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傳富士康向印度投資60億人民幣建廠,富士康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傳富士康向印度投資60億人民幣建廠,富士康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富士康

據印度《經濟時報》消息,富士康計劃向印度加瓦拉爾尼赫魯港經濟特區投資60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61.54億元,建設一家約1200畝的工廠,該項目預計將為4000人提供就業機會。其實,類似消息在過去幾年早就屢見不鮮,經歷過從東南沿海到內陸地區的遷徙,富士康積累了大量的建廠經驗,構築起同客戶、政府、供應商、員工談判的先進模式,我們不用擔心這家企業的搬遷能力,只是好奇富士康能否改變印度社區。

技術分享圖片

筆者認為,印度建廠應該是其國際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片土地上有最聰明的人,編輯出了大量好用的軟件,但基本上都移民美國了,留在印度本土的人,大都過著相對貧窮、懶散的生活,從一些印度電影以及印度出差經歷之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印度人的生活習慣,他們喜歡用手抓飯吃,常常買不起吃飯的碗,以至於只能從鍋裏直接抓著吃;孟買、新德裏這樣的大城市同世界其他城市差異不大,但郊區農村部分則比較淩亂,一些地方到處都是牛糞,印度人是把牛當做神靈來看待的,自然也不太敢隨便處理神之排泄…

總之,印度現在的國民性格同富士康高效、務實、勤奮的工作要求尚不兼容,這應該也是富士康在印度建廠最大的軟件問題,郭臺銘需要通過自己的管理智慧來提升當地社區的工作效率,正如他改變中國內陸城市一樣,但顯然,富士康不會單純地以“救世主”的心態入駐印度,他們看中的是其豐富的資源和市場,或許還有配合客戶的因素。

覬覦人力,富士康正深挖印度生產資料

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富士康也是全球最大規模的重資產型企業,在其全國各地的生產基地內,有著數不清的設備、廠房、生產原物料,還有熙熙攘攘的人流,這些生產資料無時無刻不在消耗富士康的成本,事實上,制造業要實現盈利,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是兩個永恒的話題,或者說,這些管理手段才是制造業真正的精髓之一。富士康從東南沿海地區搬遷到成都、河南、鄂爾多斯等內陸地區,看似勞民傷財,不僅要重新修建制造廠房,還要多付出設備、原物料和成品的運輸費用,更讓一些管理者紮根深圳的夢想碎成渣滓,但全局考量,郭臺銘看中內地的正是其豐富的人力資源,以及尚未開發的生產欲望,說的通俗點,內地工人的工資水平不高,給他個5000塊,能給企業奮鬥終生。

技術分享圖片

富士康於印度投資60億人民幣,規劃評估裏肯定有之於人力資源的重點考察,如今的印度人口超過13億,而且如前文所述,他們大都處於貧窮、落後的狀態,相應地工資水平也非常低,有著巨大的提升潛力,但這樣一來,富士康就要面對新的局面:印度人民生活欲望低,所以工資水平不高,同樣,他們現在不會有高效率的工作,最起碼不會按照流水線的快節奏工作,郭臺銘需要帶領其團隊,把其高效工作、努力奮鬥、精致生活的理念推廣到本地,讓本地人接受這樣的節奏,可問題在於,一旦本地人開始認真工作、物質日益豐富、懂得精品生活理念之後,就會變得飽暖思×××,開始厭煩制造業相對枯燥的生活,這也就註定了富士康這樣的企業,需要持續地遷徙和開化,正如他們最早發跡於歐美、日本、臺灣等地,而後來中國大陸沿海地區,再到中國內陸城市,現在又開始向越南、印度開拓…

