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讀書筆記-《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讀書筆記-《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原本 取代 次數 提前 logs 效果 -m 生活 永遠

前期準備

沒有人知道自己的極限,不給自己設限。

你要堅信,只要人生不設限,成就和富足終會到來。

每個人都擁有相同的時間,而且,你在工作時間中所做的事情決定了你能收獲什麽。你做的事情取決於你的思考,這樣你的夢想就會成為一個發射臺,它將決定了你能取得多高的成就。

你不要畏懼誌存高遠,而是要恐懼平庸、恐懼浪費、恐懼沒有全力以赴地活過。當我們不能夠誌存高遠,我們就會有意無意地抗拒遠大的理想,我們會朝著較小的目標前進,或者錯過更大的機遇。如果勇氣不代表無所畏懼,而是超越畏懼,那麽誌存高遠就意味著一個人並非沒有疑惑,而是能夠超越疑惑。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下生活,你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生活,才能發掘自己的潛力。

停止追問自己:“接下來我要做什麽?”這至多是取得成功的慢車道,甚至是出口匝道。你要問自己更宏大的問題。一條很棒的經驗法則,就是在你生活中的每一處都雙倍下註。如果你的目標是10,那麽就要問自己:“我怎樣才能達到20?”為自己制定一個遠超過自己期待的目標,那麽你將做出能保障你原本目標的計劃。

不要讓那些狹隘的思維限制了人生。從大局思考,誌存高遠,大膽行動,然後看看你是否能改變生活的格局。

不要在短暫的一生中留下遺憾。

中期過程

聚焦你的目標,成功人士的所有行為和精力都緊緊圍繞著他們的目標,成功就在於聚焦目標。如果你期望凡事都邁向成功,那麽你就必須聚焦目標。

他們認為成大事必須耗時,必經波折,結果他們將計劃安排得非常滿,日程緊張,成功卻越來越遠。其實一個人做成的事情不在多,只要把事情做好了,就是成功。可惜人們往往好高騖遠,迷失了方向。日子一久,他們便降低了對自己的期望值,拋棄夢想,任人生枯萎。然而,應該縮小的是目標,並非人生。

我們不是時間太少、事情太多,而是一直在暗示自己要同時做更多的事。

試想一下,你若不珍惜,那麽每天1/3的時間日積月累起來,對自己、對他人、對事業的損失將會多麽大?

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最多的人和事最值得我們重視。如果你只願付出一部分關心及零碎的時間,若即若離,那麽你失去的不僅僅是時間,還有與他人的聯結。

習慣的養成

“自律”的人平時會訓練自己養成好習慣。他們看起來是“規律”的,但其實不是,沒有人是“規律”的。66天養成一個習慣。當習慣逐漸養成,維持其所需的自律也就越來越少。

技術分享圖片

光環效應,飲食習慣更好,酒精、香煙、咖啡因的攝入量減少,看電視的頻率降低,甚至攢著臟盤子不洗的情況也有了改善。動用自制力、保持好習慣不僅越來越容易,而且能夠惠及生活的其他方面。這些學生不僅規律地從事著主要任務,其他方面也受益頗多。

做正確的事能夠將你從無謂的小事中解救出來。

意誌力就像車裏的燃油……你每拒絕一次誘惑,就消耗一點兒。拒絕次數越多,燃油儲備就越少,直到用光為止。

當精力消耗到一定程度,體力支撐不住時,他們便開始陷入“默認選項”,這對本有希望被保釋的犯人來講可不是一個好消息。法官的“默認選項”就是“拒絕保釋”。這時,只要他們稍稍起疑,意誌力降低,犯人們就得繼續待在監獄裏。

意誌力一旦耗盡,我們就自動進入了默認設置。那麽,你的默認設置是什麽?當你意誌薄弱的時候,你會選擇胡蘿蔔還是薯條?你是繼續專心工作,還是容易因為別的事而分心?當最重要的事情完成時,意誌力就開始降低,這時默認設置會決定你的表現水平,結果通常都是平庸。

