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把時間當做朋友》五、任務管理高手的進化論(下)

《把時間當做朋友》五、任務管理高手的進化論(下)

計劃 今天要說的第一點是計劃 作為一個計劃的指定,首要前提是,它要是現實可行的。曾聽過有一句話叫做“失敗只有一種,就是半途而廢”,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即便堅持到底也不見得就一定成功。道理很簡單,如果你的目標是製造永動機或者煉製長生不老的丹藥,那麼這樣的堅持他自然就是毫無意義的。  當然了,這是極端的例子,我相信心智正常的同學不會有這樣的目標的。那我們看另外一件事情,話說有名學生跑去問李笑來,想聽聽李笑來對他出國留學可能性的看法。李笑來審視了一下這位同學說:“你想用半年的時間實現這樣的飛躍是不可能的,依你的情況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你還是想點別的實際的事情吧。”同學不高興了,“有什麼不可能的?幾百年前人們不相信人可以上天,現在不是證明他們是愚蠢的了嗎?”李笑來說:“那你能拿出多少時間呢?你只有半年的時間而已啊。”結果這位同學被這樣實際的回答給徹底激怒了。李笑來也只能選擇閉嘴。
現實生活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很多這樣活生生拒絕現實的例子,我想,任何一個冷靜的人都不願意自己有一天變成這個樣子吧? 但是事情又沒有那麼簡單,我們經常遇到的情況是如果不開始行動的話,我們就無從判斷這個目標到底它是不是切實可行的。所以往往我們需要開始行動之後,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那麼在這個時候,如果發現有問題的話,調整目標,“半途而廢”反而是更理智的決定。 其次呢,制定計劃,特別是制定長期計劃,它可是一個需要通過實踐才能習得的能力。 我們從李笑來的經歷看到,大學學會計,畢業之後做銷售,多年之後在新東方教書,然後又變成個天使投資人,自由職業者。他自己都坦言說不知道自己將來還會去做什麼。
他這個人是不相信什麼所謂的“職業規劃”的。但是我們也會聽到一些人竟然可以制定長達幾十年甚至是一輩子的計劃,然後一絲不苟的執行下去。也許這樣的牛人真的存在,但是我相信這個人他絕對不會是我就對了。 我們自己的切身感受其實大多時候都是在隨波逐流,因為我根本就沒有認真的給我的生活安排什麼計劃,這是一件災難性的事情。 原來上學的時候,在球場上英姿颯爽,揮汗如雨的陽光男生總是很受歡迎,我也就跟著去打籃球。結果缺乏運動細胞細,四肢不協調的我也跟著跑來跑去,但是後來人家告訴我,你這是打球?怎麼看你像是在跳舞一樣? 後來發現會彈吉他會唱歌的男生總是可以受到女生的青睞,好吧。我又去弄了個吉他有模有樣的開始學,結果所有入門者都學過的那首《獻給愛麗絲》到現在我都不會彈,自己的歌唱得也和殺豬一樣的。
再後來,到處都開起了大大小小的健身會所,並且我看到了一句話,讀書是為了心平氣和的跟二貨說話,而健身是為了讓二貨心平氣和的和你說話。那我在讀書的同時健身,咦?那豈不是文武雙全,在我懶得和你說話的時候我鼓起的胸肌也可以讓你閉嘴。於是我又加入了辦卡大軍的行列。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健身房的辦卡策略就是一個對賭協議,一個能容納500人的健身房完全可以賣出3000張會員卡,賭的就是不會有這麼多人去,而對我來說,他們的確是賭對了。 有句話叫做“計劃總是沒有變化快”。生活本身充滿了意外,並且,總是意外到無以復加的地步,這也確實很現實。計劃是肯定需要有的,這毫無疑問。但是計劃總是被打亂的最終原因其實是計劃太過長遠了。 李笑來他自己的親身經歷是他曾經嘗試著制定年度計劃,但是卻根本就無力完成。他就一口氣把制定計劃的期限縮短到一個星期。結果他在這一個星期之內可以很容易的堅持下來,並且往往都能出色的完成它。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才能慢慢的把計劃延長,兩個星期、一個月,現在他依然是在執行者自己的年度計劃。這是他計劃的最長期限。 那我自己呢?以我的能力,現在只能制定一個星期的計劃。一般來說,期限越短,內容越清晰,目標就越容易實現。我們固然需要長遠的人生理想,但是因為太遙遠以至於我們總是看不清。不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確實沒錯,我們把先把腳下的每一步走好,走得足夠踏實。那麼千里之外的理想,就不用花時間去想了,因為想了也沒有用。 根據一個調查發現,35歲仍然還在做自己18歲時最想做的事情的人,這部分人在所有人中的佔比,小到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長期計劃確實是有必要的,但是很明顯我們很多人暫時都不具備制定長期計劃的能力。擁有它需要掙扎和努力,需要從一點一滴做起。 如果你對你的將來充滿迷惑,相信我,你並不孤獨。然而,充滿迷惑並不意味著我們要不知所措。霧裡看花,誰都看不清楚,但我相信,只要不停地往前走,早晚可以走到一個鮮花盛開的地方,在那裡,無論霧有多大,我們總是可以看到那些花,因為距離已經足夠近了。   重要的任務永遠只有一個 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心法叫做“最重要的任務永遠只有一個”。 怎麼說呢?我們都知道把手上的任務分成這麼幾類:
