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馬化騰朱嘯虎別懟了,共享泡沫來了

馬化騰朱嘯虎別懟了,共享泡沫來了

戲劇性 sta 然而 技術 海外市場 合作 東南亞 們的 表示

在共享單車越炒越熱的今天,共享單車領域出現了戲劇性的場面。

悲劇:第一家共享單車倒閉。悟空共享單車於6月13日在其官微發布聲明終止服務,退出共享單車市場。

喜劇:摩拜單車完成E輪投資。摩拜單車在6月16日宣布完成新一輪超過6億元的E輪融資,與此同時,彩虹共享單車橫空出世,彩虹共享單車剛剛完成千萬元天使輪投資,目前A輪1.7億融資正在籌備期。

鬧劇:共享單車平臺在同一時間裏連續發生了反差巨大的事件,人們的熱議還沒有過去,另一部戲又上演了。6月19日,金沙江創投創始人朱嘯虎在朋友圈轉發了一則某第三方數據機構出具的 《ofo活躍用戶、用戶增速遠甩摩拜,穩居第一》報告。馬化騰回應稱“從微信支付看摩拜高一倍多的,另外智能機和非智能機未來價值和潛力還是很不同的。”兩位大佬就共享單車誰是第一的激辯截圖瞬間刷爆朋友圈,他倆圍繞共享單車的用戶數據之爭、共享單車的智能化之爭、以及共享單車鋪量多是否是決勝關鍵等三個問題展開爭論。

技術分享

然而,吃瓜群眾卻大呼越來越看不清共享單車這個行業了,但是以人們日常出行工具為載體,共享經濟的概念變得家喻戶曉。

繼共享單車之後,共享經濟空前火爆並且已經成為了現代商業的“靈丹妙藥”。如今很多產品都可以進行共享,從交通領域的共享單車到住行方面的共享房屋出租、共享雨傘以及玩樂方面的共享籃球,家居方面的共享廚房等,衣食住行等各行各業都開始玩起了共享。

多個傳統領域借助共享經濟的火爆改變了原有的盈利模式,經營方式也隨之更新換代。在共享經濟如火如荼的時候,有人開始質疑共享經濟火爆的商業模式下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商業泡沫。事實上,這樣的質疑不無道理。

悟空單車倒閉的背後:共享泡沫初露端倪

如果說2016年是共享單車發展元年,那麽2017年才是共享單車競爭最激烈、最關鍵的一年。從最早ofo與摩拜率先扛起共享單車大旗,到如今小藍、騎唄、Hello 單車、永安行、智享單車等一眾單車各立山頭。雖然,整個行業還在快速增長,但是部分城市的市場已飽和留給創業者發揮的空間並不大。然而,還是有很多創業者一致認為“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起來”。

從共享單車市場調查情況看來,我們不難發現一些單車品牌由於模式的單一性,過分強調模仿已經開始掉隊然後慢慢被市場淘汰。原先在各個大學城附近並排的小綠車不見了,被小金車取代了;摩拜單車又有新產品了,ofo的單車押金也從99元變成了199元。種種跡象表明,共享單車市場正在面臨著一場資本之間的較量,而悟空單車的倒閉也預示著妄想通過共享經濟一飛升天的創業者就要被資本收割了。

從共享單車行業的發展狀況以及悟空單車創始人的悔悟來看。一方面,跟外賣、打車等其它互聯網細分領域類似,共享單車市場發展過於迅猛,短短數年時間,就完成了傳統行業幾十年的成長歷史,促使市場資源快速集中在少數寡頭手中,共享單車正在朝著巨頭壟斷、弱小平臺面臨淘汰的市場格局。

另一方面,共享經濟基本上是個拼資本拼資源的行業,隨著越來越多共享單車的湧入,人行道不夠用了,顏色不夠用了,用戶形成習慣了,單車供應鏈被搶完了。資源越來越少,爭奪者越來越多,共享單車平臺之間為了搶占市場資源已經初露惡性競爭的端倪。

事實上,共享單車所面臨的問題遠不是資源分配的問題那麽簡單,其中任何一個環節沒處理好,都可能導致共享單車走向毀滅。

其一,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尚未清晰,一直共享單車創業者的共識。摩拜CEO在一次媒體專訪上表示 “對於任何創業企業而言,都需要時間來探索商業模式,目前我們還專註於提高用戶體驗,暫時還沒想盈利的事。”沒有盈利只靠融資度日這樣的商業模式,如果遭遇資本寒冬,必然全軍覆沒。

其二,共享單車項目本身同質化嚴重。共享單車行業崛起僅有兩年左右,行業迅速膨脹擴張,單車平臺已有數百家。共享單車創業者越多,同質化越發嚴重,免費騎行、騎行給紅包、單車數量密集投放、車型同質化等等形式已經讓消費者產生了厭倦心裏。

