為。其實,馬化騰的修為一點也不比馬雲低。6月時,他就曾被拍到身穿革命服飾,在延安學習和體驗革命文化,同行的則是這兩週強勢刷屏的劉強東。
延安,這是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們的靈感策源地。馬雲曾說過,最艱難的時候去延安冥想了好幾天,建立淘寶的靈感就來了。
那麼,延安有沒有給小馬哥一點靈感呢?
特別宣告: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