趁意誌力高漲時做那件重要的事,給意誌力留出一日之計。

生活&工作

縱觀歷史,讓我們的生活保持平衡是一種由來已久的權利。千百年來,工作就是生活。如果你不工作(打獵、種植農作物或飼養牲畜),你就無法生存下去。

時間從不等人。有的事情必須做到極致,因為等待也許會讓你永遠錯過。

若用“制衡”取代“平衡”,所有的事情就都說得通了。

我們說生活或工作失去平衡,通常是指我們覺得很重要的事情沒有做好或是沒有得到滿足。

制衡的作用,就是在你走得太遠之前把你拉回來,使你不至於迷失;在你呆滯時敲響警鐘讓你回過神來,畢竟時不我待。

習慣性地長時間工作是致命的。調查顯示,每天工作超過11個小時(即每周工作超過55個小時)的人,患心臟病的概率比一般人高67%。因此,制衡不僅會讓你覺得更舒適,更重要的是讓你活得更健康。

想要取得非凡的成就,你就必須在繁雜事物中去粗取精,選擇最重要的事情、並為之付出足夠的時間 。

至於個人生活,制衡的秘訣則是關註。

該工作的時候就好好工作,該玩的時候就盡情地去玩。生活就像走鋼絲,如果你把輕重緩急搞混了,就會把事情搞砸。

最重要的事和其他事。把那一件最重要的事做到極致,其他事情過得去就好——想要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就必須這樣做。

如果把生活想象成一場五球雜耍遊戲,這五個球分別是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誠信。你把球拋到空中,遊戲就開始了。有一天,你會發現工作是一個橡皮球,如果掉到地上,它會彈回來;而其他的四個球——家庭、健康、朋友、誠信——都是玻璃做的,一旦掉了下來,就會磨損、破裂甚至摔個粉碎,到時再後悔已來不及了。

關於人生

我們如何用目標創造燦爛的人生呢?人生要有目標,有規劃,有所成就。生活的目的不在於找到自己,而在於創造自己

人們對自己的能力往往過於樂觀,所以多數人不願全盤考慮,研究人員把這種現象叫作“規劃謬誤”。看到整個過程,將大目標分解成數個小步驟有利於在規劃中運用全盤考慮的方法,這就是倒推法設立目標的運作方式。

註重效率不是把自己變成一頭牛,永遠很忙、永遠熬夜……而是要明白何為優先事務、何為計劃,並且要捍衛自己的私人時間,最重要的一件事讓一天都變得有意義。不要在短暫的一生中留下遺憾。

有人曾經告訴我,一個“是”的背後有1 000個“不”。在我事業的初期,我完全不理解這個道理。現在,我理解了。不會說“不”會分散你的註意力

總結

只做最重要的一件事,讓你的生活中的關鍵部分變得更為清晰。

個人

只做最重要的一件事,讓你的生活中的關鍵部分變得更為清晰。

  • 本周,我要堅持做哪一件最重要的事,從而發掘出我的人生目標,並且更加堅定?
  • 最近90天裏,我要堅持做哪一件最重要的事,以達到我期盼的效果?
  • 今天,我要只做哪一件最重要的事,來增強我的信念?
  • 如果我每天要擠出20分鐘來練習彈吉他,那麽我應只做哪一件最重要的事?如果要在90天內學會在高爾夫球比賽裏打出5桿進洞呢?如果要在6個月內學會畫畫呢?

家人

和家人一起,用“只做最重要的一件事”這個原則發現生活的樂趣和意義。下面的問題可供你選擇。

  • 這周我們應如何堅持只做最重要的一件事,來改善我們的婚姻生活呢?
  • 每周我們如何堅持只做最重要的一件事,使家庭時光更加美好呢?
  • 今晚我們應該如何堅持只做最重要的一件事,來輔導孩子的功課?
  • 只做哪一件最重要的事,能讓我們充分享受假期呢?

工作

· 若要提前完成手頭的任務,我應該如何堅持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

· 若要在這個月更高效地工作,我應該如何堅持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

· 如果想在下一次述職前得到提拔,我要如何堅持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

· 我每天應該如何堅守“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的原則,才能高效地完成工作,準時下班回家?

工作團隊

· 在任何會議上,你都可以提問:“我們只做哪一件最重要的事,才能盡快完成任務、早點兒結束這次會議?”

· 建立自己的團隊時問問自己,在接下來的6個月裏,應該只做哪件最重要的事,來發掘培養那些關鍵的人才?

· 在規劃下個月、下一年甚至未來5年的計劃時,問問自己,若要提前完成目標,我們現在應堅守的那一件最重要的事是什麽?

· 向部門內部或者公司最高決策層提問,若要在90天內建立起“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這樣的企業文化,我們需要堅持去做哪一件事?

別忘了給自己限定時間。給自己限時,確保每件最重要的事情都能完成,都做到最好。

讀書筆記-《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