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產品經理最花時間的2件事:異常邏輯梳理與數據處理

產品經理最花時間的2件事:異常邏輯梳理與數據處理

處理 新的 att files 漏鬥 流程 計時 現實 需要

冰山:異常邏輯梳理

技術分享

也許你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產品的主流程梳理清楚了,但是你看到的只是產品冰山海面上的那10%,剩下的90%是海面下各種情況的異常邏輯。

? 10%的冰山和90%的冰山

任何一個產品功能邏輯,都分為主邏輯和異常邏輯。產品經理們當然要花時間設計精妙的產品主邏輯,構建體驗良好的用戶使用流程,甚至考慮一個完整的用戶閉環。露出水面上10%的冰山,也許會讓你心醉;但水面以下90%的冰山,也許會讓你心碎。可是沒辦法呢,產品經理也需要把主邏輯之外的復雜異常邏輯“盡量”梳理清楚。

? 常見的異常邏輯大禮包

常見的異常邏輯有網絡錯誤、新舊功能沖突、任務中斷、因延遲導致前端頁面與後臺邏輯不匹配等。Glen這裏幫大家做了簡單的總結:

技術分享

上面簡單總結了一些異常邏輯,現實產品設計中遇到的各種異常邏輯遠不止這麽少。做產品就像完成一件藝術品一樣,需要慢慢磨,耐心雕琢。

數據處理

很多童鞋在產品設計時,往往會忽略數據處理的重要性,往往最後會吃大虧。對的,Glen就吃過這個虧,然後被十倍報復了……

? 產品設計的每一個關鍵步驟都需要數據支持

大部分人,喜歡有創造性的工作,產品經理尤其如此。我們喜歡設計產品的界面、流程、閉環,有時候往往會忽略數據埋點的重要性。產品設計完成後,再返回去給每一個按鈕、每一個頁面、每一個關鍵位置標註數據埋點時,我們常常會覺得無聊,因而不重視,因而最後被坑的總是自己。產品設計的每一個關鍵步驟都需要數據支持,你必須在這些關鍵節點上做好數據統計埋點。產品上線之後有數據反饋,才能評估產品的品質。切記!

? 無處不在的漏鬥

做任何一個產品,都能搭建各種漏鬥模型,因為流失和損耗是不可避免的。產品體驗理論上可以由幾個基礎漏鬥模型體現:前端用戶流程的漏鬥模型、後臺實現的漏鬥模型、服務器交互的漏鬥模型。他們中的每一個又可細分出N個小漏鬥模型,可以細化到對應的關鍵數據指標,比如點擊轉化率、支付轉化率等。產品經理們,每天都需要關註這些關鍵的數據指標,更需要不斷完善各種漏鬥模型:老的產品需要翻新、新的產品需要建立。

? 數據規範

幾乎所有的公司都知道數據的重要性,然而很多公司並沒有做好,原因很可能是沒有一個統一的數據埋點規範。只有統一化、標準化才能夠被良好的管理,不然依然是大道理懂了很多,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很有必要統一一套數據規範,例如:業務-渠道-平臺-功能-描述,然後在所有的產品上都按規範進行數據埋點,統一的數據平臺就這樣被建立起來了。當然統一也有弊端,就是限制了個性化,比如你想跟蹤不同的產品版本,如果還是走統一的數據埋點,那會導致兩個結果:要麽你不敢放量,產品改進後看不出明顯的數據反饋;要麽你膽兒肥放了很大的用戶量,但這樣你要承擔非常大的改動風險。

這裏Glen推薦你一個方法,在規範的數據統計點的後面,再通過頁面或者客戶端給你增加一個版本段位 Version XXX,然後把版本數據這部分單獨上報到另一個地方。(如果你有更好的辦法,請告訴我,蟹蟹)

產品經理最花時間的2件事:異常邏輯梳理與數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