  • 重要且緊急,像是領導安排下來需要馬上完成的工作任務;
  • 重要但不緊急,像是讀書學習;
  • 不重要但緊急,像是朋友約你吃飯;
  • 不重要且不緊急,像是玩王者榮耀。
排序之後我們的任務處理優先順序就很明確了。先處理重要且緊急的,領導安排下來的工作任務當然要先完成嘍。那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玩遊戲,當然就不應該去做這件事情。那緊急卻不重要的事情呢?其實可以不必理會,反倒是重要卻不緊急的像是讀書學習這樣的事情,應該優先處理。 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多數人並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而是他們沒法分辨什麼是真的重要,什麼是顯得重要。以及什麼是真的緊急,什麼是顯得緊急。 判斷是否重要的標準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看他對你的目標達成是否有幫助,如果沒有,那他怎麼會重要呢? 那判斷一件事情是否緊急就比較麻煩。總會有人覺得每一件事都非常的緊急。但事實上,真正緊急的事情是非常少的。如果不信的話,可以嘗試把覺得緊急的事情拖延一段時間在處理,如此堅持一個月,現實會讓我們明白,那些事情實際上並沒有那麼緊急。 所以評價任務優先順序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看他是有多重要。而最重要的任務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真正對自己的目標實現有幫助的事情。   預演 第三點叫做預演,這是一種讓你做到充足準備的方法。早年在李笑來學習計算機程式設計的時候,當時計算機很簡陋,記憶體只有48K,要是斷電了,就啥都沒了。所以在寫出程式之後,他需要來回的閱讀程式碼,把自己的大腦當做計算機,反覆的預演計算機是如何執行這些程式碼的,最後才敢輸入執行。 而這個工作模式成了他的習慣,並且讓他受益無窮。 他在做任何事情的之前,都會把這件事情的整個過程在大腦中預演很多遍。而任務越重要,預演就越關鍵。只有這樣在大腦中反覆的預演,才能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有出色的表現。 萬事皆可提前準備,萬事皆需提前準備。 舉個李笑來的例子,他在新東方講課的時候,經常被誇獎:“李老師,你在臺上隨機應變的能力真是太強了”。而真實的情況只有它自己清楚,清楚自己是一個應變能力有多差的人。他之所以能顯得遊刃有餘完全是因為他的準備。任何一次演講之前,他都會花很多的時間認真思考自己的每個觀點,每個事例,甚至是每個句子可能引起的反應,然後逐一制定對策之後才敢上臺。 他這個人其實有很嚴重的課前恐懼症,他一直都不能克服這種恐懼,只能選擇慢慢習慣他。就算是要習慣恐懼,也需要做出諸多的努力和掙扎,李笑來的辦法就是做很多很多的準備。準備的內容必須多到實際講課內容的兩倍以上。當他準備到演講的結果已經變成確定的了之後,他才能習慣這種恐懼。 我們知道有些人甚至把“害怕當眾講話”和“害怕死亡”相提並論。而害怕當眾講話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準備還不夠充分,所以害怕。 李笑來跟我們說了他看過的一本講前蘇聯特工的書,書中提到了一件事情。說特工年科被一群美國特工追殺,手中手槍已經沒有子彈了,只能靠奔跑擺脫厄運。在這個過程中,他衝下了一段長長的大理石臺階,跑著跑著,突然做了一個常人無法想想的動作—停步蹲了下來。追趕他的那些特工因為視角的關係,沒法開槍射擊他。他就因此贏得了寶貴的七八秒,得以給自己的手槍裝彈,開槍還擊,最終成功逃脫。 在年科後來的回憶裡說,當時他之所以能做出一個那麼令人震驚的動作,是因為在他腦子裡這個動作已經提前演練過無數次了,而他也設想過無數種逃跑時可能發生的狀況。他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會遇到那樣的追殺。他說,所有高階特工都明白一個簡單的原理:任何動作演練到一定次數,就能準確完成,甚至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而他只不過是把這個原理應用到了極致而已。這就是預演的力量。   驗收 第四個知識點,也是今天節目的最後一個,叫做驗收。 很多人做事半途而廢,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在於從未想過要給自己執行任務的表現設計一個驗收機制。 最基本的是針對最終結果的驗收,而有經驗的人因為在做事之前就是更關注步驟,所以他們甚至會為每一個步驟都設計相應的驗收機制。 其實我們從小就在接受驗收訓練,那就是考試嘛。只是說這種訓練從未達到設計者的目標,最終結果總是恰恰相反。竟然使得幾乎每一個經歷過考試的人都討厭它。