事實上,富士康或者說基礎制造業遷徙的整個過程基本上就是一個開發廉價勞動力的過程,目前歐美、日韓、臺灣地區早已沒有這樣的資源了,從人口數量、人民欲望等角度講,都沒有辦法搭建起一個勞動密集型的車間;中國沿海地區也已經開始了“騰籠換鳥”的政策,富士康和深圳早年相好,各取所需,但前幾年富士康離開這裏,幾乎是被驅趕走的,他們來到內地,一如既往地同成都、鄭州相好,帶動周邊經濟發展,提高本地人民生活水平,但在學習到先進的工作模式、管理經驗之後,內陸城市也開始了騰籠換鳥的政策,更何況,時下的中國正國運昌盛,大批的新工作應運而生,比如隨處可見的外賣小哥、快遞小哥,還有共享單車的運營維護員,同樣,我們需要看到高鐵、建築行業都正在蓬勃發展,更不用提百度、騰訊、阿裏巴巴正創造著越來越多的崗位,總之,中國現在的年輕人已不缺乏工作機會,縱然是沒有高端、獨特的技能,他們同樣能拿到不錯的薪水。

技術分享圖片

在這種大背景下,富士康的基礎工作就缺乏相應的競爭力,無論是中專、技校類的畢業生,還是非重點院校的偽天之驕子們都沒有特別的傾向留在制造行業,這也是為什麽制造業招聘越來越難,即便是招聘進來,也很難完整地留才下來,無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於是,要想在策略上有所突破,富士康只有兩條路,一條是機器人取代人工,另一條就是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新的廉價生產資源,目前,這兩條路上都覆蓋著郭臺銘倔強的身影。

迎合客戶,印度市場亟待開發

現在,富士康在印度已經開啟了一些制造工廠,給小米、諾基亞、富可視等手機品牌供貨,但顯然,這些品牌商的總量還遠不及其最重要的蘋果客戶一個季度的產能,而印度市場目前似乎也沒有完全接受蘋果,有著巨大潛力可挖。或許談到蘋果在印度的前景,會有專家出來擔心iPhone的高售價和印度低生活水平間的矛盾,但任何一個市場都不是天然存在的,特別是吃喝拉撒以外的消費,往往需要喬布斯、庫克這樣的偉人,靠自己的智慧和手段深度挖掘出來,正如喬布斯重新發明了手機,開發出人類對於移動上網的欲望,也開發出人類對於時尚手機的追求,從而在全球範圍內編織出一張碩大的消費網絡。

如今的印度擁有13億的人口規模,但這個數字不是新消費市場考慮的重點,更重要的則是他們的工作、消費欲望還沒有被徹底喚醒,反過來說,他們有著天然而巨大的潛力。

富士康代工廠內正規的經營理念、優秀的管理人才、以及世界一流的客戶標準,都會在很大程度上改造印度人的工作理念,而這種理念一旦形成,工資連同生活水平都會隨之上漲,消費的潛力自然也會被一步步地開發出來。另外,蘋果現行的組織架構內,印度幫的勢力越來越大,他們都是一些來自哈佛、密西根、耶魯大學的高級知識分子,有些人甚至是最高的董事會成員,這些人在完成了個人的夢想之後,自然會想一些“衣錦還鄉”的事兒,或者說借助“衣錦還鄉”的頭銜來擴大自己的勢力,正如郭臺銘祖籍山西,於是,他在山西也建有富士康工廠,且同當地政府關系不錯。如前文所述,一些聰明的印度人離開了家鄉,現在他們有契機回報家鄉,實在是有點光宗耀祖的味道。或許本次60億的投資,尚不足以把iPhone的生產線搬遷至印度,畢竟,蘋果的供應鏈涉及到全世界,牽一發而動全世界,但這些陸續開工的車間,完全可以幫富士康做管理試驗、搭建物流體系、積累人脈關系的重要砝碼,這些規劃也體現著郭臺銘以及其管理團隊富有遠見的企業規劃。

筆者在很多文章中都提到,企業往往是一個社區內最重要的組織,它不僅創造剩余價值,持續地輸出有形產品,同時,也能輸出工作、生活理念和具有精品理念的人才。(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傳富士康向印度投資60億人民幣建廠,富士康為什麽要這麽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