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工資管理系統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工資管理系統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工資管理系統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1、編寫目的: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本系統的總體需求、實現方案,並分析開發系統的可行性,為決策者提供是否開發該系統的依據和建議。初擬系統實驗報告,對軟體開發中將要面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進行初步設計及合理安排。明確開發風險及其所帶來的經理效益。

2、概述:

專案名稱:企業單位工資管理系統。

專案使用者:企業僱傭員工。

開發成員:陳夢月,塗荊鳴,周前程,姚港,丁春盈,周思齊,黃蓉,魏錦文,吳繼,楊淼鑫。

專案目標:建立一個結構嚴密,便於查詢,能夠實現記賬,計算和製作表格等功能的實用性工資管理系統,,方便財務處進行高效無誤的進行工資管理,同時方便了使用者快捷的查詢工資相關資訊。

3、背景:

3.1、專案的提出:

工資的管理系統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企業的人事管理和財務管理有著密切的聯絡,對於勞資關係相對複雜的大中型企業事業單位,手工進行工資的發放工作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與時間。對於工資發放在時間和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重複性、規律性,這使得工資管理的計算機化成為可能,該專案的提出正是為了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企業員工工資管理的規範化和自動化。

企業工資管理系統是一個企業單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內容對於企業的決策者和管理者來說都至關重要,所以工資管理系統應該能夠為使用者提供充足的資訊和快捷的查詢手段。使其公司工資管理初步實行計算機化,讓計算機在工資管理中得到初步應用。使工資管理者總是根據準確、及時的工資管理資訊來進行決策,實現管理。只有計算機才能將現代化社會中,成倍增長的工資管理資訊量,進行及時收集、加工、整理、貯存、檢索、傳遞、反饋給決策者。而一個企業工資管理系統在企業對工資管理已不可或缺

3.2、專案與其他軟體或其他系統的關係:

工資管理系統是全企業資訊管理系統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需要和員工人事管理、員工工時考勤、員工醫療保險等系統連線,能夠從這些系統中正確的取得員工基本工資、津貼、醫療保險等資訊。

3.3、使用者群:

   工資管理系統軟體的使用者主要為各種企業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

4、         目標:

4.1 總體目標

工資管理系統實現對工資資訊進行日常的管理,如輸入、查詢、統計及列印等,迅速準確地完成各種工資資訊的計算和彙總工資,實現人事和工資的集中管理。提高工資管理的系統化、規範化、自動化。

4.2 具體目標

工資管理系統的主要任務是用計算機對各種工資資訊進行日常的管理,如查詢、修改、刪除以及儲存等,迅速準確地完成各種工資資訊的統計計算和彙總工作,工資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幾大功能:

(1)支援企業高效率完成人事管理的日常業務,包括新員工加入時人事檔案的建立,老員工轉出、辭職、退休等

(2)對員工的工資進行計算、修改。能對各職工的工資進行計算。

(3)查詢統計功能。

(4)支援企業實現規範化的管理。

5、         系統規模與功能:

5.1、使用者登入介面:

操作使用者在該介面下輸入正確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可以進入系統主介面。這個介面是整個系統的門戶。

5.2、 系統總介面:

使用者通過該介面連線到其餘介面,其餘介面通過點選該介面的一級選單來進入其他介面。

5.3、 實現工資的集中管理:

5.3.1出勤記錄總介面:

通過該介面實現對內部人員的出勤進行記錄與修改。

5.3.2工資資訊檢視和修改:

可供財務人員對本單位的人員以及工資進行增加、刪除、修改、查詢,對人事的管理及工資發放中的應發工資合計等專案由系統自動進行計算;同時系統還可對人事及工資管理情況進行多角度查詢。

5.3.3獎懲資訊子介面:

