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產財富爭奪戰起,如何服務“待富人群”?
一場圍繞新中產的財富爭奪戰已經掀起,特別是網際網路理財市場,新中產正成為一個新的爭奪點。
正所謂得“中產者得天下”。包括陸金所、騰訊理財通、螞蟻金服在內的網際網路巨頭們已經進入這個戰場,這意味著——一直以來以服務屌絲理財使用者為主的網際網路理財正在轉向服務年收入為四五十萬的新中產人群。
今天女記就跟大家聊一聊新中產財富爭奪戰:
1、到底巨頭們的戰場轉移意味著什麼? 2、這群新中產的理財需求是怎樣的? 3、服務新中產人群的理財機構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01 “新中產”的崛起
新中產正逐步成為中國消費、投資理財的主力。龐大的新中產人群,他們也急於尋找更便捷的投資理財渠道。正是看到如此巨大的市場潛力,網際網路理財也已經開始發力服務新中產人群。
根據目前多家研究機構的報告,新中產人群的特徵顯而易見,女記將新中產人群畫像概況為:
以80、90後為主 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一般以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為主,主要分佈於國內的一二線城市,特別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是新中產使用者人群的聚集地;
習慣用網際網路思維來進行理財和投資決策;
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財和投資經歷,但卻缺乏專業的金融知識。
據預測,到2020 年,中國“新中產”群體規模將達到6 億人,佔中國人口總數的40% 以上,必將成為未來中國社會的支柱。
與傳統銀行和第三方財富機構服務的富裕人群不同,這是一群在財富增長上有巨大潛力的“待富群體”——5-10年後,這一批成長於網際網路時代的人群將晉級為中國財富階層的主力軍。
02 新中產需要什麼金融服務
此前,中國的理財市場上缺乏服務新中產的主流財富管理機構,其根本原因在於現有的金融機構類別與新中產理財需求存在供給錯位。對於規模龐大的新中產人群而言,他們在理財上卻遭遇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 就財富積累而言,他們尚達不到傳統私人銀行高淨值人群的標準,但他們又比網際網路理財所面臨的屌絲客戶具有更懂理財,也具有更高標準的理財需求。
相較於網際網路屌絲使用者群體,新中產人群對於理財有更加多元化及更高標準的要求。此前,波士頓諮詢公司(BCG)與陸金所聯合釋出了《全球數字財富管理報告2018:科技驅動、鑄就信任、重塑價值》(下簡稱《報告》),該報告集中調研了3200餘位不同年齡、不同城市,但是多為中產階級的網際網路理財客群。其中顯示,他們偏好固收類產品且產品選擇單一,即80%的資產投向固收類產品,固收類產品投資比重超過50%的客戶佔到了總客戶的85%。
同時,他們對安全性更敏感,在理財態度上更穩健。報告顯示,他們偏好固收類產品,73%的資產投資於固收類產品,除銀行儲蓄外,貨幣基金最受歡迎,投資佔比達17%,P2P產品則佔比約8%。線上化發展並沒有改變客戶對固收產品的偏好。
此外,他們還需要更加個性化、專業的理財服務。雖然他們對於理財需求很大,但是他們對於投資知識、投資產品的認知度並不高。有研究機構的最新調研資料顯示,59.2%的新中產表示,自己在投資方面的知識、經驗積累太少,85.8%新中產群體沒有充足的時間來打理自己的投資。但是,報告中也顯示,中國投資者自主性強,即56%的客戶依靠自主分析進行投資,因此他們需要更專業的網際網路金融服務。
相較於傳統的高淨值人群,新中產人群在理財方式的接受度上更加開放、多元。因為新中產人群是在網際網路文化浸潤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他們對線上理財的接受度更高,對網際網路理財已經形成一定的好感度。而且從新中產的人群特性來看,他們是在職場上正在奮力向上的拼搏一族,他們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對理財產品進行比較和選擇,他們需要更便捷且更高效的網際網路理財服務。
總之,新中產人群需要的金融服務是便捷的,能讓他們從繁瑣的投資中解放的;其次他們還需要更多元化的產品,最好是一站式理財;還需要更穩健的理財方式,更完善的投資者教育,能更好的進行風險指引,更貼心周到的服務。
03 哪類機構能獲得新中產的青睞?
儘管新中產理財市場是一個已經顯現的藍海,但是服務這個藍海的金融機構肩負著啟蒙這群“待富人群”走向新財富人群的重任。雖然已經有頭部公司開始圍繞新中產人群的理財需求進行服務,但是到底服務這類人群到底需要什麼能力呢?
首先,對新中產需求精準把控,能夠為其提供相應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這對機構而言不僅考驗對客戶群體畫像的瞭解,更考驗其大資料分析能力是否能夠做到真正地“千人千面”。比如,螞蟻聚寶能夠根據使用者的資產情況、個人屬性、瀏覽記錄等行為資料,為使用者提供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和資訊;再比如陸金所的KYC 2.0系統,根據使用者的自身情況與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大資料分析,精準定位客戶分層、有效地描繪出使用者畫像,據此為其匹配真正適當的產品。結果也 顯而易見的,通過技術模型驅動,可以攔截30%人群的非適當投資。
其次,能夠提供多元化的理財產品,幫助新中產們通過分散投資來實現更穩健的投資訴求。目前儘管大多數線上理財平臺喊出了“一站式理財”的口號,但是在產品體系上卻相對單一,難以滿足新中產多元化的理財需求。畢竟“一站式理財”首先體現了機構的實力,特別是在金融嚴監管的環境下能否取得各類金融牌照。其次是獲取資產的能力,這些因素都構築了較高的准入門檻。如目前陸金所就依託於母公司平安集團,目前已經是全金融牌照的線上理財平臺,可以滿足新中產人群多元化資產配置的需求。目前,陸金所的產品體系就包含了固收類產品、債券基金、股票基金、貨幣基金、網貸、私募等多種理財產品體系。
最後,通過科技手段提供高效、便捷的網際網路理財服務,讓財富管理更普惠、更開放。對新中產人群而言,高節奏的生活和工作讓他們需求更高效、便捷的理財服務。對於機構而言,只有依託於線上理財才能更好的控制成本,為更廣闊的新中產人群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因此科技手段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為這類人群提供更極致的使用者體驗,比如能夠智慧、實時、動態展示投資組合資訊。以陸金所基金頻道為例,通過科技手段能夠為使用者提供優選組合、智慧篩選、主推基金等功能。
女記有話說:
得中產者得天下,這個定律在世界範圍內已經得到反覆驗證。近些年來,中國的新中產階層,愈發壯大,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而他們的品味正在動搖固有的消費和理財習慣,要服務好這個人群並不容易,但也充滿想象空間。
在產業不斷創新發展、智慧融合、技術推動的新形勢下,資料、場景、流量是金融科技未來發展的基石,在這一基礎上延伸出的智慧解決方案、智慧風控、反欺詐、智慧營銷、智慧催收、智慧投顧等業務百花齊放。雖然過程坎坷起伏,但終點明確又清晰。未來,金融科技將成為金融產業下一階段競爭的核心生產力。
2018年11月30日, 北京國貿大酒店 ,2018億歐創新者年會【金融科技創新者論壇】火熱報名中:搶票連結
ofollow,noindex">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