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騰訊弱冠二十年

騰訊弱冠二十年

640?wx_fmt=gif

2018 年 CSDN 軟體開發者大調查活動開始了!自 2004 年開始,我們通過對開發人員、開發技術以及開發工具、平臺的狀況和發展趨勢等進行深入的調研,為開發者呈現了一幅幅真實的中國開發者畫像。十四年的歲月沉澱,萬餘人的濃墨重彩。相信有你的參與,會讓這幅開發者繪卷更加精彩。“Stay hungry, stay foolish”——Just join us now!

640?wx_fmt=jpeg

(繼續下滑,閱讀精彩內容吧 ↓)

11月1日,2018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在南京召開。會上,騰訊高階副總裁湯道生,發表了《騰訊20年共生未來》主題演講,他表示,騰訊將深耕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

沒到場的馬化騰,

寫了《給合作伙伴的一封信》,信中馬化騰說,“再過幾天,就是騰訊20週歲生日”。

騰訊二十歲了。

這是一個擁有很多使用者的公司,這也是一個擁有很多爭議的公司。

古代男子20歲稱弱冠,這時要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由於體猶未壯,稱稱“弱”。

然而,二十歲的騰訊,很難說它弱,或可以說它作為一個巨頭,有弱、有強。二十年後的今天,騰訊開始了轉型產業網際網路之路,但回首過去的二十年,騰訊是如何走來的?是什麼成就了騰訊的今天?

640?wx_fmt=jpeg


640?wx_fmt=png

騰訊業務發展第一階段


1998年早期QQ:抓住核心功能點


1998年,馬化騰(Pony)創辦了騰訊,一開始要打造網路尋呼系統,因為他之前在當時深圳最大的尋呼公司潤迅工作。

當時騰訊想通過網際網路,把資訊發到尋呼機上。巧的是,當時廣東電信拿出90多萬元招標,要做一個即時通訊系統,90多萬對一個創業公司,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專案。

所以騰訊最開始時,決定做QQ,是為了賺電信的錢,但騰訊沒有中標。於是只好自己經營QQ。

早期的QQ,在基礎服務方面,緊抓幾個核心功能點,讓QQ在國內社交的第一階段,獲取了勝利。


640?wx_fmt=png

騰訊業務發展第二階段


2000年前後,全球網際網路遭受了很大沖擊,美國納斯達克崩盤。那時,網際網路雖然吸引了很多使用者,但商業模式非常不成熟。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網際網路巨頭們,只好相互買廣告。

新浪買網易200萬,網易買新浪200萬。大家都是200萬的收入,但利潤其實沒有,還要納稅。

整個行業那時都感到很絕望,騰訊也面臨著很大的賺錢壓力。那時,馬化騰甚至想,乾脆把公司賣給電信得了。


2000年靠無線增值業務賺得第一桶金


枯木逢春,2000年,中國移動拯救了網際網路行業。騰訊最早就是做網際網路尋呼起家的,手機剛開始起來時,就跟運營商談移動QQ業務合作,5元包月,就可以在QQ上發簡訊到手機。

