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筆記----把時間當做朋友1

筆記----把時間當做朋友1

tro 可能性 什麽事 早已 帶來 itl 策略 我們 個人

把時間當作朋友---李笑來

認識到積累的力量

autoit腳本語言

看穿這一切,擺脫自己的局限,需要心智的力量。

拿出一張紙,將其劃分為左右兩半,然後做兩個列表,左邊是“我有的”,右邊是“我要的”,逐一羅列。完成後要盡量客觀地判斷:先劃掉“我要的”當中那些無法用“我有的”換取的;再仔細判斷在剩下的能用“我有的”換取的那些“我要的”之中,哪些是必須的、必要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並在其上做重點標記。偶爾會有一些“我要的”無法用現在“我有的”換得,卻又是必須、必要,甚至不可或缺的,這需要我們認真考慮用什麽樣的手段再積累一些“我有的”,從而有足夠的資本換取那些“暫時換不到但極其想要的”—或努力勤奮,或投機取巧。投機的方式並非不能用,盡管它的成功概率實際上並沒有看起來那麽高,而它的失敗概率甚至和它看起來的成功概率一樣高。

沒有人能夠做到完美。我們至多能做到接近完美,或者更接近完美。所以,我們不管做什麽事情,都需要時刻忍耐各種各樣的不完美,否則事情根本無法完成。最終完成的事情,結果也常常是不完美的。缺憾必然存在。再往大一點說,生活本身就不完美。誰的生活不是磕磕絆絆?誰在死去的時候沒有一絲遺憾?現實如此,只能接受。

為了進步,我們必須忍受一定的未知

對一個人來說,超過100年就可以算“永遠”了

如果不能接受這個現實,就無法忍受未知的存在,也會平添無數的焦慮。焦慮是導致時間浪費、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當人處於焦慮狀態的時候,甚至可能出現一切理智都被清空的情況。另外,焦慮的情緒會讓人覺得“必須要做點什麽”,但是,在缺乏理智狀態下的任何決定和行為都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當有問題解決不了時,可以先把它記下來,然後繼續前行。

不一定當什麽時候、在什麽地方、因什麽由頭,它們之中的一部分就突然有了明確的解決方案。當然,可能性最大的原因只有一個—你一直在前行,你一直在積累,你一直在成長。所以,到有了答案的那一刻,你不再是當初無能為力的你,你已經重生。

心懷“夢想”的時間越長,它的沈沒成本就越高。

接受現狀才是最優策略—有什麽做什麽,有什麽用什麽;做什麽都做好,用什麽都用好。

不要常常覺得苦(這會讓人忍不住顧影自憐,浪費精力與時間),而要想辦法在任何情況下找到情趣—快樂是一種本事。這些年我遇到的優秀的年輕人幾乎都有這樣的特征:他們很少對現狀不滿(可能是他們的優秀使他們難以覺得不滿吧),他們熱愛自己的生活,他們相對更不在意外界的影響,他們更專註於做事而心無旁騖,他們身處良性循環之中,當然,他們也因此每時每刻都在進步。

與時間做朋友的方法很簡單: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

怎樣判斷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確?核心只有一個:看它是否現實。

資源稀缺:Scarcity。要在承認資源稀缺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提高“效用”。

盡管現實總是如此難於接受,堅強的你卻應該坦然。以上提到的種種現實,包括“速成絕無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獲”、“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遠存在”、“現狀無法馬上擺脫”,都既清楚又簡單,你必須要接受—不僅要接受,還要牢記;不僅要牢記,還要堅信,不容半點動搖。

百分之百地接受現實也許痛苦,但要醒悟—沒有其他的辦法。正如鳳凰涅槃,只有浴火才能重生一樣。

時間是現實的人的朋友,是不現實的人的敵人。時間不是故意要這樣做,只不過事實就是如此。

墨菲定律:Murphy’s law

侯世達法則:Hofstadter’s Law

這就是人們做事時的真實境遇:一旦開始,就會發現“意外”接踵而至。原本做的準備根本不能解決問題,因為“經過準備的就不再是問題”,而真正遇到的問題個個都是之前不曾想象抑或無法想象的,解決一個問題的同時往往會產生新的問題……因此,所謂“漸入佳境”最終只能是少數人的感受,大多數人在此之前早已潰敗。

侯世達法則:做事所花費的時間總是比你預期的要長,即使你的預期中考慮了侯世達定律。

任務的屬性由“陌生”變為“熟悉”之後,才有可能順利解決這些“意外”。例如,有些工作需要更多創新,有些工作可能前所未有……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完成的任務的真實屬性往往是“一部分熟悉,一部分陌生”。這就從根本上解釋了為什麽前文描述的那個貌似悖論的法則總是應驗—我們必須處理未知,而從陌生到熟悉,就需要花費時間去學習,這個過程無法逾越。

在幾乎所有領域,培養專業技能大約需要10年。

塞繆爾·約翰遜甚至認為10年還不夠,他說:“任何領域的卓越成就都必須用一生的努力才能取得;代價稍微低一點都無法換來。”傑弗裏·喬叟則感嘆:“生命如此短暫,學習技藝需要的時間卻如此綿長。”

要想提高估算時間的能力,就要從現在開始養成習慣: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斷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據此判斷估算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時間。通常情況下,“反正比一般人想得長多了”倒是一個屢試不爽的假設。

只要做事,就一定會出問題。這是現實—無論何人,無論何事。如果在做事的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問題,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夢。

筆記----把時間當做朋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