通過該介面實現對人員獎懲資訊的瀏覽和統計等功能。

5.4、操作簡單方便
  採用下拉選單,介面新穎,全面支援滑鼠操作,功能齊全。
5.5、多級許可權管理和保密措施
  對不同使用者可設定多種不同的使用者操作許可權,每一條選單均可以定義其使用許可權,使用者只能呼叫使用許可權小於或等於他的使用者操作許可權的選單;對每個使用者,可定義是否可以呼叫某一條選單,以防止一般使用者呼叫某些重要的資訊。
  限定某使用者只能檢視某些部門的工資資料。
5.6、多種報表輸出
  程式可顯示工資明細表、部門彙總表、個人工資條、部門工資零鈔表、個人工資零鈔表、個人納稅表等。
  可以檢視歷史工資管理。比如:可處理過去任一月份的工資資料,可彙總歷史上某段時間內的個人工資總和,檢視各項工資總數。

5.6、系統規模

根據以上系統功能的分析,本系統決定採用MDI風格,它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模組。
  5.6.1、檔案模組:此模組實現本系統對資料的開啟、儲存、列印預覽、列印及使用者工資管理等功能,並可由此退出系統。
  5.6.2、資訊管理模組:此模組實現系統的資訊管理,包括對職工情況一覽表、職工工資表及其它各表的資訊資料的插入、刪除、修改、儲存等功能。
5.6.3、查詢模組:此模組實現本系統的查詢功能,能將個人的基本情況、工資情況等檢索出來,並可實現多條件查詢和模糊查詢。
統計模組:此模組用於對資料庫中的資訊資料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統計。
5.6.4、系統服務模組:此模組用來系統管理人員設密碼和對系統的功能和開發資訊進行介紹等

6、經濟可行性:

6.1、支出

     1.企業單位工資管理系統開發費用和該系統伺服器置辦費。

     2.系統維護費和人工管理費。

6.2、收益

     1.提高公司的運營效率,減少公司財務部失誤,降低公司損失。

     2.實時發放員工工資及五險一金,提升員工積極性和公司凝聚力。

     3.人性化和科技化提高公司逼格,提升公司知名度,使上市融資是更具說服力。

6.3、分析

      企業單位工資管理系統對於大中型企業的管理很有必要,但我想這類企業現在大多是有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統,工資管理系統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對於小型企業,此係統是具有一定需求的,但是也不是必要,由企業高層自己抉擇。

7、技術可行性:

       7.1.系統環境介紹:

                         i.              軟體壽命:三年 

                       ii.              硬體條件:客戶端為pc機 

                     iii.              執行環境:Windows 7

                  iv.              資料庫:SQL Server 2012

       7.2 . 系統簡要描述:

本系統是一個基於網際網路和Windows操作的系統,現有技術已較為成熟,使用的系統是B/S模式。

      在客戶端安裝Windows 7的pc機,主要的服務是提供記錄和查詢工資,以及計算工資。首先有一個登陸系統,可供系統管理員登陸進行相關操作。如果高層領導要檢視工資情況,管理員可以根據要求向管理人員傳送相關的報表。職工可以通過系統管理人員進行工資的相關查詢,也可以自己登陸系統,但是職工的許可權是限定的,只能進行查詢,不能對有關的資料進行修改。以保證系統的安全性。每天都要按時更新,同時要注意安全備份。 

7.3.資料管理流程:

                            

 

 

 

 

8、操作可行性:

本系統介面友好簡潔,美觀大方。

本系統操作方便,使用者一用就會。

本系統高度優化,可同時滿足多人同時訪問系統而不會發生卡頓。

9、法律可行性:
9.1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

9.2使用正版軟體進行設計和開發。

9.3所有技術資料都有提出方保管。

9.4與使用者簽訂合同,明確違約責任劃分。

10、結論:

結論:以上就是對於工資管理系統專案的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涉及背景及解決方案,對解決方案從技術可行性、經濟可行性、操作可行性、法律可行性三、四方面深入研究,報告認為:
(1)本專案的技術成熟、完備、安全,測試手段可靠,沒有任何經濟風險。
(2)能夠適應市場需求,具有良好的拓展空間,適應性比較強。