靠與運營商的合作,騰訊得救了。但是馬化騰認為,公司的營收,完全來自另外一家,風險太大。於是,騰訊開始尋找新機會。


2003年推出網際網路增值服務


2003年,騰訊推出QQ會員和QQ秀。那時,QQ聊天基本不知道對方長什麼樣子。而QQ秀,可以讓使用者有虛擬的形象,還可以買衣服打扮自己。

QQ秀,也因此成為,騰訊第一個賺錢最多的業務。使用者為了展示個人形象,願意把錢,充到Q幣帳戶裡,然後購買增值服務。這也為騰訊日後的網路遊戲,打下了重要基礎。


2004年進軍網遊市場、發力媒體&廣告業務


2004年,網遊開始興起。沒有遊戲基因的騰訊,也想進軍網遊,於是就從開發棋牌遊戲開始,另外也代理遊戲。

開發的遊戲中,棋牌遊戲比較順,騰訊用了一兩年時間,超過了當時市場上的第一名聯贏。

這之間,騰訊棋牌遊戲最火的是鬥地主,最多的時候,有兩三百萬人同時線上。

遊戲業務,是奠定騰訊商業模式的重要開始。2004年至今,騰訊超過一半的收入來自遊戲,就是因為它的商業模式非常清晰,一個很輕量的消費,就可以獲得很愉快的娛樂體驗。

2003年底,騰訊推出了qq.com新聞平臺。騰訊本身是即時通訊公司,那時的三大新聞平臺是新浪、網易、搜狐。

為了拉使用者,騰訊設了QQ彈窗,彈出騰訊新聞。但一開始,使用者還是會罵,因為覺得騰訊的新聞和編輯能力,不如其他門戶。

後來,騰訊網至少花了10年時間,才達到今天的影響力,從品牌廣告的營收及流量的影響力上,基本超越新浪。


2005年佈局WEB2.0,推出Qzone、搜尋和電子商務


2005年,騰訊佈局了QQ的延伸產品QQ空間,當時的趨勢是,數碼相機開始在國內興起,越來越多的使用者,開始有數碼照片內容。

而很多使用者都很願意,上傳照片到QQ相簿。到如今,QQ相簿一天的上傳量,就有1億多張照片。

2005年,騰訊開始走多元化路線,佈局了搜尋和電子商務業務。

當然,騰訊的多元化,並非處處都成功。當騰訊把自家的搜搜,跟搜狗合併以後,曾將QQ瀏覽器的搜尋框,預設用搜狗,但超過一半的使用者,會手動將預設搜尋引擎,改成百度。

640?wx_fmt=jpeg

騰訊的電商C2C平臺就是拍拍網。但由於當時淘寶的C2C模式,已經建立了巨大無比的買家、賣家網路。所以最終沒有幹過淘寶。


2005年第一次組織架構變革


2005年、2006年,騰訊做的第一次組織架構變革是BU(BUSINESS UNIT)化。

2005年之前,騰訊是四層架構:渠道部門、業務部門、研發部和基礎架構,CEO管一塊,COO管渠道和業務,CTO管研發和智慧架構,全部靠上面的最高層統一協調,到2005年時,已經沒辦法,再進行協調。

於是這次的組織架構變革,就是搞“事業部制”,把研發、產品全部拿下,由事業部的EVP(執行副總裁)來負責整個業務。


640?wx_fmt=png

騰訊業務發展第三階段


2000到2005年,騰訊完成了第二階段佈局。到2009年,公司業績達到一個頂峰,基本上在每個領域,除了電商、搜尋以外,大家都說,要創業就面臨三件事,“生、死、騰訊”。

騰訊此時在行業的口碑也不好,外界會說騰訊只知道“抄”。


2009年開啟PC產品無線化


2009年,智慧手機露出尖尖角,騰訊也動得比較早,所有產品都開始無線化。從QQ、到手機騰訊網等產品,都開始啟動無線化工程。


2010年輿論暴風雨之年


2010年,註定是騰訊的難忘之年,這一年,11歲的QQ,同時線上人數,達到1億人。

這一年,谷歌退出中國,阿里用淘寶網代替以往的B2B業務後,順利完成了戰略重點轉移。BAT三足鼎立格局就此形成,三家公司分別把住了搜尋、電商和社交的三個最重要的應用性入口。

這一年,指責騰訊壟斷和抄襲的集體情緒,終於藉著《計算機世界》雜誌的一篇《“狗日的騰訊”》的文章,得以集中爆發。

據悉,“在同時曝光的週報封面上,圍著紅色圍巾的企鵝身上被插上了三把滴血的尖刀”。作者許磊則在文中寫道,騰訊總是“細緻地模仿,然後決絕地超越”。

在為此事專門召開的高層會上,馬化騰沉默一刻鐘後,終於說話,“他們怎麼能罵人呢”?

640?wx_fmt=jpeg

最後,騰訊以一則不能評論的“保留追訴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的宣告應對。

同樣是這一年,中秋過後,360和QQ開啟排山倒海之戰,最終騰訊推出了一個“不相容頁面”,要麼使用者解除安裝QQ,要麼解除安裝360。

640?wx_fmt=jpeg

雙方還打了幾場官司,雖然騰訊贏了,但是正如吳曉波所言,3Q大戰對於馬化騰來說,“無異於一杯難嚥的苦酒”。


2011年生死關頭推出“微信”


到2011年時,騰訊遭遇勁敵——小米推出了“米聊”。當時騰訊內部爭議很大,到底是用QQ去競爭,還是啟動新的產品?

