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軟工網絡16個人作業1

軟工網絡16個人作業1

mha 什麽 作業 了解 可能 要點 做出 支持 task

Task1:註冊個人博客賬號

技術分享圖片

博客地址

Task2:註冊碼雲賬號

技術分享圖片

碼雲地址

Task3:提出問題

快速通讀教材《構建之法》,並參照提問模板,提出5個問題。
如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請看這個文章:http://www.cnblogs.com/rocedu/p/5167941.html ,以及 在互聯網時代如何提問題。 還有這些要點:

  • 在每個問題後面,請說明哪一章節的什麽內容引起了你的提問,提供一些上下文

  • 列出一些事例或資料,支持你的提問。

  • 說說你提問題的原因,你說因為自己的假設和書中的不同而提問,還是不懂書中的術語,還是對推理過程有疑問,還是書中的描述和你的經驗(直接經驗或間接經驗)矛盾?


  • 問題1:

    我們知道一個軟件是針對用戶需求而產生的,也就是說軟件的最初設計者看到了某些市場需求從而進行軟件的開發,這就好像我們學期末做課設一樣,剛開始可能會覺得整個設計流程並不會特別難,可當我們真正深入去了解的時候,我們便發現有許多的細節需要考慮,我們要針對不同的用戶給出不同的方案,而這些不同的方案便對應一個不同的小應用程序。我們也知道由於計算機其他軟硬件的限制,我們不可能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那我們的軟件要做成什麽樣才能是一個好的軟件呢?或者說要怎樣我們才能在競爭激烈軟件市場中讓別人註意到我們設計的軟件呢?

  • 問題2:當我們真正開發一個軟件的時候,我們知道以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做好一個軟件的,每個人都帶有一定的局限性,人的思想只有在相互碰撞下才能得以進步,這時候我們必須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團隊,把隊伍中每個人的長處集中到一起。然後一起改進缺點與不足。選隊友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在選擇隊友的時候應該從哪方面考慮呢?

  • 問題3:看書過程中我了解到了一些開發流程,講了關於瀑布模型和圓形模型。瀑布模型是在最初就確定了需求分析,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對以後的開發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但是我們知道隨著時代以及信息的改變用戶的需求也在做相應的變化,這個時候瀑布模型演化為了圓形模型,在這個模型裏我們可以隨時根據客戶的要求更改需求分析。這兩個模型都有各自的優缺點,瀑布模型需求明確但不實用;圓形模型實用但需求不明,那我們該如何選擇開發流程呢?如何正確的運用這些開發流程呢?

  • 問題4:MSF,即微軟解決方案框架,一個微軟推薦的解決方案的框架。它教會了我們如何高效的去做一個軟件。同時結合MSF團隊模型與MSF過程模型,從不同的角度發現軟件的一些缺陷,然後修復不同的問題,把瀑布模型與螺旋模型進行結合,把它們各自的長處疊加起來。但是我有個疑問,在學校期間可能老師更看重我們學習的過程,而就業之後老板要的是我們做出的結果,但作為大學生的我們缺乏實戰經驗有太多的不足,我們該如何更進一步提高呢?

  • 問題5:我們要怎樣進行更深層次的對用戶心理需求的挖掘呢?從而對用戶心裏進行把控。

Task4:Git基本操作練習

完成以下Git基本操作

1.將https://gitee.com/happyfaye/SoftwareEngineering倉庫fork到自己的賬號下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2.將遠程倉庫clone至本地倉庫

技術分享圖片

3.在本地倉庫添加學號姓名.txt(例如:201621123000happy.txt),並提交至遠程倉庫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4.在本地修改該文本內容並再次提交

技術分享圖片

技術分享圖片

5.給出提交歷史信息截圖

技術分享圖片

軟工網絡16個人作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