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互聯網醫療的下半場,輕問診向重問診的蛻變

互聯網醫療的下半場,輕問診向重問診的蛻變

好大夫在線 互聯網 下半場 過去式 主動權

2016年,互聯網醫療成為融資最難的行業之一,眾多互聯網醫療企業或機構面臨出局危險,一些大型集團在互聯網醫療創業道路上亦遭遇重大坎坷。
經過幾年市場洗禮,互聯網醫療的野蠻生長時代正成為過去式,輕問診已窮途末路。2017年,將是互聯網醫療發展的關鍵時期,怎樣在下半場掌握主動權?如何充分利用自身核心資源去撬動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究竟什麽才是互聯網醫療下半場的核心命題?
互聯網醫療發展現狀
醫療服務的兩個前提:一個是醫療質量;一個是患者安全。醫療服務核心就是醫生與患者間的服務,必須基於醫生對患者病情全面了解下展開診療行為。縱觀互聯網醫療發展現狀,主要呈現以下兩種發展趨勢:
一方面,以互聯網醫院為代表的服務模式正不斷深入醫療核心,跟隨地方政府,逐漸從幕後走到前臺,互聯網醫療與醫改的愈發微妙,銀川互聯網醫療基地正是這一趨勢的集中體現;另一方面,隨著互聯網醫療服務的不斷深入,加速了其商業化發展進程,互聯網醫療正在努力擺脫燒錢模式,試圖走上真正的商業化道路,如好大夫在線接通寧夏醫保、微醫聯合眾安保險推出ACO產品。
表面看來,互聯網醫療的發展似乎正逐漸進入醫療核心,互聯網問診已由“輕”向“重”轉變,行業同質化發展逐步減少,一切看起來都很美!但互聯網醫療的發展真如表面看起來欣欣向榮嗎?
互聯網醫療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在醫療大數據
雖然互聯網醫療逐步回歸理性、反思期,但毫無疑問,互聯網醫療的發展依舊停留於領域應用層面,沒有醫療數據為前提的互聯網問診終究“重”不起來,難以在短時期內實現飛躍式發展,無法從根本上推動中國醫療發展。互聯網醫療如何能像滴滴打車顛覆性解決人們打車問題,讓人們能便捷享受精準優質的醫療服務?
隨著大數據時代來臨,醫療大數據成為醫療發展必爭的核心資產,如果能從醫療頂層設計入手,實現醫療大數據采集融合,醫生隨時隨地實時了解病人各種醫療數據,進而開展咨詢、檢查、診斷、治療、用藥等醫療服務行為,實現“輕問診”向“重問診”蛻變,讓患者享受到便捷精準的互聯網醫療服務,一種就醫新體驗與發展模式也將由此誕生。
當然,各互聯網醫療巨頭早意識到醫療大數據的重要性,並開始利用自身資源與能力盡可能多的收集或采集醫療臨床數據。如以互聯網醫院為代表的服務模式,通過與政府合作,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試圖由“輕問診”向以醫療數據為基礎的“重問診”過渡。
如何實現醫療大數據的采集應用?
在中國,醫療大數據主要集中於各醫院。雖然醫院都在為醫療信息化做努力,但介於歷史原因,我國的醫療信息化建設並不具備頂層設計的優勢,沒有統一的標準化醫療數據統計規範,每個醫院用的軟件系統多達數十個,而國內的醫療信息化軟件廠家更是數以千計,各廠家、軟件系統之間的數據不能互聯互通,醫療數據孤島和信息煙囪的無處不在。
加之不斷有新系統、新數據的產生,找各軟件系統廠商配合開發數據接口並不容易,有協調不暢、人員缺位等問題,也需要極大的時間和資金的投入,而碰上廠家消失或轉行等原因,根本無法保證醫療數據最大化的采集。
有沒有這樣一種方法: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前提下,不需要通過廠家配合、無需接口對接,短時間就能實現醫療數據跨系統、跨平臺集成采集,最重要能輸出結構化的滿足應用的醫療數據。
博為101醫療數據集成平臺應運而生,其獨有的異構數據融合技術,無需軟件廠家參與,獨立抓取醫院各軟件系統(HIS、EMR、PACS、LIS等)中的臨床數據,自動建立數據關聯,輸出結構化數據庫,不僅簡化了協調、縮短了工期、提高了安全,數據集成共享實施效率提高近百倍。
同時,精準醫療大數據應用,集中促進但又不限於互聯網醫療發展,以醫療大數據為基礎的精細化、產業化發展,個性化定制采集輸出不同大數據模型,吸引商保公司、互聯網、醫院、器械、藥品、生物等醫療生態鏈的成員,最終形成以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生態體系,創造出不可估量的商業價值與財富機遇。

互聯網醫療的下半場,輕問診向重問診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