這時,本身在做QQ郵箱的張小龍,轉移陣地開做微信。

640?wx_fmt=jpeg

當時米聊比騰訊要早,騰訊的無線部門,也啟動了另外一個叫Q信的產品,且也是基於手機通訊錄的模式。

內部有競爭,外部也有競爭,然而在騰訊內部的賽馬機制下,贏的是微信。在外,微信用了三個月,就超過了米聊。

殺手鐗就是,把QQ的使用者,往微信上去導。此外,微信當時推出的語音對講、微信群等創新功能,也吸了一大波粉。

有了這些,才奠定了微信今天在移動網際網路第一入口的地位。


2012年第二次組織架構調整


2012年,是中國網際網路的分水嶺,越來越多的國人,用上了智慧機。這一年,手機QQ的訊息數,第一次超過了PC版的QQ,大多數使用者的主要時間,開始花在手機上。

這時原來的傳統部門,開始慌了,於是騰訊各部門,開始了各種各樣的PK。

2012年以前,QQ散落在三個部門,QQ在一塊,無線QQ在另外一塊,QQ上的增值服務、SNS業務又在另外一部分,導致最後使用者體驗,都沒人負責。

於是,馬化騰做了重大架構調整,忍痛把為騰訊打下江山、並賺了很多錢的無線應用部門拆散。


2012年全面無線化+電商佈局+投資


2012年,騰訊開始全BU的無線化。最開始,無線應用部門,負責把公司所有的產品無線化。

當年,各部門紛紛醒悟,開始往移動網際網路轉移陣地。此外,還拆分了電商,並開始投資一些新興領域。


2014年:專注核心業務+剝離長鏈業務


2014年,騰訊做了一個更大的變化——“剝離”。過去,騰訊的模式是“一站式服務”,什麼都要做。

但當騰訊發現自己並無萬能之後,開始走向開放:給合作伙伴流量和入口,然後佔對方的股份。

這其中,最大的案例,就是京東。同時,騰訊也把該賣的賣掉——比如自家的搜尋“搜搜”和拍拍網。

自此,騰訊的戰略,也越來越清晰了——專注做“聯結器”和內容產業。


640?wx_fmt=png

2015-今:連線與內容


2015年3月,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馬化騰在參加全國兩會時,第一次明確體處理騰訊未來專注做的兩件事情:連線與內容。

也就是以通訊和社交為核心,以微信和QQ為平臺和聯結器,搭建一個最簡單的連線,並去連線使用者、資訊和服務。

2015年9月,結合視訊平臺和媒體屬性的企鵝影業成立。幾天後,又成立了騰訊影業公司。

影視、遊戲、動漫和文學這四大平臺,成了騰訊的一個完整的泛娛樂佈局。

同年,騰訊開始試水雲服務。成立了華南地區最大的雲端計算資料中心基地——中國騰訊雲端計算資料中心在。後來,騰訊雲也成為國內幾大雲供應商之一。

2016年,騰訊還做了體育內容,成為全球體育內容生產公司ESPN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內容合作伙伴。


開啟買買買節奏+第三次組織架構調整


2017年,騰訊入股美國技術和相機公司Snap公司10%的股權。同年11月,獲得了《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絕地求生)在中國的獨家代理運營權。

2018年,騰訊先後入股海瀾之家和盛大遊戲、以及投資嗶哩嗶哩。

同時,在視訊呈爆炸之勢的2018年,騰訊也開始發力直播和短視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微視。

也就在今年十一過後,騰訊開始了第三次組織架構調整:自2012年以來,組建的七大事業群,目前已重組為六大事業群。騰訊還整合升級了,新的廣告營銷服務線,並將成立騰訊技術委員會。


640?wx_fmt=png

而今騰訊邁步從頭越


截止發稿日期,主題為“開放·共生”的2018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還未結束。

馬化騰公開信中的這段話,指明瞭騰訊未來的方向,他說,“沒有產業網際網路支撐的消費網際網路,只會是一個空中樓閣。接下來,騰訊將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

並表示,“騰訊並不是要到各行各業的跑道上去賽跑爭冠軍,而是要立足做好‘助手’,幫助實體產業在各自的賽道上成長出更多的世界冠軍。”

騰訊二十年,外界叫好和叫罵的聲音,始終此起彼伏,人們一邊對騰訊的“壟斷”和“抄襲”頗有微詞,一方面又或主動、或被迫地使用騰訊的產品。

或許正如蔡文勝所言,“指責騰訊山寨並沒有意義,很多企業也是山寨出身,只是騰訊把山寨精神做到極致。 ”

在抄襲的指責聲中,騰訊行路至今。性格內斂的掌門人,從未像馬雲那樣,說要做一個多少年的公司。然而,騰訊未來幾何,我們都將是見證者。

參考資料:

吳宵光2015騰訊大學活動演講;

吳曉波《騰訊傳》。

【完】



微信改版了,

想快速看到CSDN的熱乎文章,

趕快把CSDN公眾號設為星標吧,

開啟公眾號,點選“設為星標”就可以啦!

640?wx_fmt=gif


徵稿啦

CSDN 公眾號秉持著「與千萬技術人共成長」理念,不僅以「極客頭條」、「暢言」欄目在第一時間以技術人的獨特視角描述技術人關心的行業焦點事件,更有「技術頭條」專欄,深度解讀行業內的熱門技術與場景應用,讓所有的開發者緊跟技術潮流,保持警醒的技術嗅覺,對行業趨勢、技術有更為全面的認知。

如果你有優質的文章,或是行業熱點事件、技術趨勢的真知灼見,或是深度的應用實踐、場景方案等的新見解,歡迎聯絡 CSDN 投稿,聯絡方式:微信(guorui_1118,請備註投稿+姓名+公司職位),郵箱([email protected])。


推薦閱讀:

640?wx_fmt=gif

640?wx_fmt=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