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我是一只IT小小鳥》讀書筆記3

《我是一只IT小小鳥》讀書筆記3

面試 python 體重 行業 此外 筆記 並且 span 細致

李成前輩的個人介紹,成長歷程,都讓我感到非常親切。“從小到大,一路順風,也沒有特別風光過——就是一直是好孩子但是從來沒有考過第一的意思”,“除了學習和踢足球啥也不會”,“總也減不下去的體重”,我覺得許多人的成長歷程都是這樣吧。這位前輩的經驗,我能夠學習的地方應該不少。

前輩首先提到了技術深度問題,這也是我在學習路上確實遇到過的疑惑,是應該註重深度,還是應該註重廣度?技術棧全面還是某一項技術非常精通好呢?李成前輩比較看重深度,他認為某一項技術的精通比博而不精更重要。我認為其實兩者並不矛盾,可以在不斷拓寬技術棧的同時,把某一門技術,比如我們上大學最先接觸的C語言,進行更深入的研究(C仍然是編程語言中不可小覷的巨擘,實際上在世界編程語言排行榜中C僅次於java排名第二,高於C++、python和php等一眾在“世界上最好的語言”大戰中占得上風的成員),對技術更深刻的掌握,不只是技術知識,還包括使用技巧、效率優化、錯誤控制等等。越是高層次的應用平臺,就對這些有越嚴苛的要求。

? 提到求職歷程,前輩發現實習的方向和自己想要的工作並不相符,直到最後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目標。我自己的就職目標從選擇IT和CS開始就已經很明確了,肯定不可能脫離技術,第一份工作大概率是純技術人員,即使走上管理、咨詢、設計等道路,肯定也與技術脫不了幹系。前輩的一句話引起了我的共鳴:“靠技術、靠實力吃飯,是我心中簡單的理想。”,工科生,大多不都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嗎,畢竟真的有創意,有理想,想要並且能為工業界帶來貢獻的,可能幾十年也就那麽幾個人。

? 前輩面試的過程再一次體現了博而不精的危害。每家企業的技術要求不一樣,要有競爭力,就必須要在那方面有足夠的深度。看來形成健康的技術棧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就如同李成前輩說的“世界上不會有孤獨的高手,卻會有一群沒人要的半吊子”。

? 讀完全文+文末花絮,我發現全篇前輩主要強調的就是兩個詞:深度和適合。實際上這兩個詞是有關系的。現在每個行業分工都既細致又明確,所以企業在招聘的時候,往往不是想要哪些什麽都能幹的人,而是想要能把某一件事情幹好的人,也就是所謂適才適所。所以有了深度,你才能適合,不,是比別人更適合。此外,對於任何問題的解決方案,不是越華麗越高大上就越好,有時候問題考驗你的,只是你是否能選擇最適合的解決方法。

《我是一只IT小小鳥》讀書筆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