原因很簡單,即便我們不說老師故意刁難學生,或者總是有人作弊影響公平的情況。只要是考試必然就只有少數人獲得優異的成績,這樣的結果只能說明大多數人之前做的都不夠好。可是,誰有願意承受這樣一個結論呢? 而且考試還不僅僅是驗收機制,同時也是選拔機制。若是考不好,必然失去機會,更要命的是即便考得好,也不一定就能獲得機會,這真是殘酷,因為考試成績往往並非是唯一的考量因素。現實就是如此,我們懂得,我們也只能接受。 說到選拔機制稍微提一下破處一個誤會。就是我們找工作的時候,很多好的工作機會都會要求學歷,甚至是要求從985、211之類學校畢業的學生才有報名資格。很多同學都義憤填膺的抱怨,說學歷又不能說明我的能力,而且學校裡學到的東西絕大部分在參加工作之後都用不到。事實也的確如此,那為什麼用人單位還是要卡學校、卡學歷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樣做並不一定能夠找到人才,但是一定可以把不合適的人卡在外面。擁有好的文聘至少能說明一點,就是在過去十多年的時間裡,在擁有相同目標和相同時間的情況之下,他比大多數人做得更好。在這其中招進人才的機率就會更大。用人單位只需要一個條件就可以過濾掉絕大多數的笨蛋,這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招聘策略。這裡簡單的提一下。 那我們都痛恨考試,但是有趣的是,絕大多數人都喜歡玩遊戲,而遊戲同樣是一種考試。遊戲設計了非常詳盡的及時反饋系統,像是經驗值、等級、裝備、屬性、排行榜等等的。而在這種驗收機制的監督之下,我們竟然都在拼了命的加油幹活,而且是樂不思蜀,欲罷不能。 那當我們發現自己玩某個遊戲上癮的時候,明知道它佔用了自己的很多時間,或者不客氣的說是浪費了很多的生命,但還是忍不住繼續的時候。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開外掛,使用作弊器就等同於打破了遊戲所設計的驗收機制,這樣一來,勾人上癮的因素也就自然減輕了許多。 由此可見,驗收機制相當重要。我們不管遇到什麼任務,都應該對其認真審視,同時向自己提出一個問題並要想辦法回答清楚:“怎樣才算‘做好’?”如果能把任務拆分成若干個子任務,那麼確定“做好”的標準可能更容易一些,因為每個子任務的驗收標準可能已經自然存在。 為了能將驗收機制落到實處,我們應該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拿出紙和筆寫下每一個預定的驗收標準。而在任務完成時,拿出來對照一下,我們就會發現,這種簡單的做法有著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它會讓我們注意更多的細節、進行更多的思考,並不由自主地更為專注。   總結 好了,這就是我為您介紹的任務管理的方法論,最後來為您簡單的總結一下兩期節目的內容。
  • 1、時間領域中的墨菲定律隨處可見,準確的估算時間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這完全取決於你對任務的熟悉程度。也取決於在此之前你對他所付出的刻意練習的時間。
  • 2、開始行動的最好時間點只有一個,那就是現在。克服拖延症就是克服來自部和外部的恐懼。執行過程中不出現任何的紕漏,那不是做事,而是做夢。一味貶低、嘲笑你做的不好的人,自己多半就是個二貨,無須在意,踢開就好,同時也提醒自己在別人面前不要犯二。
  • 3、戰術上的努力不能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專挑軟柿子捏,捏再多也無益於自己的成長。迴避困難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自省的普遍問題。
  • 4、合理的一心二用叫做任務並行,在對兩個任務有足夠認知的情況下他可以大幅提升你的效率。把一件事情始終掛在你的大腦程序中,經常都能喚起你所渴求的靈感。
  • 5、制定現實可行的計劃是必須的,但是制定合理的長期計劃是一種需要學習之後才能獲得的能力,我們可以從一個星期的期限開始鍛鍊自己制定計劃的能力,期限越短,內容就越清晰,目標也就越容易實現。目標太遠,霧裡看花肯定誰都看不清楚。但是隻要一直踏踏實實的往前走,就一定可以看清楚那些霧裡的花,因為到那個時候我們離他已經足夠的近了。
  • 6、最重要的任務永遠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對實現自己目標有真實幫助的任務。很多事情我們覺得很急迫,那是因為我們以為他急迫而已。其實現實就可以告訴我們,並非是我們以為的那樣。
  • 7、萬事皆可提前準備,萬事也都需提前準備。在大腦中多次的預演你要執行的任務,儘可能的預設所有細節的處理方案,這就是最好的準備。哪怕是在眾人面前演講這樣恐怖的事情,都可以通過自己的預演讓結果變得確定可見,進而讓自己無所畏懼。
  • 8、學會根據自己制定有效的驗收機制,並且落實執行下來,建立完善的及時反饋系統,儘可能讓他變得和玩遊戲一樣的有趣。它必定發揮神奇的力量,讓我們勤于思考,注重細節並且更加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