其三,共享單車供應鏈不完善。“我們拿不到頂級的供應鏈資源,摩拜、ofo都可以和全球最大的供應鏈廠商合作,而悟空單車合作的都是小廠商,產品品質上不是特別好,車子容易壞。”悟空單車倒閉後其創始人雷厚義說出了這樣一段話。共享單車之爭最終要回到產品本身,如果供應能力跟不上,企業根本不可能進行規模制造,如果不能規模制造,在單車數量和質量上就會完全處於劣勢,最後便只能被淹末在車海裏。

顯然,無論是從市場規模還是用戶習慣,都已選擇出勝利者,留給其他創業者的時間不多了。如果創業者還不能找到合理的盈利模式、經營策略,被淘汰出局的概率非常大。悟空單車是第一個但絕不是最後一個倒下的,未來隨著競爭的加劇,會有越來越多的單車企業步入悟空單車的後塵。

技術分享

共享經濟鼻祖Uber深陷危機,共享經濟泡沫越吹越大

在悟空單車倒閉之後,竟然還有新的入局者想趁著共享經濟的熱度大撈一把,是悟空單車血淋淋的事實不能敲醒沈醉的創業者,還是共享經濟的概念誘惑力太大?上海凱源資本董事總經理陸修泉曾經說過:“我認為分享經濟已經出現了泡沫。雖然在某些層面或許存在某種分享形式的合理需求,但我不認為這種需求可以作為大量資本流入的根據。”

《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顯示,2016年我國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參與者總人數達到6億人,比上年增加1億人左右。報告預測,未來幾年,我國分享經濟將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長。驚人的增長數據驗證了陸修泉的說法,這個市場正在湧入大量的資本,稍有不慎隨時都有可能崩盤。

共享經濟概念起源於美國,Uber一直是共享經濟的典範。國內的共享經濟模型也是始於Uber,因為全球最大的出租車公司 Uber沒有一輛出租車,被中國創業者們譽為“中國式共享經濟的最真實寫照”。

可是這位鼻祖進入2017年後,像開了掛一樣登上媒體頭條而且都是負面消息。據悉,面臨CEO無限期休假的Uber麻煩不斷,近期的數據表明,這家在線打車巨頭正在失去其美國市場的優勢。

一方面,研究公司Second Measure表示,Uber的美國市場份額從今年初的84%下降到5月底的77%,來自舊金山的Lyft正不斷沖擊著舊有秩序。另一方面,在管理層醜聞不斷的背景下,投資者也越來越變得舉棋不定,Uber在全球也面臨著嚴峻競爭,類似印度Ola及東南亞Grab這樣的公司正在蠶食著Uber的海外市場。

隨著共享經濟巨頭Uber的下沈,共享經濟泡沫也開始越吹越大。

共享只是租賃的偽命題,多數共享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

紐約時報援引畢馬威(KPMG)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的風險投資公司投資了310億美元,同比增加近五分之一,大量投資流向了共享公司。國內資金過剩的現象凸顯,在缺乏創業項目和創業創意的之時,共享概念的引入被資本炒熱,沒有牢靠的基礎越堆越高的壁壘總有倒閉的一天,共享經濟的泡沫也正是在資本的推動下越吹越大。

首先,共享經濟只是過去租賃的一種全新包裝,就如同大家把計算能力提升包裝成人工智能;把智能硬件包裝成機器人一樣,共享的本質應該是不帶任何利益去分享,因此共享是一個打著租賃旗號,實際卻說是“分享”的偽命題。創業者弄清楚這一點,就不會把共享經濟奉若神明,認為共享經濟一定能發家致富了。

其次,共享經濟發展太快並非毫無問題。一年多來,眾多共享初創公司獲得投資。手機充電寶租賃領域內的12家公司今年共籌資12億美元,有15家以上的企業從事雨傘共享業務。而帶動共享經濟發展的共享單車,除了兩家領頭羊以外,約20家初創公司活躍在單車共享領域。共享經濟發展過快,一方面證明了是資本在推動著這場經濟。另一方面,發展太快必然會落下詬病,任何崛起的經濟體系都是靠多年積累出來的,而且發展得過快的經濟都是泡沫的特征。

此外,共享經濟初衷是利用閑置的資源產生共同分享財富的目的,這個目的一開始是可行的。例如:單車的共享解決了“出行最後一公裏”的難題,雨傘的共享解決了人們雨天出行問題等等。

但是在互聯網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由於越來越多的東西被拿來共享,想分一杯羹的人也越來越多,這就造成了行業的膨脹。如今,參與者未能獲得利益分配,共享經濟區塊鏈內產生分歧,接下來就會是參與者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夢想面臨破滅,而小型企業為保命退出這個市場,共享經濟如果再這樣神化下去,離泡沫破裂的那天也就不遠了,該到頭了。

從悟空單車的倒閉到Uber陷入危機,共享經濟產生泡沫的跡象越發明顯。值得一提的是:國外已經開始預計Uber的倒閉會給全球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可國內很多企業還再期待借助共享經濟創造更大的利益。或許,泡沫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它沒有破裂之前,沒有人認為它是泡沫。

劉曠,以禪道參悟互聯網、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

馬化騰朱嘯虎別懟了,共享泡沫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